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战108 自修三周

楼主: GithubPorn (情欲GitHub)   2018-10-31 00:54:15
时间:2018/09/15
成绩:一战108 R30/L29/S23/W26
考场:公馆地球村 STN12974A
身分:大学生
英文程度:后头补述
准备时间:一个月(但第三周赶国外conference的paper没时间念)
备考教材:小站托福、60 Seconds、TED(后两者只用了一个礼拜XD)
这篇是想回馈在板上获得的帮助,即便我是在考前最后五天才知道有托福版
,但不少资讯让我在最后冲刺的时候彻底改变了准备的方式。
【程度】
老实说,我最后一次碰全民英检是四年前,而且中高级初试就被刷掉了。初
级与中级口说永远都是80分低分掠过,所以打从开始准备前就很怕口说太低
。听力(准备前)大概是TED听懂“大意”50~80%,准备后大概是通篇含细节
可以理解60~80%。至于阅读跟写作我在托福一年前准备过GRE,即便V仅略大
于150,但当初觉得应该不会太困难。
【计画&实行】
最初预算有整整30天准备,排程是:
倒数30~28天:了解规则、顺序、接口,小站随便拿几篇听力(老托)纯听
倒数4~3周:开始 TPO 听力 + 阅读
倒数2周:开始 口说 (当时有下载黄金口说80题)
倒数1周:开始 TPO 写作
但我在倒数第二周的时候开始赶paper的deadline,所以将口说提早半周
开始准备,每天都要保持练习。
顺带一提,那时候是暑假最后一个月,除了几个小时做paper survey或是耍废,
每天都准备四个小时以上。基本上就是:
0900~1100 听力TPO一回 + 检讨 + 60 seconds(后头介绍)
1100~1240 阅读TPO一回 + 检讨 + 登录不会的单字或特殊用法
1400~1900 口说真题(小站大范围预测) (倒数2周开始)
1900~2200 听力/阅读/口说 (看那天觉得缺什么或想读什么XD)
会练得这么疯狂是因为第二周开始遇到不少挫折,加上那一周每天赶paper到凌
晨四点,心理压力很大,开始很没信心,找点事情做会让自己比较安心。
【通用】
首先要推小站托福,基本上它的TPO相当完整,但阅读解答有一点点小错误,可
以把文章Title丢去喂狗,然后加上关键字野性猛哈哈。会出现一个
B站实况主专门讲解真题与TPO的小站,不用花时间听完,实况主有拉目录可以
让你快速跳到每题答案,还是觉得怪可以听听看他怎么讲解的,如果你不介意
他是中国人(都要考试了就别介意了XD)。
小站托福还有一些常用字汇整理、阅读字汇题统整,翻一下他的网站会找到,
刷起来会让人有所成长(我觉得他的镇静效果比较好哈哈)。
另外还有真题预测,大约在每次考试前一个礼拜会释出大范围,前三天会释出小
范围,不要等他释出,他今年每次都丢一样的东西,我觉得最有用的
是口说真题预测。
Notefull系列,我基本上都有先看过一遍,能记得多少要点就多少记得。他口说
、写作的策略以及模板相当详尽,建议在准备各项前可以看看。
TED、VoiceTube、60 seconds这三个网站是我最后一个礼拜才开始用的,纯粹只是
连续看了这么多天英文会苦闷,在长时间的高压准备时,可以试着放松一下。
【阅读】
1.尽早找落点
建议越早开始把阅读、听力一回TPO做一次越好,可以越早知道自己大概落在哪里,
才好着手准备。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用TPO50测试,51~54拿来考前冲刺,真正
练习的时候可以拿30~49来用,回头写到50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了。
我心中的分水岭在23左右,如果低于23,建议把每回三篇文章拆开一篇一篇练,不会
的单字整理一下(小站每篇文章有整理常考单字,稍微自行分析一下那些要背,好比
同样都是出现在常考单字,我就会去记sediment和gasoline,但不会去记vignette)。
长难句可以先跳过,重点先摆在通篇文章大意,每段找主旨句、结论句,分析这段
是用来当成前一段的论点证据、还是用来反驳之前的意见,以抓大方向为主。
