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八家将传承百年兴衰 最初见于1898台湾日日新报刊载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2-11-21 13:03:31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11200159.aspx
八家将传承百年兴衰 最初见于1898台湾日日新报刊载
2022/11/20 16:50(11/20 17:51 更新)
https://i.imgur.com/fKib2oi.jpg
八家将是庙会重要元素之一,台南旧城庙会活动时见以脸谱、服装、刑具、阵法等元素吸
睛的家将团,堪称是艺阵精髓。(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传真 111年11
月20日
(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20日电)网络盛行“8+9”谐音用语,但“八家将”一词从何而
来,台南市文资处调查,文献中最早出现于1898年台湾日日新报刊载:“每八人为一队则
称驾前八家将,十人则称什家将”。
八家将是庙会重要元素之一,台南旧城庙会活动时见以脸谱、服装、刑具、阵法等元素吸
睛的家将团,堪称是艺阵精髓,对在府城庙口成长的中老年人来说,八家将是无可取代的
记忆,如今家将文化也随着时代演进而广为人知。
只是,宫庙必须有足够资金、人力,才能成军家将团,造成不少宫庙得找专人“跳家将”
,逐步形成家将团外包产业,又因团员素质参差不齐,偶传吵架闹事,网络才出现“8+9
”的谐音用语。
不过,台南全力推动艺文教育,国中小多有艺阵社团,台南市政府今年首次尝试将家将文
化推向高等学府,找来2009年被登录为台南市无形文化资产的佳里吉和堂家将团和成功大
学历史系合作,在111学年度第1学期推出“教你如何跳家将”选修课程。
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发布新闻稿表示,调查八家将名词的由来,初步确认家将(八家将
或什家将)发源于台南府城地区,再传衍于南部各县市的重要传统阵头,极可能是源自台
湾本土的阵种。
文资处人员说,家将本为五福大帝驾前将军,负责驱邪捉妖;1898年台湾日日新报刊载“
每八人为一队则称驾前八家将,十人则称什家将”,应是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八家将”名
词,显见家将文化存在于日治初期,且已有固定编制。
目前,公认最早成立的家将团,分别是台南府城的白龙庵五部及西来庵四部,日治时期活
跃于府城各地,团员严守戒律,依古礼开面扮装,出军时严肃而令人敬畏。
西来庵事件(又称余清芳事件、玉井事件、噍吧哖事件,发生于台湾日治时期大正四年的
武力抗日事件)后,家将团一度在府城地区销声匿迹、团员四散,但也使得家将文化往南
传向至高雄旗山、凤山,向北传至嘉义、云林。
如今,台南仍存在众多品质优良的家将团,不仅传承数代,信仰仪式、面谱服装或阵法动
作,兼具深厚文化内涵;文资处近两年启动大台南地区家将类阵头普查暨保存维护计画,
迄今有资料可考的家将团共143团,传承良好有56团,足见以往家将团蓬勃发展。
文资处也首次系统性梳理家将团传承脉络,包含府城向南北传播的西来庵衍脉、白龙庵衍
脉及开基范司堂衍脉;由府城传至嘉义,再回传新营盐水一带的“振字系统”及麻豆地区
的“麻豆将系统”;佳里、将军、西港一带由佳里吉和堂传播的“佳里吉字系统”;归仁
、永康地区由高雄凤山、旗山回传的“旗山将系统”等。
市府大费周章挖掘各地区家将历史及宗教文化特色,希望扭转媒体或部分民众心中的家将
形象,其中已登录文化资产的佳里吉和堂八家将、新化镇狩宫吴敬堂八家将、佳里镇山宫
吉兴堂八家将,团员严守纪律,重视传统,吴敬堂更在展演形式上大胆创新,探索属于家
将的表演艺术。
文资处表示,佳里吉和堂与成功大学历史系合作开设学分课程,已创下家将界先例;市府
希望透过庄严信仰和生动艺术的融合,让家将文化百年兴衰故事持续传衍下去。(编辑:
陈仁华)111112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