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二战103,托福考试心得分享

楼主: bgvbgv (陈年小鲁)   2018-01-17 19:50:59
托福成绩:
第一次考:L:25 R:26 S:24 W:23(GF) O:98
第二次考:L:26 R:28 S:24 W:25(GF) O:103
考生背景: 中央电机100年毕业
工作多年,为了准备托福而停职去补习
英文程度:印象中有考过多益八百分
工作上用不到英文,所以实际上应该退步很多
准备时间: 八个月
补习班: 时代国际(内文可能会提到,所以先说了)
一把年纪了,还坐在充满年轻人的教室里,真是惭愧惭愧
我再几岁就要三十了,虽然我是不觉得自己老啦
但是会看这板的绝大多数还是大学生吧
所以年近三十的我真的已经是大叔了(菸
虽然考了两次才通过,成绩也说不上惊艳
但是PO这篇心得文算是大叔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代表一个阶段完满落幕
如果能给其他考生作参考,那就更好了
1.调整心态
我觉得订好了目标,像是学校科系、要求的托福门槛、出去的时间之后
就要跟着调整自己的心态
读英文不像在学校读书,你不读,会有爸妈、老师、学校盯着
比较像是上大学的经验,就是资源摆在那里,但是要读不读随你
所以读英文要有积极性、持续性
尤其现在外在诱惑很多,要能够全程保持专注是很难的
时间上很难持久
因此我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进行
我停职之后就在家里专心读书,基本上除了念书之外没别的事情要做
上班的时候就养成早睡(或晚睡,有时候加班)早起的习惯
大概吃完早餐过一、两个小时是我头脑最清醒的时候
那时候的记忆力也比较好,所以我会把最无聊也最需要专注力的放在那时候
就是阅读,我会先看cnn新闻、bloomberg businessweek大致浏览一下
然后去书房,隔绝手机跟电脑再开始做题目
这样大概能持续两个小时
之后就要出来休息,玩狗、滑一下手机
然后接着练习英听
我的英听说实话很差,要从分辨语速、咬字开始练习
可能是以前自己的发音也不是很标准,所以有些字我分辨不太出来
尤其是连音、弱化音、语尾的过去式、单复数我都听不出来
因此当初自己习惯花了两个月,天天听bbc跟icrt
晚上我就去补习班上课,因为口说写作我都没经验
也不知道要怎么准备,所以听老师从头开始介绍托福的考试模式
还有根据程度一步一步安排练习
按部就班跟着课表走
我认为虽然要保持警惕心,但是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尤其是我自觉我不是很适合在高压的环境下做事
所以一开始设定目标的时候,我给自己准备的时间比较充裕
避免把自己逼得太紧
2.听力&阅读
听力我是把参考书的音档录到手机,然后反复听
根据去上课老师会教的抓关键字、重点练习
之前练习听bbc的时候我都是用六分钟英文练
后来我会去youtube练习听它的国际新闻
对我来说非常难,因为没有字幕
所以一开始都看得一头雾水,只能看画面猜内容
补习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可以跟上,大概剩两成用猜的
阅读就是上网找题目练习
我的英文词汇量测过大概是九千多
这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高中时期,我的英文老师每天都求我们要大量背单字
但是那时候的压力很大,尤其是老师很凶
学校都还允许老师体罚,不背的话
早上小考考不过就一分打一下,外加罚抄50遍
虽然过了很多年,但是基础算有打好
加上我去补习老师教用字首、字根背单字
这样记的范围就更广了,印象也比较深
3.口说&写作
托福的口说其实还满制式化的
尤其是整合题,只要听力能抓到重点
然后讲清楚一点就有基本分
记住讲话速度不要太快,说清楚、讲的完整才是重点
独立题的话,
要多参照别人的文章,
我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提供很多实用的句型给我们
或是你在练习听力跟阅读的时候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
把你觉得讲的好的例句词组抄下来
当作口说时候加分充实内容的工具也行
然后要跟读、模仿别人的讲法
这样说起来才会流利
自己的咬字要注意一下,不能说得太含糊到别人听不懂
如果可以找到伙伴一起练习,互相监督、挑错误的话最好
我的写作老师很严格,寄给她的作文常会被批改很多
我觉得至少每个礼拜都要练习写一篇独立写作跟一篇整合
考试要求打字就用电脑练习
把自动修正关掉,写完之后检查的时候再开
就可以知道自己常常会犯错的地方在哪
有些小地方,像单复数、过去式字尾、时态一致、定冠词等我常遗漏
这些老师都有指出来,自己检讨的话也要留意
虽然是小地方,但能避免就避免
细心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培养出来的
最好是做到习惯成自然,在写的时候就多想一下
培养敏锐度
4.总结
我觉得有一定的年龄之后反而对学习更认真
可能因为补习、出国的钱都是自己赚的吧
所以花自己的血汗钱当然会比较珍惜
在家读书的时候也会默默换算时间
会想说一个小时至少也是133(明年140了)
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钱
每天都这样激励/恐吓自己,一定要照规划读书
毕竟出过社会,想法也会比较现实
准备的一年、出国两年,最后都要换成实质的薪资
这样想一想心情会好一点
准备托福的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曾多次被板上的心得感动
也从里面得到很多经验谈、益处
