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二战 110 + 口说提升方式"讨论"

楼主: denru01 (阿儒)   2014-06-25 23:50:07
成绩: 一战 R30/S26/S19/W29 Total: 104
二战 R30/S27/S23/W30 Total: 110
继上次发了一篇一战的心得文后,
数个星期后又再次二战,
考出来的分数其实算是还不错,
只是口说还是太低了,
只好继续准备三战...(叹)
可是得先去准备雅思,
等考过之后再回来跟托福三战吧~
这篇其实在得知二战分数时就想写了,
但一直在想版上其实蛮多牛人已经分享过,
多我这篇只是徒占版面空间.
不过后来想想,
当初从这个版上得到很多的心得与建议,
也该是我来回馈的时候了,
顶多版主嫌占空间直接把这篇文章砍掉就是XD
另外就是朋友也要考了,
整理一下好给他做参考.
最后也是好给我三战前准备做参考,
等我考过雅思应该也是几个月后了(叹, 谁有转战的心得可以给我参考一下T.T),
到时可能都忘了托福要怎么准备,
刚好回头看一下XDXD
我的英文程度并不是太好,
从小就怕英文,
学测英文也没有15级分,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给英文跟我一样不太好的人用的:P
其实我前前后后买了不少本托福的书,
但真正有看的就是黄色皮那本众文单字书,
(不过我觉得背他有点浪费时间, 里面的单字都不太实用...
纯个人意见, 书商别告我...)
其它都没什么看.
主要就是练TPO跟我买的Notefull课程,
不过Notefull课程除了口说以外,
我一样觉得没什么用...orz
所以真的是花了不少冤枉钱.
下面整理的东西是我这段时间准备的总结,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即使只有一咪咪我也就心满意足了:P
阅读
在讨论内容前,
我得先说清楚,
我的方式非常花时间(可能是我阅读能力不好, 看很慢),
大约三篇写完只会剩下5分钟不到,
甚至一战只剩30秒,
要使用的朋友请自行斟灼.
不过我两战都30,
我想还是有一丁点的参考价值.
托福的给分真的是很谜,
我TPO写了15~30,
从来没有拿到过30分,
我觉得我实战应该也没有全对,
却是30分,
所以TPO都拿30分的大牛当然不用担心,
总是拿不到高分的朋友也不必太紧张.
主要技巧是:
1. 在看一篇之前,
先直接按到那篇的第13题(插入句),
确定是在哪一段.
但先不要做,
等到之后做题看完那段时,
再马上切来做13题,
因为那段才刚看完,
要做这题不用重看且正确率会比较高.
2. 回到第一题开始做题,
看他问哪一段,
就"从头"开始一直到把那段"看完",
每句都看!
为什么要把那段给看完?
因为他只要指出是哪段,
答案一定在那段之内,
而托福的答案通常都会有迷惑选项,
比方说,
文章可能说本来他们的生活是AAA,
后来变成了BBB.
题目可能问他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
如果你只看到"关键字出现"就答题,
非常可能会选到AAA.
但当你把整段看完之后,
通常就会很正确的选到BBB.
3. 每句都要看过,
即使第12题只问到倒数第X段,
还是要全文看完.
4. 经过1,2,3后,
应该全文都会看过一次,
我相信心里对这篇文章在讲什么都会很有印象,
这时做14题(Summary)题时,
应该是非常简单的,
我做14题时顶多回去double check一下,
甚至常常没有切回去看文章,
很快的就可以选出三个正解.
下面有两个我的个人看法, 不见得正确, 但是是我的心得:
1. 通常大家都会建议拿到文章看Title再看每段的主题句,
我只建议看Title就好,
因为我后来的感觉是,
看完主题句你还是不知道这篇在干什么,
甚至第一段看完前,
你早就忘了其它的主题句是什么东西了...
而在看主题句时因为不懂他在说什么,
常会看很久, 或是只是很快速的扫过去,
一点也没看懂, 只是"有看到字"而已.