如果高于23,甚至25,可以开始刷五六回TPO,分析一下最不擅长的题型。托福是考试
,而并非单单语言能力测试,既然是考试,就有答题技巧,这部分就仰赖自己的培养。
2.背单字
看你要用Quizlet还是什么都可以,虽然托福单字需求量(或难度)远低于GRE,但不
论在阅读字汇题、己身字汇量,还有心安(我觉得这个真的很重要)都有所帮助。不过
要谨记在心,单字不是托福的重点,要点是文章的大方向、各段存在的原因与目的。
3.时间
练习前,我有听过每篇尽量在18分钟内完成。而我实际练习时,头一个礼拜三篇大概45
分钟左右完成,但第二个礼拜鬼打墙,有时候甚至会超时。每篇15~18分钟完成会是蛮
良好的习惯还有策略。
4.笔记与题型
我刚开始练习是不抄笔记的,但在细节题还有主旨题会卡住很久,也就是鬼打墙的原因。
因此我在倒数五天的时候改变策略,每看完一段就纪录该段主旨,大概不超过30个字,
却意外地让我能固定在45分钟左右写完一回。
题型部分比较常见有问题的就是
i.字汇题:这部分我完全不管上下文,基本上在常见单字背完后,不太可能遇到不会的
题目,托福意外的在这部分很少出新题,越快答完越好。
ii.细节题:就仰赖记忆还有笔记,以后者为主,端赖30个字的笔记技巧。
iii.等价句子题:首先要找到句子的主词、动词,然后将子句给拔掉,再从选项中对照,
如果没有出现原句的主词动词,或是因果、意义颠倒,就一定错误。常容易有混淆的选项
就是子句的内容变成主词,另外,子句内容有没有出现在选项里不重要。
iv.插入题:基本上很容易删掉剩下两个选项,我会都放进去然后念念看,特别注意要插
入的句子中如果有This、That、The XXX或是其他代名词,代表前几句一定有提到,这句
一定紧跟在后。若有专有名词出现,通常会是第一次出现,所以会在前面的选项插入。
v.文章主旨(六选三)、分类主旨(某种选三个、另外一种选两个):这个一样仰赖笔记,太
空泛或太狭义的选项其实有迹可循,但需要培养自己的感觉。基本上能选的选项就是可以
同时表达一段或以上的大意。
【听力】
1.培养习惯
听力的重点其实只有一个: 常听,TPO听腻了听TED,TED听腻了听60 Seconds
,如果还是无聊可以去看电影或是听音乐,这时听不懂没关系,目的是为了让耳朵习惯。
有时候会发现他念完一句,你脑海或耳边或浮现一样的声音再念一次,也就是网络上所谓
回声练习法,有时候在你恍神没听到的时候挺有帮助。
2.笔记内容
我在第二周开始,TPO听力分数一度在19~21徘徊,后来回想可能是经过第一周训练,跟上
听力速度后,我的笔记量大幅提升,过度琐碎的细节,以及我笔记时会无法专心跟听,导
致漏掉更多内容。我觉得能不能专心跟听,除了讲究缘分之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动脑猜
。关于这段对话,他想问什么?我有没有办法在A讲出某句话之后,就知道A想继续说什么
?或是B会回复她什么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自行脑补。
好比某个学生在跟职员对话,学生提到"原本"那里有很多打印机,就开始猜,是不是要接
转折词了?难道打印机都坏了?还是人很多都在使用中?所以才来跟职员抱怨。提早猜,
会让自己保持专心,也更好记得细节。
至于要笔记多细,我只能说,适度的牺牲是好的。
3.题型
撇除细节题不谈,基本上有两种题型蛮好玩,也蛮难的。
i.语气题:也就是它会复述一段话,偶尔连带上下文,问你为什么他要这样说。这个挺
考验听者的记忆的,笔记不太可能抄到,但如果你在听的同时就有在脑补后面内容,很
容易能选到答案,因为他会这样讲的原因,刚刚你就已经脑补过一番了。
ii.主旨题:我蛮讨厌这种题目的,很多时候答案会在一开始听力的头一两句话,我很
容易完全没听到或没听懂,但有时候后来还有补述,有机会重听。另外,有一种混淆题型
,就是所谓的临时动议。好比学生来找教授问成绩,但教授说你先等等,我想跟你讨论你
的论文题目,以至于后头内容全跟论文题目有关,但学生最初的目的还是他的成绩。
【口说】
1.培养习惯
一样,口说的唯一重点还是不断练习。从什么都不会讲,到能讲出东西但断断
