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战101 3000字心得 感谢字神

楼主: johnny22226 (Johnny)   2019-11-20 21:58:00
考生姓名:Johnny 李
考生身份:全职考生
学校及科系:淡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毕业
英文背景:GRE 319 (V149 Q170 AWA3.0)、TOEIC 800
考试地点:一战关渡马偕
考试成绩:一战R29 L29 S20 W23 总分:101分
考试日期:2019/10/27
备考教材:字神口说、写作讲义、考满分TPO
-
【心得/各科准备方式】
【心得】
在考托福之前,也是以全职考生的身份准备了两个多月的GRE,这边诚心推荐大家如果对
英文不太陌生的考生可以先准备GRE再考TOEFL,可能有人会问不太陌生大概在什么程度呢
?我个人是觉得如果平常能看一些纯英文没中文字幕的YouTube、美剧应该就足够了。先
准备GRE再准备托福的好处是对单字、看文章能够驾轻就熟,GRE的单字跟文章难度应该不
用多做解释,就是很硬,但是回到托福之后真的是倒吃甘蔗!至于GRE的准备关键,基本
上就是单字好好背跟刷题而已。
背单字,真的不能偷懒,要扎扎实实的从A背到Z,不然连单字都看不懂还怎么跟人家考英
文?这边分享下,当初背GRE单字的规划,那时我是计画了不中断的21天背了字神GRE的15
00单(实际上有2121个,一天101个),持续的背单字很硬,背到后面前面也会忘,但要
告诉自己这很正常,绝对不能因为这样就断。有很多人以为背完单字才能开始做题目,不
不不!背单字很无聊,所以必须要有另一条线来增强回馈,可以搭配刷个20题填空等价来
练习。规划好数个任务线,然后一个个解才会有正向回馈,坚持好自己规划好(适量)的
任务,才有可能解锁320或破百的成就。GRE转托福,单字上不太会有问题,但偶尔还是会
出现难懂的专有名词(有的还常出现),即便不影响作题,看不懂还是会一颗心悬在那边
,所以这边建议练习时把他们抄下来,练完后再来查,可以不用会拼但是看到基本上知道
他是什么就好了。
托福花了5周的时间准备,主要是真的不想要二战,不然GRE考完是可以以更短的时间来准
备托福的。这次准备,不同于准备GRE的部分是考前的一周有开始强迫自己在跟考试同一
个时间开始模考TPO,阅读跟听力也我个人是建议沿用旧版的来练习即可,毕竟KMF新版刷
掉的题目也不知道准不准,那不如全做吧。这次的口说跟写作分数并不是太理想,最主要
除了紧张就是策略性的问题,最后面会做补充。
_
【阅读】
阅读分三个部分,因为这部分没有补习,所以就是完全照经验来讲:
首先是他的文章跟GRE差很多。一开始做的时候真的看不太懂在干嘛,文章的流畅度跟结
构感觉都和GRE不一样(甚至还常常看到以介系词结尾的句子),尽管还是能莫名奇妙的
拿24、25分(这就先考GRE的好处),但念起来真的很不舒服!尤其在TPO27-32左右的文
章唸起来真的很不顺,但是,请不要太在意,后面会好很多。所以如果有跟我遇到一样问
题的人,请坚持下去。
接着来谈一下ETS最大的考点—时间。新旧制我个人认为作题时间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
做旧制没问题,做新制其实也不应该有太大的差异。以自己的经验来说,通常第一篇会做
最久,后面二、三篇越做越快,为什么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发现时间不够了所以越做
越快,再来就是脑子也渐渐适应英文阅读了。所以我自己的习惯是在开始练题之前,先去
science magazine找篇文章来做暖身,作题时会比较容易进入状况。考试当日我也特别先
从KMF复制了两篇主题最不熟悉的历史累文章(TPO)出来当考前暖身。
如果是阅读速度真的与理想时间差很多的考生,那就只能硬练还有用技巧得分了。那要怎
么练呢?我认为有两个重点:第一,请不要翻译,翻译是很花时间的过程,要习惯用英文
理解英文,不要用中文理解英文。这刚好也引出我的第二点:在阅读时不断的“用英文”
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他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是解释、说明、举例、topic senten
ce、还是总结)这一段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连结整篇文章)他为什么这样写?(句构、
句型)。我记得在上GRE的阅读课也有提过这类的技巧,先习惯以这种模式阅读渐渐的就
会抓到文章的脉络,这时候再来要求速度才会对实际的英文能力有所帮助。毕竟如果什么
都要翻译,真的很难读的很快吧。
_
【听力】
听力部分,我个人认为是最难分享的,加上这部分我也没有补习,很难给出系统化的建议
。如果你平常就能听得懂,那其实跟我一样完全照着听到的关键字抄就好。其余我实在也