平白浪费1,2分钟的时间,
还不如省下来看文章,
反正你之后这些主题句还是会看到的,
那时再看也不迟.
2. 纯靠技巧解题.
也就是靠关键字定位,
只看上下几句就解题,
理论上因为只看一小部分的文章,
所以可以做的很快.
我从一战后开始练习这个方法(因为觉得我做题太慢很危险),
去抓了把TPO阅读分门别类整理的题目后开始练习,
写了一些就觉的不太对劲.
错的题数非常多,
而且写的也非常慢.
后来检讨发现原因是,
你只看上下几句非常非常容易看不懂他到底是在讲什么东西,
因为没有前因后果,
反而多花了时间在思考与理解他到底是在说什么,
导致解题时间反而变长.
常错的原因也是相同,
或是与上面提到的AAA跟BBB的例子一样,
看到AAA就被骗去选了AAA.
第三个不推的原因就是,
这样Summary题会非常苦手,
大多都不知道哪个对哪个错,
也不知道在哪里,
只好在那里花很长的时间全篇文章scan找定位,
找到后可能又被骗到或是误解.
所以到后来我就放弃了这个方法,
回归一战的老路.
不过我想这些技巧应该可以让分数1x分的人到2x初头,
但要再上去就难了.
听力
我听力考的不算很高,
因此要不要花时间看下面的文章就请您想想了XD
拿到这个分数我有点意外(一二战都是),
我有一篇听到后来连大意是啥都不知道= =+
其它题目也大多答的半猜半选.
当天考完其实有点失望,
因为觉得其它部分考的应该不错,
但很可惜听力可能不会到20,
又得要三战了,
没想到出来是这个分数.
现在回时起来,
可能是我运气好都猜对,
或是有些东西我虽然不懂,
但刚好听懂中间一小部分跟全文大意比较无关的细节题,
又刚好考到的这个.
比方说我听不懂的那篇,
中间有一小段在讲C12定年,
但因为某些原因科学家不信任他.
这段我有听懂也刚好有考到.
最后还是同一个理由,
托福给分真的是很谜 = =+
我的听力一直是我的大弱项,
练习的方式就是一直听60 second science,
选一篇来听,
听个几次后发现有些字怎么也听不出来,
就去看稿(看要配着听还是不要都可),
看完知道那是什么字后就再继续听,
听到每个字都懂了才进入下一篇.
很简单的方式~~
但真的是蛮有效的!
从一开始TPO大多听不懂,
到后来大多听的懂.
然后在考前一个星期与考试当天,
不管在做什么事,
都在耳边一直不断的放,
目的是切换自己的脑袋到英文mode.
不建议从头到尾都这样练习,
我个人经验是除了语感外,
对听力不太会有什么进步的.
TPO就是一直写一直写,
写完也会像是练60 second science的方式练习.
不过我到最后还是无法领悟到听录音时什么地方是考点,
这可能需要神人教一下了.
最后就是我一战都没做笔记,
二战都有做,
虽然最后二战高了一分,
但我发现我写笔记就无法听,
反而造成后来答题困难,
因此我三战应该还是会选择认真听不写笔记.
写作
坦白说,
虽然我的写作30分,
但我猜应该是30分的下界,
跟版上的满分神人应该完全不同等级,
如果写作向上延伸到40分的话,
那些神人应该是40分,
而我还是30分XD
写作也是一个我一直以来很讨厌与害怕的项目,
中文已经很怕了,
何况是英文...
因此我一直逃避练习写作,
只有一战前写了一篇整合写作,
两篇独立写作,
写完就丢掉也没人帮我改.
一战到二战间我一篇都没练,
甚至完全没准备写作(都拿去练阅读的技巧了= =+),
只有在考前再背一次模板而已.
虽说如此, 我对写作的处理方式还是勤能补拙,
我准备了数项:
1. 整合写作模板.
