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为出国/读啥/考托福等决定烦脑?丢铜板吧!

楼主: sonne1419 (Sonne)   2018-06-11 14:41:48
Hey, what up. 我是SK2的Li-Yi。
准备托福、出国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大小决定,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能帮助你决策的一个有趣概念。
很多人(包括我)不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难做的决定。
因为每个方案各有优缺点、而且未知的变量很多,
似乎很难判断哪个结果比较好,于是反复思量苦恼。
跟托福相关的,可能是要留在台湾还是出国、
要不要辞职准备托福、要申请哪个国家选哪个学校哪个科系、
要不要补托福,之类的。
若真的苦恼太久,何不丢个铜板来决定?
这不是在开玩笑,而是有实证基础的XD
2013年的时候,经济学家Steven Levitt设计了一个实验
累积了众人20,000个硬币投掷实验结果,得到两个结论:
1. 做大决定时(如离婚、换工作),
不管是透过硬币还是自我意志决定改变,
改变后通常比较快乐。
2. 做小决定(例如要不要减肥、留长头发),
不管硬币是正或反,之后的快乐程度都没差
我注意到这个实验,因为上次(#1Q-Hb8Xr)
推荐了Levitt的网站Freakonomics.com
(用来练习ECHO和一分钟口说摘要),
我自己也开始听一些过去的几期podcast。
其中一期里,他解释了设计这个实验的起源,
是2011年时他在叫”Upside of quitting”的一集节目,
解释了放弃的好处,播出之后到洪水般的听众回应。
有个听众是一位职业赛车手、赢过几场比赛得到几百万赞助,
但还是在想人生的其他可能性。在听完这集后,
决定离职回去读书,在杜克大学唸完工管硕士后,
到美国能源署、规划能源科技发展的建议。(但又想要换工作了XD)
事实上,这位先生自承,他和他女友,
不管大大小小事情,包括每天吃饭,都很难决定。
自从他们开始用猜拳或丢铜板决定小事后,
他们发现,太美妙了,为什么不早点这么做。
还有些听众,听了那期,放弃了跑步生涯、
从IT部门转换到伴游业(!)、辞掉劳工部长的职位等。
Levitt就在想,有很多人都有做决定的苦恼、
想放弃自己现在在做的事情,
那他能为这些人们,提供基于实证的好建议?
所以2013年,他设计了一个丢硬币的网站,
提供问卷给处在决定边缘的人们。首先几个问题,
先协助人厘清哪个选项有明显的优势。
若到最后你还是很难决定,这个网站就会帮你丢硬币,
并且之后追踪你决定后的生活。
结果就像上面讲的一样,
大决定,基本上是有做就会变得比较好,
小决定,做或不做都好。
(相关Podcast、研究数据限制与评论等,放在本文最下面)
我自己也常是有决定困难的人,
前阵子在彻底领悟这点后,
也开始用这个概念加速日常大小决定的进行,
刚好与这个实验不谋而合。
更进一步,我自己回头检验曾经苦恼过的决定后发现,
苦恼时间的长短,跟后来的结果并没有太大关系。
老实说,一个事情的发展结果,因为有多变量,
也很难一开始就预测的到。
既然如此,与其花那么多时间苦恼,
还不如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例如找一些配套措施、
确保这个决定能达到原先的目标,或是快乐的去过当下的生活。
和各位处在决定边缘的托福战士们分享^_^
作者: dearamelia (Lia Hsu)   2018-06-19 13:45:00
推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