续续,到有结构的陈述内容,最后到能控制时间恰好结束,这都仰赖大量的练习所培养的
信心。
2.准备内容
Q1、Q2是有黄金口说80篇,但我后来选用小站托福的大范围预测(Q1、Q2各100篇),每天
练各20篇,第三个礼拜练完所有题目一次,然后再花三天练完第二次,最后两天随便挑几
题复习。
Well,23分其实就普普,只能大概提供一下自己的方式。模板我完全用Notefull的,只有
修改几个小地方让自己更顺,Q3~Q6就从TPO里头练习,方式完全跟Notefull一样。
比较特别的就是Q1~Q2,我有准备一些万用回答,不是那种什么都跟鸡排有关之类的,而是
200题口说刷下来可以换进去用的。像是奇美博物馆的兵器展、碧潭的水舞秀、看书学手
工艺、台南X氏鱼皮汤很好吃,泰国泼水节的意义之类的,一两句介绍这个主题,除非特别
刁的题目,不然都能随便换进去。
【写作】
因为当初只练了一两次写作,没有特定的准备方式。只有整合写作跟GRE的Argument比较像。
1.整合写作
中心思想就是不要脑补,笔记尽量抄,不用特意抽换字句,原本文章怎么写就怎么打字,
不要完全一样就可以。重点就是绝对绝对不要有自己的意见,教授说什么反驳的理由,如果
记得的话,完全照抄上去就好,整合是在考整理听力的细节,并融合到反方文章内容之中,
还原教授的辩驳。
2.独立写作
同意或反对的立场要明确,而且自始至终要一致。首段开头直接说自己看法,最后一句将
等下要提到的两个原因归纳在一句话作为接应。接下来的两个原因分两段,第一句话直接
写出原因,紧接着举例,举例一定要具体,不只可以增加字数,最重要的是会让这个举例
更有真实的感觉。依据Notefull的说明,能写When I was in XXX University, my math
professor ... 就不写 My professor ...(口说也通用)。最后一段末句再次重申:因为
这两个原因,自己的看法(同意或反对)。
两篇文章字数尽量多,当初口说准备的数据库,在这边也一样通用。最后要留时间检查,
错字还有文法谬误会是扣分的点。
【总结】
基本上就是两个点:多练习、多检讨。
练习不只是刷题,要根据自己常错的题型去找方法。
对我来说,练习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心安。因为那时候有paper要赶,压力很大,让自己
至少有在做事的感觉,会比较踏实,尤其碰上TPO分数低潮期XD。
检讨是必要的,做题跟检讨的时间至少要1:1。再次重申,托福真的很吃考试技巧,找到
自己的方法,会让成绩突飞猛进。累积实力是必要的,但技巧能再帮你多个一两分。
准备的期间是真的很痛苦,三个礼拜,尤其后两个礼拜每天都看十二小时以上,真的会
疯掉,所以要找到在考题中的乐趣,特别是托福文章蛮科普的(撇开那些考古人文艺术
类真的很令人受不了啦,每题都在文艺复兴烦不烦),除了增广见闻,认真准备完,会
明显感到自己英文能力的上升,快乐的准备真的很重要。
感谢看到最后的大家,真的没想到会写这么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问题可以站内信我,因为其实有很多细节并不想说出来,毕竟有些方式是靠自己的
直觉还有心情,不太科学也不太靠谱的准备方式,算是偏方那种XD。
祝各位考试顺利。
作者: malaria95 (95号疟疾)   2018-10-31 01:15:00
推 很详细 最近练习也一直处在鬼打墙...
作者: JC1982 (JC1982)   2018-10-31 03:56:00
恭喜!谢谢分享,然后很想听偏方耶
作者: silco (Silco)   2018-10-31 08:49:00
好猛喔!推!
作者: KinGsmann (Ray)   2018-10-31 11:55:00
作者: gagalei727 (jumiweiya)   2018-10-31 16:17:00
感谢分享!!!
作者: nana50622 (+c)   2018-10-31 20:11:00
推 感觉很猛
作者: dawnA (奈奈子)   2018-11-01 18:09:00
太猛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