[闲聊] 探访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国际化工程精英如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4-01-12 23:01:18
探访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国际化工程精英如何炼成?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4/01/08/604884.html
由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在2013年4月份亲自揭牌的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
学院,由上海交通大学与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联合建设。学院也是教育部“卓越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项目之一,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化
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精英人才。
随着第一批62名学生在2012年9月入学,第二批90名学生在2013年入学,如今这所由中法
联合打造的学院迎来了办学的第三个年头,它的发展究竟如何?学生在这里接受了怎样
不同的教育?这里的教学模式与众不同在哪里?哪些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借
鉴呢?
带着种种疑问,今天(1月8日),本网记者来到学院进行了实地探访。
解码“colle”:一场“另类”的考试
与传统意义上的考试不同,这里没有一张张试卷,没有正襟危坐的监考,更没有数十人
屏气凝神的考场。有的只是黑板上的演算和师生间的问答。习题不会做了?老师可以现
场提示指导。要用什么新方法?可以马上询问老师。
记者在学院里看到的这场特殊的考试,有它的名字:“colle”。
据学院法方院长Cedric DENIS-REMIS(中文名:宫涛)介绍,“colle”是法国高等教育
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专为基础课学习阶段的学生设置,学院用它来测试
学生基础课学业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全程使用法语。
据了解,“colle”考试限定时间为一个小时,内容通常分为两部分,参加的学生不超过
三名。第一部分,老师会分别向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有对定义的复述,有对理论的解
释,也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分析,但都是曾经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通过学生即时的解答,
教师可以快速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第二部分,教师将会分别给三位学
生一道不同习题,学生需要现场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和解答,还要向教师解释其解题思路
及过程。如果有同学遇到解题困难,教师可以启发并帮助学生解答题目。
最后,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老师会给出评分,并对学生的学习给出建议。
“没有唯一的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死板的应试准备,凭借学生的综合表现来考
察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对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更为准确、更为个性化,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更为客观。”学院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法国教师Aristide十分推崇这
种教学形式。
他说:“从学生开始上他的物理课开始,每个月都必须参加一次他的口试,通过学生即
时的解答,可以考察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每月一次的考试可以有效地了解
他们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安排教学”。
学院里毕业于巴黎高科的青年教师钟圣怡,留学法国时就对著名的“colle”考试有所了
解。她认为“colle”对提升教学质量效果明显。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告诉记者:“‘col
le'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节奏,在每次口试后及早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复习,也能
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学生的法语口语水平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
用。
对于习惯了中国传统考试模式的学生们而言,刚开始接触“colle”考试时自然“水土不
服”。
学院的大二学生邹小珂回忆说,以前习惯了题海战术,做考卷从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刚
参加“colle”时,却常常被老师提出的简单问题给难住,场面很尴尬。不过,老师紧接
著一两个词的点拨又让她觉得豁然开朗,而且这样让她很快能领悟到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此外,在现场演算过程中,她也常常被背后冷不丁传来的“为什么这么做”的老师提问
给困住,但是接下来老师讲解解题思路的过程又让她对演算路径“豁然开朗”。
一年下来,邹小珂已经十分习惯,甚至喜欢上了这种考试的方式。“这样的考试让我很
清楚一个月来我重点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而每次用法语解释清楚一个问
题也让我的口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为教学效果好,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如今在基础阶段的数学、物理和法语课程都采
用了“colle”的教学形式。
在宫涛看来,“colle”不仅是一种测试形式,也是小班化教学的升华,让教学从一对多
变为一对一,老师同学相互充分了解。老师可以从每月每一个同学的口试中知道这段时
间同学的学习难点,知道哪些知识需要细化,哪些知识同学们都很好地掌握了。
同样,同学通过“colle”了解自己的缺漏,学习老师的解题经验,找出自己学习中的问
题。口试这一教学形式在法国预科教育中已应用多年,它其实是一种学生和教师的换位
,学生在黑板前向教师讲解,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学习中的问题,也锻炼了同学表达、
逻辑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
解读教学:小班化+互动化
“你念大学的时候,经历过周考吗?”
“经历过学科口试吗?”
“有月考吗?”
