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06180200.aspx
宜兰农校遗址考古 研判发现全台第7件金鲤鱼
2022/6/18 19:10(6/18 20:56 更新)
https://i.imgur.com/N23tnV7.jpg
据国家文化资产网资料显示,鱼形金属编物俗称“金鲤鱼”,为噶玛兰族特有文物,极具
代表性,目前仅见于墓葬内,显示为贵重物品及当时生活富庶。而宜兰大学电资学院扩建
工程基地内的考古发掘已进行2年,近期发掘出1件陪葬品(右上角),与文献所述“金鲤
鱼”极为相似。(宜兰县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记者王朝钰传真 111年6月18日
(中央社记者王朝钰宜兰18日电)国立宜兰大学电资学院扩建工程基地内的考古发掘已进
行2年,考古公司近期在6个墓葬发掘出1件陪葬品,与文献所述宜兰独有的“金鲤鱼”极
为相似,研判为全台第7件“金鲤鱼”。
宜兰县文化局表示,大正15年(公元1926年)“宜兰农林学校”建校时发现史前文化遗迹
,命名为“宜兰农校遗址”。宜兰大学于民国89年至96年间,进行兴建工程施工时,出土
史前建筑结构、墓葬及灰坑等,并伴随出土各式陶、石、金属、骨及贝类等文化遗物。
经年代检测与遗物类型判定,属于十三行文化旧社类型的考古遗址,使得发现于日治时代
因校舍多次修改建而被认为“旧迹不存”的“宜兰农校遗址”得以重现于世人眼前。
文化局指出,宜兰县先前出土6件“金鲤鱼”,3件来自礁溪乡淇武兰遗址,3件来自宜兰
农校遗址,在2处遗址中各有2件状态良好且形体完整,因此登录为一般古物。
至于近期在“宜兰农校遗址”发现的“金鲤鱼”,发掘单位会针对这次的考古成果做出报
告并评估所有出土文物价值,若具有价值就会登录为古物,并不仅限于“金鲤鱼”。
县府也规划一系列教育推广活动,县长林姿妙今天到场鼓励参与活动的罗东高中师生同时
慰劳考古团队,并致赠书籍“噶玛兰旧社路径”,期许发掘成果让大众更深入了解噶玛兰
文化对于宜兰历史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文化资产网资料显示,鱼形金属编物俗称“金鲤鱼”,为噶玛兰族特有文物,极
具有代表性,目前仅见于墓葬内,显示为贵重物品及当时生活富庶。
“金鲤鱼”为噶玛兰人极为珍视的装饰品,挂于眉头与前胸,以金属细丝线编折缠绕成鱼
形,工艺特殊,显现噶玛兰人当时的艺术造诣及科技水准甚高。宜兰农校遗址出土的“金
鲤鱼”为最大最完整者,目前全国出土仅6件且仅在宜兰发现,极具珍贵稀有性。(编辑
:方沛清)11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