没办法给出完整的建议,我能说的就是要靠日常练习,像是看YouTube、Netflix之类的,
这种配合有兴趣的主题在日常培养听英文的习惯。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我和几个朋友的共同经验)在作题时其实不太需要回去看笔记;换个
方式来说,做笔记其实只是一个视觉化整理听到的东西的方式。譬如说,题目提到有两个
理论或是艺术家,那就把这两个理论或是艺术家的关键字(甚至是首字字母即可)做上记
号(我自己是整个圈起来),完全顺着写就好,不需要笔记模板也可以清楚的知道整个题
目的论述跟重点(说话者态度部分要特别记,蛮常考的)。然而,这边特别强调一下这纯
粹是个人经验,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如果你有补习,而且补习版老师有提供有系统的解
决方式,那你可以试试,然后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式。毕竟要考试的人是你
自己。
_
【口说】
口说我是上Cindy老师的课(Cindy是外籍老师)课程中大量的纯英语对话其实是很有帮助
的,效果就像是前面提到的不要靠翻译,用英语的思维来处理英语的问题。课程中老师也
会提供模板并带大量的练习,所以也很能帮助理解模板的使用方式。当初选择上口说、写
作也是因为平常没有专业的人帮忙改,所以靠上课、提问,是很能有所收获的。所以也强
烈建议随班上课。
模板很好用,但不是因为你只要背他就能高分,而是因为理解模板的设计原理,你可以清
楚的理解回答的架构,让你在做笔记时,就能知道自己写下的东西会在你回答时以什么方
式、在什么地方呈现。
除了习惯回答结构(模板的使用),也要注意时态(文法),这部份真的只能靠精实的检
讨,知道自己哪里错,为什么错,还有怎么样才是对的,然后重述、习惯对的讲法。确实
的重复上面的步骤,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大的进步。刷题目只是过程,让你有更多练习、多
答对、多犯错的机会,只有透过检讨才能在下一次做对。时间也是练习时很重要的一点,
在口说的部分,除非你题目都听不懂或看不懂,不然一开始就可以限时练习了。若是真的
题目看不懂、听不懂,先把听力阅读练好,再来搭配口说模板做练习。
_
【写作】
写作我上的是威廉老师的课。威廉老师是个充满正能量的老师,总能在每次作业的回馈中
给你很大的帮助(不论是精神上或是实质上的)。专业的部分不用特别说,从讲义就能理
解老师对英文写作的精通以及教育方式的掌握;从同学数量跟回信速度就能知道老师自己
强烈的责任感。如果只能选一堂课上,我觉得威廉老师的写作课是最能为留学生涯带来价
值的课。透过老师的教学,可以清楚的知道东西方写作、论证上思考惯性的不同,只要按
老师的规划认真交作业,并在考前多加练习(一样要认真检查文法),要上高分一定不难

这边补充一下前面的提到的,对于写作只有23分不满的原因:这次写作分数并不理想完全
是因为策略性的失误,这次的题目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大部分是好的影响,同不同
意?当下不知道哪根筋不对选了同意(论点:增加工作机会、促进社会福祉;让步:毁坏
生态/正回:透过配套措施降低伤害),所以写的文章流于论证却很难举例说明。相反的
,如果选择了不同意,就可以轻松的以破坏历史遗迹和毁坏自然生态等来做论点跟举例。
考完最大的失误就是策略问题,如果多花两分钟想一想,想必可以更高分,希望这个经验
也能帮助到大家!
_
【读书计画】
身为全职考生每天刷TPO应该是最基本的工作,认真花时间检讨才能避免再次犯错。有额
外的时间就是刷口说、练写作。依照考试日期往前推TPO回数(至少包含54-30)。真的想要
一次考好,除了适当的规划外,执行也是同等的重要,甚至更重要。我自己一周只留半天
休息,跟家人吃个饭运动一下,除此之外就是唸书、练习的循环。过程中不免推托掉不少
邀约诱惑,但这个阶段的考生要知道坚持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比任何一时爽都重要(当然
状况不好,就休息明天再加把劲,否则进入恶性循环也是有毒的)。最后,就算成绩不如
预期,也可以因为自己努力了而不会觉得对不起自己。
【考试当天情况&考场回报】
选择关渡马偕是因为离我家很近,当初GRE也是在同考场,但因为已经开学了又是在周五
考,所以有点被外面的学生吵到。除此之外,格局、动线规划、环境、设备来说是很不错
的考场,值得推荐。键盘是抽屉式的,但可以拿到桌面上打没有问题。笔记纸中场会更换
。耳机是耳罩式的,跟麦克风是一体的,隔音效果尚可,麦克风偏小声,所以大家都会讲
的比较大声一点,但除了那种大声嚷嚷的考生(应该是任何考场都无法幸免),并不太影
响作答。休息室有提供卫生纸,中场会提供点心饮料。
作者: lemon101 (lemon)   2019-11-20 23:3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