还未等记者提问,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大二学生任嘉便反客为主向记者抛
出了三个问题。
积极、主动、灵活是任嘉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作为学院的首届学生,经过近两年的
“熏陶”,任嘉习惯了法式教学模式。每周都会有口试,每月都会有月考,停不下来的
学习节奏,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使他愈发强大。
“这些年的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累,真的特别累,不过学习得很扎实。学院教学思路
的务实,让我们学习到很多实用的东西。”这就是任嘉的总结。
的确,学院学生扎实的知识贮备甚至连法国总统奥朗德都感到惊讶。2013年4月,法国总
统奥朗德造访上海交大,在交大发表演说后,面对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学生纯法语的
提问,反问道:“我也有一个问题问你,你学了半年多法语就有如此水平,接下来的时
间的法语课你该学习什么呢?”
之所以这么问,完全是因为奥朗德总统惊讶于通常需要一年甚至几年基础法语学习才能
达到的程度,学院的学生却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
这样的结果,要归功于学院坚持小班化、交互式教学模式。
在学院的课堂上,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位金发碧眼的法国人,一会儿表情悲
苦,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眉开眼笑地说著同一句话“我喜欢巧克力”。同学们观看
生动表演的同时,还要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表演者是不是真的喜欢巧克力。这
是学院的法语课经常上演的场景。
课堂上使用互动表演,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大家对一些关键单词的理解,要求也很明确,
全班同学都要参与,还要用各种方式大声表达学到的新单词。
面对这样活泼生动的教学,学生郑煌杰说:“每天最开心的就是来上法语课,老师讲课
就好像是在演一个全民参与的小品。在不知不觉中单词就随着情景印在了脑子里,连表
演水平都有了提高!”
“参与”是外教们对课堂的最高要求。不断地鼓励、不断地引导,在这里老师们要的是
一个自信表达、大声发言的学生。
“这是你们的课堂,是要你们参与进来的,只听我讲有什么用?我讲的我都会啊!是你
们要去参加考试,是你们在学习法语,是你们需要提高法语水平,不是我!”这恐怕是
任嘉对于外教印象最深的话了。
谈到学生因互动而带来的变化,交大巴黎高科学院法语教学组组长Alexandra坦言:“可
能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交互式教学刚开始推行得很不易。开始时,我总要不断地鼓励同
学们才会得到满意的回答。而现在,同学们俨然已经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我只需要做些
引导,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惊喜。”
交互式教学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学院第一届的学生入学时法语都是零起点,而仅仅过
了一年,同学们已经可以用法语流利地交流学业内容和日常生活,甚至还可以演小品。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圣诞节,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的学生们就举办了一场全法语圣诞晚会。
当然,不仅是交互式教学需要,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实施,教学质量的保证都需要严
格控制班级的学生数量,因此小班化是学院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不能超过20个,我们照顾不了更多的学生!”谈到学生人数的设定,交大巴黎高科学
院法语教学组组长Alexandra寸步不让。
对于小班化教学的优势,青年教师钟圣怡有更为深刻的感受:“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是灵
活,参与性强。每个同学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加,教师也更有可能了解到每个学生的不同
,按照其个性加以启发和引导。相对小的团体可以让学生们感觉更加自然、没有约束,
消除了人多时候的拘谨感。把同学们以前的要我回答的习惯变成了我要回答。这都是大
课所不能比拟的。”
特色解析:企业参与办学 国际化培养模式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完成”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最应该具备的精神
。因此工程师教育都十分重视与企业的合作,“企业参与办学”是工程师教育避免“理
论与实际脱轨”的最好途径。
如今,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已经创建了企业俱乐部,邀请法国、中国和其它国际知名
企业参与学院办学,包括参与学院决策、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为同学提供演讲、为学生
提供参观乃至实习的机会。
学院的企业俱乐部成立不久,就有赛峰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和安盛集团三家全球著名
企业加入其中。法方院长宫涛认为,企业是学院办学的核心,企业代表参与学院最高决
策层联合管理委员会,也参与学院的科学委员会为学院教学、研究方向做出导向。
学院的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周四的下午,学院会邀请企业界、学校及其它领域的
专家讲座,介绍行业发展前沿、管理内容。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开拓同学们的创新
实践视野。
除了企业的助力之外,宫涛还总结了学院的另外三大特色:法国杰出工程师教育体系的
引进;培养学生不仅是重视学科素质、科学素质,还注重创新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国
际化培养,学院的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3个月到2年不等的海外学习实践机会。
宫涛向记者透露,学院更为重要的国际化举措是,从2014年起将开始面向全世界招生。
“我们是一所国际化的学院,不单单体现在中法合作上,要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学院
,我们要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宫涛这样说道。
记者 刘晓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