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负雷] 蝙蝠侠对超人─黎明曙光还是阴雨前夕?

楼主: sunny1991225 (桑妮)   2016-04-10 07:03:34
※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N2OePcT ]
作者: sunny1991225 (面包超羊) 看板: movie
标题: [负雷] 蝙蝠侠对超人─黎明曙光还是阴雨前夕?
时间: Sun Apr 10 07:02:32 2016
全文同步刊载于http://fewfornow.blogspot.tw/2016/04/blog-post.html
延伸阅读:
漫画迷对影迷:正义的凌晨三点钟
全文连结:http://fewfornow.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24.html
蝙蝠侠对超人类的不信任
全文连结:http://fewfornow.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13.html
上面两篇文章亦可视为这则观影感想的序篇,请自行搭配服用。
另外,Blogger内附有注脚连结,如果有读者特别在意注解内容,建议还是看Blogger比较
方便。
一.
让我先讲一个跟乌鸦嘴有关的真实故事:
就在蝙蝠侠对超人上映的前一天,某个人完成了一篇比他期末论文还要长的文章来表达自
己对DC电影宇宙的忧虑;他甚至有些情绪化地写了:“虽然Jimmy Olsen尚未出现在新生
的DC电影,可我依旧会好奇:如果他是钢铁英雄世界的芸芸众生之一,超人会启发他些什
么?”
隔天,在从美丽华早场首映走出来时,朋友忽然跟他说:“我好像看见Jimmy的名字出现
在工作人员名单上耶。”他半信半疑。数小时后,他从网络上看到消息:Zack Snyder承
认Jimmy Olsen在电影一开始就被杀了,他是Lois Lane身旁的无名记者小弟。
经历过这件事情后,我觉得事情充满巧合的程度,有时还真的会让人厌恶。(如果你觉得
这个故事不是真的的话,请参考漫画迷对影迷:正义的凌晨三点钟)
对我来说,就一部同时继承了蝙蝠侠与超人两方文化遗产的电影而言,蝙蝠侠对超人的品
质让人难以苟同,而就一部本来有机会弥补钢铁英雄中,超人身为英雄的成长之旅的不圆
满的作品,因为执行团队的拒绝记取教训和故步自封,它赎罪的机会或许早在制作阶段就
一如电影中可怜的Jimmy Olsen,悄悄归西无人知晓了。
二.
但为什么整整三年漫长的等待,换来的却是这样的成果?我倾向于相信:这里没有单一原
因,比较像是成串难题被同时扔给了一位执著于以个人嗜好去解决一切的主事者(碰到困
难的时候,用C4就对了),于是,所有问题都在把作品推向万劫不复深渊的过程中成了共
犯。
https://goo.gl/1K4Ql9 (图)
我知道Snyder你的静态构图美到让人发抖,但我是来看电影的啊.......
先是作品的定位问题,这到底是超人的续集电影,蝙蝠侠的首集电影,超人与蝙蝠侠的双
主角电影,还是哪个都不是?即使主角决定好了,主题又是什么?蝙蝠侠与超人间的复杂
关系多年积累下的文化资产如此丰硕,执笔者似乎不管从什么角度切入,都足够写出一个
质量俱佳的故事;要理念冲突,我们有经典喊到烂大街的The Dark Knight Returns,要
写Bromance,Jeph Loeb执笔的Superman/Batman: Public Enemies(注解1)已经示范过让
这两人的战友情谊发酵到惺惺相惜火花四射能有多吸引人,要看蝙蝠侠病态偏执的警戒心
,Tower of Babel或OMAC Project就摆在眼前,要看超人走上歧途,Red Son、Justice
Lord的想法早已不新鲜;然而蝙蝠侠对超人的野心,已经庞大到成了作品的千斤重担,彷
彿把所有和蝙蝠侠与超人有关的有趣前提都丢到袋子中给人选一个,对方却把整个袋子抢