2. 独立写作模板.
3. 写作小范围+大范围第一级的所有题目想三个点!
先讲1跟2.
我的模板没什么特别,
跟板上大家分享没什么太大的差异,
不过因为我担心托福会抓相同的模板,
所以我有自己改写了一下.
(题外话: 这主要是来自我之前当助教的经验,
学生都以为助教是白痴,
抄别人的助教不会发现,
但我都看了数百份了,
谁抄谁的不用一秒就看出来了,
这种我抓到错的就会大力的扣分,
因为我很不爽.
有的虽然还是看的出来是抄的,
但他自己有假装重新算过或是换句话说,
至少让我觉得有诚意,
就扣少一点.
我想托福考官改成百上千份的作文,
应该是一样的道理.)
整合写作模板没什么好说的,
而我独立写作的模板准备两种,
一个是三个正,
另一个是两正一反.
两个的开头段、中间前两段、最后一段都是一样的,
只有中间的第三段稍微改写一下,
长的都差不多,
这样比较好背XDXD
但我在考场的时候写的都是三正,
两正一反没在实战用过.
我两正一反是当备胎,
万一真的想不出第三个点时才用的,
不得不说想两个点蛮容易的,
但第三个点有时真的是很难.
如果想的出三个正,
请选三个正,
因为两正一反的反如果写不好,
搞不好考官会觉得那个反其实也蛮有道理的,
反而削弱你的论点强度.
托福不要求两边都要讲,
全正或全反比较容易,
尽量不要节外生枝.
第三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但也非常非常的辛苦.
因为总题数约80题左右.
不过非常非常值得投资,
命中率九成五,
大家比对一下回报就知道了.
而且可以cover好几个月的考试吧我猜.
当然不可能80题全部写过,
我做的事情就是想点,
每道题都想三个点(理由),
写中文英文都可以.
不会多想例子,
因为光想点就会花掉几十个小时,
我没有时间再去想例子T.T
有的题目真的很难,
跟两个朋友一起想半个小时还是很难想出三个点,
何况要现场想.
比方说:
"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从家庭里学到的"
"严格的爸妈才会有成功的小孩"
都超难的.
不过因为是事前想点,
尽量想的三个点的面向都不同,
且都站的住脚,
不要想三个都差不多的,
那是考试临时遇到时没办法的办法,
不应该是在考前准备时出现.
我一战就遇到这80题中的一题,
瞬间三个点就有了,
二战虽然遇到新题,
但有两个写作其它题的理由可用,
一个是口说题的理由XD
也是瞬间三个点就有了,
这样瞬间就高不知道几分了...
但这些点千万要自己想,
别人想的一定记不起来,
除非自己想破头也想不出来了,
才去找朋友帮忙想剩下的点,
或是才去google参考别人的点.
接下来先提一下整合写作
跟一战心得文的说法蛮像的,
就是四部曲:
1. 事前准备一个模板.
2. 考试时专心看文章,
把作者的论点跟三个点看懂,
抄一两个字提醒自己就好了,
反正等一下还是可以看文章,
不要浪费时间,
人的短期记忆是很强的XD
3. 专心听听力,
我手写我耳,
听到什么写什么,
不用想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狂抄不止就对了,
关键是动词一定要抄!!!
大家通常只抄名词,
这样写的时候动词很容易想很久或是用错,
所以一定要尽可能抄动词.
S.+V.这样最好.
4. 打上模板然后把所有听到的东西一股脑的全部打上去.
抄什么打什么,
缺字补字.
按照顺序,
不要rephrase.
阅读文章中的点不要多,
只抄一句.
我打字算是蛮快的,
写完剩下1分钟,
检查到一半就被卡掉了,
共写了450~500个字.
接下来提一下独立写作
我用的字非常非常的浅白,
翻成中文大概是国中学生的作文程度orz...
不过我用了非常多的语意连接词,
比方说:
Therefore, hence, thus.
