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二战 106 感谢字神(美国考场)

楼主: linamy85 (人生如夢,是否?)   2018-02-25 16:01:32
考生身份:学生
英文背景:学测14级分,Toeic 920
考试地点:一战、二战都在美国加州
考试成绩:一战 R27 L29 S23 W23 总分: 102 分
二战 R29 L26 S23 W28 总分: 106 分
考试日期:2017/07/29、2017/08/26
备考教材:TPO、威廉老师的小本子
托福真经心得分享:( 没有上真经班的同学可不需分享 )
心得/各科准备方式:
当初虽然报名全科班,但因为时间不足,只有修完最需要老师指导的口说和写作。
阅读:由于个人的记忆力不佳,小时候也不喜欢背单字,因此阅读比较容易错单字题,而其他阅读理解类的题目基本上就是靠大量阅读抓语感,并多写 TPO 来 fine tune 自己对题目的反应。另外,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并不快,因此每天看一篇 New York Times 来养成阅读习惯,不用每个字都看,但要能抓出每个段落的重点。而我认为阅读最最重要的部份就是时间掌握。刚开始写 TPO 时常写不完,后来养成先跳过全文,遇到新段落的题目时就看题目,再把该段大略看过来回答,并且一定要“舍得”,一题要尽量控制在一分钟内,写完 7 题最多只能花 10 分钟,一篇文超过
20 分钟时就要先放下(通常每小题控制的好的话,后面不会超过 20 分钟)。
听力:没有针对听力本身做练习,但有做 TPO 练习作笔记。刚开始常会写了太多不重要的东西,重要的反而没写下来,而在记忆力不佳的情况下也忘了细节,就常会失分。后来渐渐找到考试的方向,加快写字速度,也发明了自己的单字简写。
写作:原本对写作很没有信心,但跟着威廉老师按部就班的建立自己的模板,先写首尾段,然后写出中间段 topic sentence 再开始扩展。考试前也会拿出小本子多读些名言佳句,就算没使用到也可以学习写出优雅道地的语言。另外也要感谢老师特别会鼓励人,让我对自己的写作建立信心,按著自己所想、所接触的去写作。
口说:小时候会跟着爸妈出国负责沟通,因此有一些经验。但托福口说多元的题型,对于平常不会用到英文的我们来说,依然很困难,尤其要再短短的 10 – 20 秒内有完整想法,并做好架构,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没有 Brett
老师为我们特别分析,应该也容易失分。老师上课时会特别分析时间分布,要用多少时间开头、反驳、结尾等等,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也节省了思考架构的时间。虽然我考试两次之间有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是天天待在英文环境中,但分数依然没有进步,我想可能是因为美国人讲英文速度非常快,而我自认讲话不大流畅,反而讲的不那么多。因此真的要口说进步还是要勇敢的讲、不用怕文法错或用词不精准吧。
读书计画:
四月到六月上课,有空闲时会和同学练习 TPO,互相校正,养成每天看一篇 New York Times 的习惯。
考试当天情况&考场回报:
实际上我报名了三场托福,但第一场在六月初,刚好护照被压在 AIT,考前特别搜寻了一阵子,有看到中文托福官网上写身份证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英文官网写证件必须有报名时的英文名字,最后还是被考场人员拒了,只好在美国加州考了两次。
美国硅谷附近的考场多聚集在稍微偏远的 San Jose,且考试时间是八点,也就是七点半就要到场,必须自行搭乘 Uber 到达。此外,美国的报名费也比台湾高了 10 美。两次考的感觉差不多,因为台湾人在美国考的心得不多,特别纪录一下:
1. 早到早开始考
2. 美国的安检做得很严格,从头、腋下、外套、裤子口袋等等都要检查
3. 考试的人口分布多元,有欧洲、印度、中国人,由于大多数美国人不用考托福(甚至没听说过托福),因此考口试时并不会觉得周遭的人英文特别好,不像想像中的高压。
4. 考的两个考场都大概三十人上下,设备堪用
由于我没有真正在台湾考过考试,因此无法验证传说中“美国的考试较难”。不过,并不特别觉得美国的考试有比 TPO 困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