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南“保东窑”重见天日 国内首见清代瓦漏窑遗构

楼主: hihihihehehe (远离尘嚣)   2025-02-21 23:48:56
台南“保东窑”重见天日 国内首见清代瓦漏窑遗构

考古挖掘后,保东窑遗迹出土。(记者吴俊锋摄)
2025/02/21 19:45
〔记者吴俊锋/台南报导〕台南市政府文化资产管理处列册追踪的关庙保东窑疑似场域,
经学者的考古、挖掘后,遗构重见天日,是国内首次发现生产制糖工具的清代瓦漏窑,极
具历史意义,地方争取原址留存。
该遗址位于关庙埤头里与归仁妈庙里交界处,就在新辟的保顺路旁,紧邻盐水溪上游河岸
,属私人土地,最初由文史工作者徐世和发现。
徐世和结合地方有志之士张清泓等人组成保大文化行动联盟,再串连教师许耿肇、议员郑
佳欣,凝聚各界力量,推动抢救,市府于4年前现勘,列册追踪,持续进行研究、调查。
文资处完成“埤子头Ⅱ遗址调查研究计画”提案,向中央争取补助后,启动相关考古作业
,台南艺术大学教授卢泰康等展开挖掘、探勘,保东窑出土。
徐世和认为,该处不仅国内首见,也可能是仅存的瓦漏窑遗迹,现址保存外,还要推动“
南关线保大人文走读”,深化教育,唤起迷重对土地情感的认同。
今天现场进行教育推广活动,卢泰康说,出土遗物多为不完整碎片,包含“漏罐”、“藁
座”等无釉陶器来判别,为典型专业生产制糖工具的“瓦漏窑”,仅见于文史记载,各地
都只留其名,并无实体,这次的考古,堪称重大发现。
卢泰康提到,现场还有遗构碎砖,以及密集糖漏堆积层,研判是典型的“半倒焰式窑炉”
,现在仅剩尾部,前端已破坏,保存刻不容缓。
卢泰康强调,该遗址的出土,填补了台湾“窑业史”与“糖业史”的关键空白;而现址地
表下约3米处,还发现了新石器晚期大湖文化层,堆积厚度20公分左右,挖到灰黑色陶片

卢泰康说,考古出土珍贵的遗迹与遗物,揭示了台湾早期产业发展的真实面貌,也反映南
关线历史与人文的特殊性。

台南艺术大学教授卢泰康强调,这是国内首度发现专业生产制糖工具的瓦漏窑遗构。(记
者吴俊锋摄)

地下考古、挖掘后,还发现新石器晚期大湖文化层。(记者吴俊锋摄)

台南艺术大学教授卢泰康(左)说明发现保东窑的重要意义。(记者吴俊锋摄)

现场也展示出土的物件。(记者吴俊锋摄)

保东窑现址为一处土丘,考古后,遗迹重见天日。(记者吴俊锋摄)
新闻出处:自由时报电子报
https://reurl.cc/yD3l5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