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世界母语日意义以及台湾母语的困境

楼主: k26975582 (点点kino)   2016-02-21 13:31:40
世界母语日,地球上语言有6000多种,人类经常使用的语言却只有数十种,现在
资讯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在家就学习到各式各样的语言而不必出国学习外语,在此
同时每年都有少数人使用的语言在流失,只剩下老年人使用,中生代及年轻人已不能
流利的使用该语言,这也是社会学家所说的一个语言要能在老中青三代之间流利的使
用,以及能够自然的传承下去,至少该族群要有75%的人口基底能使用,这也大概是
弱势母语传不过三代的理由之一吧!
以下我想分为三个部分探讨,分别就强势语言的传播影响弱势语言的过程,台湾
母语面临的困境,以及母语困境如何走出,发表个人的浅见。
一、强势语言的传播影响弱势语言
(1)、殖民语言带入
大航海时代开始,航海国家相继到亚、非、拉丁美洲从事商业活动,接着主要从工
业革命以后,在西方各国互相角逐之下,到亚、非、拉丁美洲不只是贸易,也开始以西
方优势的文明(文化、教育体制、经济、政治层面)来影响亚、非、拉丁美洲的语言。
(2)、领导世界的强国
美国居于世界领导地位,以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实力,透过文化行销的方式将电影、
饮食习惯带到世界各地,因而在各语言中可见到部分英语外来语。
(3)、政治力和媒体介入教育体系
如台湾过去威权时代,国民党政府强行推动国语政策,在公共场合(公家机关、学校
等)一律说国语,禁止说方言,透过政治力介入到校园当中,除了罚钱以外,更有挂狗牌
的荒谬行为出现,狗牌上写着:我要说国语,不说方言,此外;当时的广电法严格规定并
限缩了电视台播放母语的时段,后来更出现了云州大儒侠的国语版配音,政府也曾经没
收罗马字版的台语圣经。
二、台湾母语的困境
(1)、母语断层
母语可以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语言,老人家在说的语言是母语,小孩如果不会说或
听不懂老人家讲的语言,会产生沟通的困难,由于老人家学习语言的速度比较慢,没有
小孩学习语言的速度来得快,这一部分也跟下面第二点原因有关连,台湾小孩不愿意学习
老人的语言,也来自母亲的语言传承出现了问题,所以反过头来只好老人家要学习小孩
说的语言,因而出现有老人跟小孩说国语。
(2)、母亲-母语的传承
传统上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让母亲有抚养小孩的功能,生活上照顾小孩,并教育
著小孩,小孩也就跟着母亲成长,即便现代社会的家庭型态改变,母亲依然是母语传承的
重要意义所在,从字面上解释也可以看出:母亲的语言-母语。
(3)、过去的政策推行错误
就如前述的过去威权时代的政策,少数年轻人这样认为,当年在党国教育体制成长
的父母,经历了禁说方言政策,潜意识里因为母语被贬低成方言,心理上说母语受压抑,
自然教导下一代的都不敢说母语,为的是担心下一代小孩不会再经历父母辈同样的遭遇。
(4)、公共场合也可以说母语
这其实和第三点所导致的结果有一定的关系,母语进到公共场合各场所(如百货公司
、游乐园等),另外特别是年轻人的流行文化场所,不过由于台湾是多族群关系,台北也
是台湾各地上来定居或打拼的各族群的人,因此除非在河洛人,客家庄或是原住民部落
的公共领域(包括当地的办事机构和教育机构),应该要能培养出新一代会说母语的人士,
当母语只能退缩到家庭使用,也让母语能与官方语言平等的地位受到挑战。
(5)、如何顺应世界潮流
因为很多的词汇无法因应时代的产物,所以母语无法创造新造词用法,常见的像是
先进国家所创造的科技资讯零件的3C用品,外国引进本地的所有物件或商品,是本地所
没有的物件或商品。
三、母语困境如何走出?
(1)、是否成立河洛电视台?
