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三科满分 一战117 感谢SK2冲刺班

楼主: gigi0923 (Charlotte)   2020-01-13 00:17:54
(代po)
[求学背景] 台大职能治疗学系
[应考日期与成绩] 2019/12/14 一战117
[各科成绩] R30 L30 S27 W30
[英文能力叙述] 指考91、TOEIC 940、GRE 324
[考试身份] 全职考生
[考试地点] 台大LTTC
[准备时间] 2019年10月上课+考前准备三周
[准备教材] 考满分、SK2冲刺班讲义
[前言] 因为之前在Mason GRE上课而认识SK2托福团队,所以在准备托福时就选择了SK2。
[阅读]
本身阅读和答题的速度不算太慢,加上之前有准备GRE,在速度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不
过一开始不熟悉托福出题方向的时候,常常抓不到题目或文章的重点,答题时容易过度推
论或被选项骗到,一回十四题当中可能会错到四五题。Rosa的阅读课帮助我调整阅读习惯
,且课堂上会仔细的解释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让我比较了解看到题目时应该怎么去文章
中找到最正确的答案、避开陷阱。将Rosa强调的主动阅读内化成自己的阅读习惯之后,会
发现自己比较能快速掌握文章的大纲,作答时搭配skim和scan的技巧,就可以提升答题的
正确率。另外,Rosa教的框框作答法也很重要,每一题看完题目之后要尽量先在脑中把它
当成简答题来回答,有自己的想法之后才去看选项,避免被选项误导。虽然我一开始觉得
要写下来很麻烦,但多练习几次之后就能够内化了!时间方面,我会先花3分钟左右写下
各段的主题(主要是抓首句SVO),确认自己每段都写好、有读懂才开始写题目,帮助自己
掌握文章的走向(但如果答题较慢的人可能要缩减写大纲的时间);写好之后花10分钟左右
写题目(我是练旧制,14题/篇,这样考试的时候10题/篇就可以放轻松慢慢的写),有多余
的时间再回头检查刚刚不确定的题目或是summary题这种比较贵的题目。考满分网站有分
题型的练习,推荐大家除了一篇一篇的写之外也可以用这个加强弱项。我会在写完一篇之
后,用分题型去加强刚刚错的题目类型,大约练习三次之后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了!准
备部分,我考前两周是平均一天写一篇(小废物一枚),考前一周开始用模考的方式一次写
三篇;我觉得题目量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检讨,了解自己的盲点、改正坏习惯,考试才会
稳稳稳!
[听力]
听力在托福是相当重要的一环,LWS三个部分都会考验听力的能力,好好投资的话真的是
CP值赞赞赞的项目啊~不过这一段我先单就L的部分分享!
我觉得Rosa的听力课带给我最大的帮助是矫正听力习惯以及养成有效率的记笔记方式。以
前我听听力的时候并没有去思考每一句话的用意,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区别噪声跟主
要资讯,造成听完之后脑袋混乱,降低答题正确率;上了Rosa的课之后懂得利用关键字去
抓题目中的重要资讯、过滤掉数字、日期等其实不重要的干扰源,调整听力的习惯之后,
会发现听完就可以理解大纲,笔记也变得干净许多,有时甚至可以不靠笔记来答题。做笔
记的部分我真的是大推Rosa的六宫格,虽然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分段,但是不紧张,
多听几回之后,就会知道停顿、问问题或是解释新名词等等就要换下一段了;六宫格笔记
帮助我将落落长的lecture转成可以快速看懂的重点,答题的时候可以准确地找到答案,
练到后期有时可以写完笔记就大概猜到题目。准备部分,如果平常没有习惯连续听5分钟
以上的英文,建议先不要急着做题目,可以从听一些英文小演讲或广播开始,例如TED Ed
、TED Talks Daily等,培养熟悉的感觉,避免听到闪神或心慌慌(Off the Pill Podcast
也是我很喜欢的,但内容偏日常口语,一集大约一小时,喜欢Ryan Higa的朋友有空也可
以听听看)。
[口说]
David和Show的口说课真的是太棒了!在课堂上老师会示范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语调听起
来更好听,并带着大家练习;一开始我以为口说需要明显的抑扬顿挫,担心听起来很假掰
,但上完课之后发现其实不用太刻意去做出音调,自然的声音起伏反而是最理想的。老师
们也提醒我们不是速度快就是很流畅,适当地停顿才会让人听起来比较舒服,矫正了我一
开始口说像机关枪一样霹哩啪啦讲的坏习惯。我觉得课堂上教的记笔记方法帮助我最多,
有了清楚的笔记,让我在回答的时候比较不慌张,声音也会比较稳定、自信。笔记量的部
份,要延续听力笔记的习惯,记重点就好,我自己是练习了几回之后发现我记笔记的速度
蛮符合我之后讲话的速度,没有遇到太多需要调整笔记的问题,但我还是有算一下每一题
最适当的笔记条数,以防万一。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计时、录音,听自己的录音才会知道自