However, nonetheless, nevertheless.
Moreover.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 xxx as an example.
In contrast.
上面每行都是可以互相替换的,
数量其实很少.
与一些关系子句(which, who)与and, or.
就只有这样.
我并没有刻意的要去用这些词,
如果你仔细观察,
你讲中文的时候一定也会用很多这种东东,
就顺着语意自然而然的用就行了,
只是改成英文.
例如你用中文可能会说:
我跟你说我昨天去大润发买了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which)都很便宜,
"比方说"(For example,) 洗发精.
"除此之外"(Moreover), 饼干也很便宜.
"不过"(However), 结帐真的是花了很多时间在排队.
这样就每句都有语意连接词了不是吗?
我的中间段的每一段,
第一句一定是主题句,
之后跟着几句的支持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接着是一个例子,
最后给一句结论,
注意这个结论是要呼应你的"答案"不是"理由",
比方说他问你,
你家附近要盖电影院你同不同意,
你说同意, 因为可以带来更多工作机会.
你的最后一句就要说: 如果"没有盖电影院"这些都不可能成真.
而不是说: "有很多工作机会"很好.
简单吧~
独立写作五部曲就是:
1. 事前准备一个模板.
2. 考试时看完考题后想三个点, 例子写的时候再想就可以了.
3. 把模板打上去.
4. 把开头、结尾与每段主题句完成(三个点填进去).
这样就安全, 什么都有了, 丰富度问题罢了.
5. 开始写每一段.
注意时间, 快来不及的时候就快把这段收尾写另一段.
我觉得每段都有应该会比较高分吧? 呵~
我的独立写作大约写了650~700个字左右,
写完剩下3分钟,
也来不及检查完就被卡掉了...
(话说看到旁边的女生用一指神功慢慢的在打字,
不禁为她捏了一把冷汗...)
口说
其实二战我讲完还蛮有信心的说,
时间都刚好讲满,
该讲的都有讲,
讲的字数也算多,
竟然只有23@@
给分真的是很谜呀...(到底是要讲几次)
因为我考的很烂,
所以就不分享了,
免得误人子弟...QQ
不过我下定决心要把口说练好,
不止针对考试,
还针对实际出国生活的场景,
想请各位大神朋友指导一下,
看怎么练比较好,
也就是标题中说的讨论了.
爬文发现大家都说要多讲,
可是平常根本没人会跟你讲英文,
无法实行.
也有人提自言自语,
可是常常遇到不知道怎么讲的,
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上google查不一定有,
查到的也不一定正确,
更不用说google翻译了XD
所以实行困难呀,
到后来就放弃了.
目前survey到的方法是shadowing跟echo(回音法),
听说非常的有效.
我是先选shadowing,
目前练了第三天,
有点怀疑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试过,
可以分享一下心得?
或是其它推荐的方法呢?
不小心打了太长了,
还是希望这篇对各位朋友有帮助.
谢谢!
作者: kusoayan (Bert)   2014-06-26 00:40:00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a77d4e06 (Q_Q)   2014-06-26 00:41:00
双腿一软,跪着推文
作者: leighmeow (warau)   2014-06-26 01:18:00
细屑你写这么详细用心的好闻 获益良多谢谢
作者: Drogba (德罗巴)   2014-06-26 08:03:00
跪了
作者: yesdora (简单生活)   2014-06-26 09:09:00
真的太强了!
作者: kiwisoda (溜溜甜八宝)   2014-06-26 10:49:00
感谢用心好文!!
作者: davidforjoy (DoDoTea)   2014-06-26 11:07:00
推推推!!!!!!!!!!
作者: knt2014   2014-06-26 12:21:00
谢谢你,真的是很实用的心得分享...
作者: ahome22 (翁味兔兔)   2014-06-26 13:53:00
感谢分享~~
作者: sapphire622 (none)   2014-06-27 18:43:00
超详细的啊,感谢你这么认真分享细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