其实这问题已讨论许久,现阶段有客委会、原委会、客家电视台、原民电视台,这是
政府为了弥补过去的语言错误政策,所设下的语言平等政策,虽然对于保护语言的行动是
有一定作用,但是节目的品质和大众收视族群也是需要长期追踪,如果年轻一代较少人会
去关心或收看母语频道的节目,那是很可惜的,或许等新政府上任后可以重新针对这议题
再来一番讨论,但我觉得是迫在眉睫的事,因为三立电视台也有优良的台语戏剧,民视新
闻也有台语新闻,但是能够有一个专门为河洛族群发声的电视台,它不只是具有娱乐戏剧
效果,同时也有教育上的意义,也能进一步延伸到公共领域的讨论,会比较重要。
(2)、年轻人的生活周遭
确实听过父母辈及年轻人对于母语仍有刻板印象,有的人觉得以后用不到,语言本来
就是要学有用的,能沟通就好,也有人觉得说母语是不入流、乡下人才会说的语言(虽然
带有歧视意味),年轻人对台语的印象也有那是老人家才说的语言诸如此类。由于年轻人
接触的资讯多元,容易在网络平台收看娱乐戏剧或新闻节目例如蔡阿嘎台语教学,或是能
够引起大家注意的流行创作台语乐团例如玖壹壹,也贴近了年轻人的生活圈,或许会改变
年轻一代对母语的看法。
(3)、毛利人语言的复苏
政府的角色是否重视也是母语存亡关键,是也可能经由努力例如新西兰的毛利语,纽
西兰政府努力维护濒临灭绝语言,今日看到一线生机,毛利人也认同政府的这项作法,台
湾的原住民族过去也参考毛利人复苏母语的案例,另外瑞士也是多族群,语言有瑞士德语
、瑞士义语等其他少数语言,英语是瑞士通行之语,国人都会学习各族群语言,他们每个
人都会三种以上语言,政府可以主导国家语言的定位。
(4)、母语教育的落实
现在台湾的国小教育课程在母语教育和乡土教学活动上可以让学生从小学习母语教育
,河洛人族群的小孩学习河洛话,客家族群小孩学习客家话,原住民族小孩学习原住民话
,之前的国中是否让本土语言是必修课吵得沸沸扬扬很多不同的意见,如果当地居住有多
元的族群,读同一所学校到底要学哪一种母语,可以依照该地区哪个族群比较多来决定国
小的学生要选修哪一科,如果是国中阶段因为课业多,可以给学生自由选修要学习哪种语
言,但是不一定要强迫孩子学母语,学习动机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养成学习母语的兴
趣,列入必修应该就比较没人会反对了,这还是跟接下来家庭的母语教育有关。
(5)、回归家庭
家庭还是传承母语的所在地,只要父母都愿意和自己的小孩说母语,那母语就得以
延续,隔代教养的教育,或是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把自己的小孩交给祖父母来带,
但是会事先跟祖父母讲好,要跟下一代讲国语,老人家还是得配合自己子女,跟自己祖
孙说起不流利的国语,母语最基本的就是家庭成员都能流利使用,而且使用起来是要自
然且不生涩。
四、结语
要如何让弱势语言得以享有和强势语言同样平等的权利,值得深思。
有时候看到香港人在公共场合通行广东话(粤语),他们以说粤语为荣,反而排斥华语,
会想到台湾人反而会看不起自己的母语,现在有很多过去隐形的客家族群也愿意说出
他们是客家人,希望未来台湾有一天能达到族群及母语平等。
语言的传承是攸关着一个民族的存亡,语言乘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维护,也是
人类历史宝贵的资产,就如同人类身为地球上生物共同体,有必要保护环境维持动、植
物多样性,世界多一分热闹,我们的生活就更加精采,也增加更多乐趣。
作者: SOC (SOC)   2016-02-21 18:11:00
我觉得比较悲观的是,现在小孩的祖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恰好就是当初在家不教小孩讲母语的那群父母,期待祖父母可能没有意义。加上父母之间可能就是用国语沟通,小孩很难学母语,在最自然的方式可能第一语言就是国语了。以我为例,我太太台语讲不好,就算想讲,小孩要学还是有限。
作者: bmtuspd276b (这啥)   2016-02-21 19:27:00
这篇写得很不错!只是看来河洛语这种说法真的深植人心XD(对不起我比较挑剔)其实我最近才知道真的有不少中年人(没打错字)不怎么关心本土语言的存亡或甚至认为其不可能会消亡。我有时会把我阿嬷讲的话录下来,我爸还说你不要把你自己的行为想得很伟大。拜托,谁会这样想XD
作者: luuva (驴猫)   2016-02-21 22:07:00
不少人是抱持着“全世界只说一种语言”的浪漫吧
作者: lysimach (lysimach)   2016-02-25 06:15:00
“他们每个人都会三种以上语言”这句话是根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