现在换我写这篇文章,可望还有点可取之处
谢谢大家的阅读
托福成绩:
第一次考:L:25 R:26 S:24 W:23(GF) O:98
第二次考:L:26 R:28 S:24 W:25(GF) O:103
考生背景: 中央电机100年毕业
工作多年,为了准备托福而停职去补习
英文程度:印象中有考过多益八百分
工作上用不到英文,所以实际上应该退步很多
准备时间: 八个月
补习班: 时代国际(内文可能会提到,所以先说了)
一把年纪了,还坐在充满年轻人的教室里,真是惭愧惭愧
我再几岁就要三十了,虽然我是不觉得自己老啦
但是会看这板的绝大多数还是大学生吧
所以年近三十的我真的已经是大叔了(菸
虽然考了两次才通过,成绩也说不上惊艳
但是PO这篇心得文算是大叔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代表一个阶段完满落幕
如果能给其他考生作参考,那就更好了
1.调整心态
我觉得订好了目标,像是学校科系、要求的托福门槛、出去的时间之后
就要跟着调整自己的心态
读英文不像在学校读书,你不读,会有爸妈、老师、学校盯着
比较像是上大学的经验,就是资源摆在那里,但是要读不读随你
所以读英文要有积极性、持续性
尤其现在外在诱惑很多,要能够全程保持专注是很难的
时间上很难持久
因此我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进行
我停职之后就在家里专心读书,基本上除了念书之外没别的事情要做
上班的时候就养成早睡(或晚睡,有时候加班)早起的习惯
大概吃完早餐过一、两个小时是我头脑最清醒的时候
那时候的记忆力也比较好,所以我会把最无聊也最需要专注力的放在那时候
就是阅读,我会先看cnn新闻、bloomberg businessweek大致浏览一下
然后去书房,隔绝手机跟电脑再开始做题目
这样大概能持续两个小时
之后就要出来休息,玩狗、滑一下手机
然后接着练习英听
我的英听说实话很差,要从分辨语速、咬字开始练习
可能是以前自己的发音也不是很标准,所以有些字我分辨不太出来
尤其是连音、弱化音、语尾的过去式、单复数我都听不出来
因此当初自己习惯花了两个月,天天听bbc跟icrt
晚上我就去补习班上课,因为口说写作我都没经验
也不知道要怎么准备,所以听老师从头开始介绍托福的考试模式
还有根据程度一步一步安排练习
按部就班跟着课表走
我认为虽然要保持警惕心,但是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尤其是我自觉我不是很适合在高压的环境下做事
所以一开始设定目标的时候,我给自己准备的时间比较充裕
避免把自己逼得太紧
2.听力&阅读
听力我是把参考书的音档录到手机,然后反复听
根据去上课老师会教的抓关键字、重点练习
之前练习听bbc的时候我都是用六分钟英文练
后来我会去youtube练习听它的国际新闻
对我来说非常难,因为没有字幕
所以一开始都看得一头雾水,只能看画面猜内容
补习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可以跟上,大概剩两成用猜的
阅读就是上网找题目练习
我的英文词汇量测过大概是九千多
这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高中时期,我的英文老师每天都求我们要大量背单字
但是那时候的压力很大,尤其是老师很凶
学校都还允许老师体罚,不背的话
早上小考考不过就一分打一下,外加罚抄50遍
虽然过了很多年,但是基础算有打好
加上我去补习老师教用字首、字根背单字
这样记的范围就更广了,印象也比较深
3.口说&写作
托福的口说其实还满制式化的
尤其是整合题,只要听力能抓到重点
然后讲清楚一点就有基本分
记住讲话速度不要太快,说清楚、讲的完整才是重点
独立题的话,
要多参照别人的文章,
我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提供很多实用的句型给我们
或是你在练习听力跟阅读的时候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
把你觉得讲的好的例句词组抄下来
当作口说时候加分充实内容的工具也行
然后要跟读、模仿别人的讲法
这样说起来才会流利
自己的咬字要注意一下,不能说得太含糊到别人听不懂
如果可以找到伙伴一起练习,互相监督、挑错误的话最好
我的写作老师很严格,寄给她的作文常会被批改很多
我觉得至少每个礼拜都要练习写一篇独立写作跟一篇整合
考试要求打字就用电脑练习
把自动修正关掉,写完之后检查的时候再开
就可以知道自己常常会犯错的地方在哪
有些小地方,像单复数、过去式字尾、时态一致、定冠词等我常遗漏
这些老师都有指出来,自己检讨的话也要留意
虽然是小地方,但能避免就避免
细心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培养出来的
最好是做到习惯成自然,在写的时候就多想一下
培养敏锐度
4.总结
我觉得有一定的年龄之后反而对学习更认真
可能因为补习、出国的钱都是自己赚的吧
所以花自己的血汗钱当然会比较珍惜
在家读书的时候也会默默换算时间
会想说一个小时至少也是133(明年140了)
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钱
每天都这样激励/恐吓自己,一定要照规划读书
毕竟出过社会,想法也会比较现实
准备的一年、出国两年,最后都要换成实质的薪资
这样想一想心情会好一点
准备托福的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曾多次被板上的心得感动
也从里面得到很多经验谈、益处
现在换我写这篇文章,可望还有点可取之处
谢谢大家的阅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