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考日期》2015.1.31
《各科成绩》R:26 L:27 S:26(GFG) W:26(FG)
《考试地点》台北站前登峰
《英文能力叙述》古早的指考近90分
《准备教材》TPO / J2 & David / 各种听力来源
《准备时间》认真2个月
这成绩其实满怪的…跟我自己考完的预期差很多,虽然是好的方向,但总之感谢David、
J2,以及事后听说才知道帮我去拜文昌的家母,事后势必要好好还愿了。应考当天重感冒
,但奇蹟似的不觉得对身体有影响,恼人的是第一次应考紧张到快心悸,应考前10分钟还
临时蹲厕所。
Reading:
对Reading的想法就是硬干,全部看懂理应不会有任何问题。事实证明这种想法不太对。
前一份工作的内容之一是大量阅读外电,所以原本不觉得阅读会受阻,但托福文章和速食
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完全不同,做起来比想像中要吃力很多,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文章。
TPO是最主要的教材,练习时大概在25至29间徘徊,最快45分钟搞定,但就是很难稳定不
错。
建议平时要习惯托福的接口。原po练习都用考满分网站,把比例调小、方便眼睛扫字、亮
度也调暗(因为怕光),而不是用TPO小站的模拟器,结果考试当天赫然发现“字大”而且
萤幕超亮!眼睛有够难过,加上紧张,第一篇写完不仅超时还神游,读了文章但完全进不
了脑里,所幸后两篇知觉和视觉恢复正常,还有时间回去重写一遍。
Listening:
这算是原po最弱的项目,因为平常习惯真人对话,用耳机会莫名听不清楚,有种耳膜被蒙
起来的感觉,还很容易恍神。练习教材很广泛,参考所有前辈提供的来源,包括60sec
science、DNews、voicetube、crash course、BBC News、TED和TPO,个人感觉是除了TPO
之外,基本上只要掌握一个就很够了,无需一直拓展来源。
练听力的时间多半集中在上班通勤时间,以BBC World Service Live为主,语速有、腔调
有、议题也不无聊。考试上同样是蛮干,把所有认为重要的东西记下来,因为原po写笔记
只是避免恍神,不是拿来看的,有写下才会记得,所以除考点外还是会写一堆,最初会漏
资讯,后来强迫自己心和手分开运作后就比较不会互相干扰。
Speaking:
原po自认擅长模仿口音和声调,有自信在3个句子内让intonation听起来像native
speaker,内容一旦拉长就会露馅,平常对话完全没问题,但对电脑说话比对人还紧张。
这部分就要感谢David的口说课,最有帮助除了建立word bank解决万恶的task1/2之外,
关于rater心态的资讯十分受用。
原po认为,作为ETS的rater应该是一份十分让人赌烂的工作,整天听这些外国人讲(废)话
,早就没有耐心了,所以作为考生,如何取悦很想翻桌的rater是个重点。原po向David请
教后发现,大概是要让rater觉得“爽”,也就是说,口说或写作都要够“苏湖”,苏湖
了,rater心情好一点,分数大概就会上来。虽然考试时task6搞砸,但从结果来看,
rater心情还算不错,顶买小弟的帐。
Writing:
承上,整合写作且不论,独立写作就要写篇苏湖文。原po练习时虽然有用模板,但考试时
奔放不羁,改采“我手写我口”大原则,用半白话体写作,文法放旁边、文意放中间,完
全不照平常写作结构来,整个大乱套,虽然觉得题目相当机车,但基本上遵守要让rater
觉得“that f***ing makes sense”的想法,用力写了篇苏湖文,效果看起来还可以。
原po架构句子很慢,独立写作考前2周练了10来篇左右,30分钟就是写不超过350字,所幸
考场键盘远比原po笔电好打10倍,最终还是挤出不多不少400字。整合部分,听到一半又
恍神漏了一个点,这大概是得F的原因。
Conclusion:
原po平常学了模板,首次考试时却统统蛮干,自认分数有些侥幸,和自己考完预期有很大
出入,这也证明托福是相当吃运气的考试,考题对不对味差很多。
回到前头提到RL/SW的看法,就原po经验,RL要进步,背单字是最速成的方法,没有其他
,甚至多听都不若背单字重要。原po认为,以传统书面方式背单字,效益显现次序会是R
→L→W→S;如果是母语者以口头先于纸笔记诵单字,才会先反映在L和S上,这也是为何
一般将两类归在一起。好比物价变动一定慢于货币或汇率变动,对优先从书本学语言的人
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新字、词组或句构要应用在口语上,会远比其他三项慢。
同样的,如果把写作用口语化的方式书写,会发现对口语是有帮助的,因为SW两者同样都
在经历重构句子并应用单字的过程,只是媒介不同。正好托福写作相对不严谨,“我手写
我口”基本上还不至于有负面影响,但可以大大减少造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