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月都已经过一半了,
真是抱歉,拖稿的太严重了。
去年,我参与了11个计画,
所以新年度的交接,除了要写结案报告,还要写新的计划书
接触的层面从政府到民间(企业),从中央到地方,从环境到经济,
从污染到节能减碳,金额从几十万到几亿...
对于人事,有一些新的想法,不过还没有什么条理。
前情提要一下,
前面讲到富相,
我对时代背景的不同,提出了一些观点
在物质上,我们应该是超过了古代的一般水准。
那还讲“富”做什么呢?
或许,再多分析一点现代环境会有一点帮助。
现在最强调的经济指标,
叫做GDP,各国真是为之疯狂
GDP可看做是劳务跟商品的价值总和,
换句话说:
* 妈妈在家辛苦作家事这件事,不考量在经济成长里
* 上游工厂排污水/黑烟,弄的大家健康变差,经济不会直接因为如此变差
* 反之,我顾全周遭环境,追求生活中的小确幸,国家经济还是不会成长
* 隔壁老王电视坏掉,我刚好有两台旧的,一台给他,这样GDP也不会成长
* 在GDP的考量下,节俭不再是美德
* 我“感觉”过得很爽,再怎么自爽,GDP也不会增加
简单来说,GDP是个稍嫌太过简化的指标,
也因为太推崇GDP,因此出现上述奇怪的现象。
另外,一些较难量化的东西,如自我的感受、环境、教育品质等等
在追求GDP的时候,开始有些变化。
例如,比起古代,或是比起五六十年前我们祖父母辈的时候,
我们的“免费资源”变少了,
例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KrM4cYRp4
(从10:46可以听到一些心声)
表面上,填海造岛,填海的废弃物是环境问题,
但废弃物哪里来呢?
看东西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Vq2rxGa18
你就发现,经济发展过重追求GDP,GDP注重消费而引起的商品大量制造
而厂商又为了获利,制造一些不耐久的设备
例如:手机、笔电
另一方面,填海造岛,引进的是工业区,
不管是高雄的南星,或是彰滨工业区的填海造岛,
那个被赶走的国光石化,也是要填海造岛来发展这个事情
所以,现在的人,要跳脱“追求物质”这件事,比古代难的太多
古人还可以采果充饥,
现代,就在我们台湾,慢慢的自然资源也没有了,
国际上更关注的是粮食权:粮食有那个量,但你没钱就是吃不到!
(见2011世界现况〈滋养地球的创新方法〉,或是google粮食权)
所以,古代的人,他追求财富,
可能还可以是一个“选项”,
反正没钱,可以靠大地/大自然养活自己。
现代的人,追求财富反而不得已
要是没钱,在都市丛林中,可没有免费的食物,
更惨的,搞不好还买不到干净的水喝
结果,可以吹免费冷气又怎样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考量富相,
是不是又更复杂了一点....?
嗯...下期待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