己哪里讲得不好,也可以训练控时;我蛮推荐David的口说app,可以录音、倒数计时,还
可以听David的示范音档,赞赞赞。
[写作]
对于准备过GRE的人来说,托福写作应该都不会有太大问题!虽然说托福对字数的要求不
高,但我也会尽量把文章写得丰富一些,独立大约450~500字,整合约350字,不知道字数
对分数是否有影响,但还是提供大家参考一下。
独立:一开始我会想要在文章中加入一些知名一点的、偏时事类型的例子(GRE issue后遗
症),但上过Rosa的课之后,我发现托福的写作其实重点在于是否切题,所以使用生活化
的例子就已经很好发挥了。另外,Rosa在课堂上也会教大家怎么审题、怎么分析题目的
who跟what,以根据不同题目叙述写出最贴合主题的topic sentence,主题句写得好,后
面也比较不会离题。练习的时候我会先快速在纸上写下三个大方向,一边打一边确认自己
的topic sentence是否适当,如果写一写发现自己想到更好的论述方向,可以勇敢的调整
,但不要把打好的东西删掉重打~我觉得配速是写作很重要的一件事,固定的配速可以让
你的文章看起来比较工整,打的时候也比较不会担心自己后面来不及(我是抓2分钟审题想
点/倒数19分进第二段/倒数12分进第三段/倒数4分钟写最后一段+检查)。另外,我写完作
文之后会花一点时间自己再看一遍,如果觉得哪边可以写得更好就用红色字打上去;虽然
自己帮自己改作文看起来很荒唐,但我觉得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反思写作的盲点,也蛮快可
以看到进步。
整合:整合写作考验的是整理笔记的能力,运用Rosa的笔记格式帮助我在写作的时候几乎
不用在动脑,只要看着笔记就可以顺畅的打字。阅读文章抓主题句时通常是抓第一句的
SVO,但我发现有时候只看第一句会没办法写出精辟的句子,所以我通常会看各段前两句
,再整理到笔记上面;听力就跟listening section差不多,写重点,有空的话最好记一
下例子让文章更丰富。Rosa交的文章架构帮助我快速掌握整合写作的写法,多练习几次熟
悉之后,就可以在写作时把心力放在如何让文章读起来更顺、更有说服力或调整用字遣词
。整合写作配速也很重要,因为整合写作中会出现较多专有名词,我自己大约会花15分钟
速速写完,再5分钟仔细的检查。
[顾问时间]
SK2很棒的资源是课后可以持续参加顾问时间,但我因为比较懒惰,没有参加,该打。如
果大家有时间应该多多参加,多多参加顾问时间搞不好口说就可以再多个两分了(?)
[准备时程]
我是抱持着快乐准备快乐考试的心情在读托福,在考前三周的准备期间,我一开始其实没
有排什么进度,但尽量让自己一天要接2~3种科目。一开始每一种科目不必要求做多大量
的题目,确实地检讨、自我审核才是最最重要的!比如说我可能今天写一篇阅读(不是一
回)、听1C+1L、写一篇整合,虽然感觉量不多,但我做完之后会仔细检讨做题跟不确定的
题目,除了找到正确答案,也要花时间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写错,找到自己答题的盲点,
以避免之后在同类型题目中继续犯错。说起来感觉蛮抽象的,重点就是重质不重量啦~我
在考前三周~一周半大约都是这种准备模式,不求刷很多TPO(我觉得帮助不大啦),但要
求检讨的品质。考前一周半开始慢慢增加每一科一次做的题目量,阅读慢慢调整到连续做
三篇、听力听完整一组、口说从分题练调整到一次Q1~4,让自己熟悉考试的感觉。练习的
时候我每科做完都会检讨+休息,只有在考前做的两次完整的四科模考时,中间才不停下
来检讨。另外,并持快乐学习的原则,准备期间搭配一些好笑的美剧也是必要的吧!推荐
一下How I Met Your Mother跟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化但又暗藏许多托福阅读(&
GRE)会出现的单字,可以把字幕挡起来练听力、开英文字幕学单字、学习他们的发音跟音
调,真的是一举数得、寓教于乐、人生圆满~
[总结]
补习可以帮你节省很多时间、让你较快抓到考试的重点,但不是说补习了就可以被动的等
著老师们把知识送到嘴边。补习可以帮你快速整理出考试的方法,但之后还是需要靠自己
消化吸收,把老师教的东西内化、甚至修改成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在考试时更得心应手
。其实我准备托福的过程蛮快乐的,我觉得要给自己适当的压力,但也没必要把自己逼得
喘不过气;我的准备方式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仅供大家参考,了解自己的学习模式、安
排适合自己的读书计画是最有效率的准备方式。祝大家都可以快乐的准备托福,考试的时
候稳稳发挥、顺顺利利考到心目中理想的成绩!
作者: earnest (大卫)   2020-01-13 00:46:00
恭喜!117太厉害了!
作者: nvr2old (Show)   2020-01-13 01:30:00
恭喜恭喜!三科满分好厉害
作者: forgetitnot (hkkk)   2020-01-13 01:47:00
太强
作者: loserli2953 (金牌酱料)   2020-01-13 02:01:00
我也超爱TBBT!117真的好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