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背景] 台湾大学
[应考日期&成绩] 08/05 第1战 105分
[各科分数] R29 L30 S19(LFF) W27(GG)
[英文能力] TOEIC 860分
[考场地点] 板桥地球村 ( 考场心得文 #1PXO_nwY )
[准备时间] 2017年 6月 至 2017年 7月 共2个月
[准备教材] 考满分、小站托福、SK2冲刺班讲义
[前言]
很感谢朋友推荐我SK2 toefl,让英文程度较差的我也能一战破百。以前我以为托福根本
就是牛鬼蛇神,但是今年六月上了SK2冲刺班,冲刺班的课程系统性的剖析托福的出题方
向、答题策略,甚至是提供完善的各科准备计画、课后辅导与读书会,让托福就这么变得
很简单。
[阅读]
因为有先准备过GRE,准备托福的阅读就相对容易。但是托福的阅读文章很长,题目很多
,所以时间掌握变成主要的问题。对此,Rosa上课提到的主动式阅读跟练习方式可以节省
很多时间。
阅读文章的时候,对每一段做架构式笔记,看到题目之后,就可以瞬间找到答案在文章的
哪里,或是直接选出答案。Rosa课堂上提供了三种方法,其中我采用的是分段阅读做题的
方法,可以在对文章段落印象最深刻的时候做答,避免重复阅读,提高解题速度。
[听力]
我认为托福听力最重要的是要听懂,笔记只是辅助。因为他主要考对听力的理解,所以很
难只靠无脑抄下来的关键字作答。而题目很少,所以只考重点,有听懂的话,凭印象也可
以答对八成以上。
先讨论“听懂”:平常没有习惯听英文的话,需要先花三天去习惯,一天听一个小时的英
文素材(TED、TPO、CBC广播或是VoiceTube),就可以习惯英文的节奏了。另外,练习听
力的时候要搭配“字幕”,而不是“逐字稿”,这两个东西用起来效果不一样,搭配字幕
会帮助把声音跟文字连结起来,但是看逐字稿会变成在阅读。
听懂之后是练习“笔记”的部分,要使用有效的笔记方式才不会适得其反,在不影响听的
前提下做笔记。我在上完Rosa的听力课程之后,使用Rosa的六宫格笔记法,练习题目就几
乎不会错了,有时候就算完全不知道Lecture在讲什么,也可以用态度做答。
[口说]
我们的日常生中真的很少有机会讲英文,但我很幸运的有ABC朋友愿意每天拨一点时间陪
我说话,真的非常感激。只是托福考的并不是日常会话,所以冲刺班给的答题策略、笔记
方式也非常重要。
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参加Show的讲座时,我面对口说一二题,只能给出十几秒的回答。而上
完冲刺班、按照方法练习后,我都能完整稳定的发展到45秒。至于三到六题,可以抓听力
的字出来用,比较容易。除了上课之外,尽量参加读书会跟顾问时间,因为每一次顾问时
间都能有很大的收获。
最后就是紧张的问题了:因为口说一直是我最没把握的科目,考试的时候真的一边讲一边
发抖,最后也因为心理作用而没有发挥好,觉得很噢。这科因为是录音,一旦开口就再也
无法挽回,真的是最考验心理素质的考法。紧张不但会让声音变得生硬,也有很高的机率
造成乱流。所以如何不紧张跟如何答题一样需要琢磨。
[写作]
写作的两篇我都遵循Rosa的模板,安全、迅速、确实。
独立写作的部分,主题句简单可以确保段旨清楚,1~6法可以确保段落内容发展。每次练
习完之后画线跟标明1~6,这个自我检讨的过程非常有效,可以看到自己很多问题。
整合写作的时间较短,但是先把模板打完再填句子,就一定来得及。另外我会拿整合写作
的模板来练习打字速度,写作的两篇我都没有用完时间,非常充裕。
参加顾问时间也很重要,对掌握模板的用法很有帮助,而且可以得到Rosa的feedback也会
比较踏实。
[背景知识]
托福考的是英文,所以中文不知道的事情,英文也不用知道。然而在中文中日常会碰到的
常识,比如说九大行星或一些生物名词,就要知道相对的英文。我是使用小站托福的单字
App中的学科单字,利用通勤时间刷一轮,看过有印象即可。
[考前冲刺]
考试当天早上早起,听一回听力,做一回阅读暖身。不过我觉得我太早去考场了,在外面
等很久也没有冷气吹,应该在家里先刷一回口说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