过去说他通通都要。于是,即使表面上蝙蝠侠对超人像是一部,也宣称是一部,启发自
The Dark Knight Returns的电影,实际上除了画面之外的成分,大都已经被抽换成由多
方材料搅和成的一团糨糊;前提过多,角色过多,加上多位创作者对素材理解不一的结果
,让蝙蝠侠对超人成了近年罕见的有讯息量爆炸问题的超级英雄电影,但电影除了没有机
会真正深入任何主题外,也缺乏统合用的母题和清晰有力的表现手段,使得故事在开场完
美的十五分钟之后变得支离破碎,就像是讲者把手头上的资料通通丢进碎纸机里交给听众
自行拼凑一样。
另一方面,Snyder过往作品中一再出现的不顾电影分级加入暴力元素,而屡屡使用暴力滤
镜的问题,在他上一次出奇的保守的钢铁英雄后,这次不但再次出现还达到了以前所没有
的高度。尽管华纳从DC电影宇宙发展之初就不断宣称不同于Marvel由资方主导电影走向的
模式,强调给予创作团队尽可能大的自由,但从成品来看,蝙蝠侠对超人都不像是一部完
整的电影,而创作团队在分级制度与创作自由间拉扯的现象也非常明显。跟蝙蝠侠有关的
画面表现再再挑战PG-13的底线外,三小时的电影被硬生生砍掉半小时的结果似乎也影响
到了本来就已经凌乱的剧情。
而从漫画读者的角度,蝙蝠侠对超人讯息量过载的难题虽然容易给人电影是漫画读者限定
的印象,但一来,即使漫画读者比较好消化许多内容,电影情节依然有许多难以解释的逻
辑漏洞,二来,读者限定不意味着读者就得买单。就第二个问题来说,类似的情况在钢铁
英雄就已经发生过;虽然Zack Snyder跟编剧David S Goyer在钢铁英雄中对于素材的引用
看似是一个讨好读者的举动,他们却也在重新诠释素材的过程中刻意走上一条与部分旧支
持者针锋相对的路线;就我个人而言,我虽然不排斥作品对传统元素做出变革,但还是得
承认,在没有足够社群资本的情况下贸然对读者宣战并不是聪明策略。钢铁英雄的问题相
对之下较轻,但到了蝙蝠侠对超人,Snyder与Goyer不但没有进一步想办法修补他们与部
分读者之间的冲突,反而扩大了许多会激化电影与读者之间矛盾的元素,后续接替Goyer
工作的Chris Terrio好像也没在这点上给出多少帮助(甚至可以说加深了问题);这一步走
错,也终于让蝙蝠侠对超人陷入了两难之中,既不能单纯靠电影的质感来赢得支持者的同
时,也没无法获得漫画读者的全力支持。
最后,贯串所有上述问题的,正是那个主事者自己。导演Zack Snyder的漫画迷身分当然
是有目共睹,但他的过度耽溺于从视觉上致意漫画的老毛病,也在前作钢铁英雄和执导生
涯中的其他漫改电影上毕露无遗。如今,可能是因为剧本,可能是因为创作自由与分级压
力的拉扯,也可能是因为野心过度庞大而躁进,总之在诸多其他因素的加持下,Snyder的
老毛病在蝙蝠侠对超人这部电影中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完成型态。底下我们将看到,Snyder
或许不该为电影的失败负上全责,但,不管是电影的定位问题、尺度问题,还是漫画人物
的诠释问题,他在面对这三个问题时所做的决定,都严重伤害到了电影。
三.
先来细谈电影的定位问题:我发觉自己不太好回答,到底这部电影要的是什么?
在观赏蝙蝠侠对超人时,注意力容易涣散乃正常现象。电影的故事明显可以被拆成乱成一
团的前半部,与故事开始收拢后渐入佳境的后半部;但要撑过电影的前半可不是件容易的
事,剧本在此塞入了过度庞杂的前提是一个,而Snyder无法梳理清楚它们,是第二个;这
两件事情加总的结果,掏空了电影渐趋稳定的后半部得以赎回评价的基础,让作品最终无
能成为任何过去以蝙蝠侠和超人为主题的作品成为的东西─这部电影甚至连为DC电影宇宙
的未来立下稳固根基都作不到。
剧本上,蝙蝠侠对超人是David S Goyer和Chris Terrio的接力写作,加上Zack Snyder从
旁提供创作意见的产物。无论背景还是风格,Terrio和Goyer都是差异巨大的工作者;照
过去的纪录,Goyer屡屡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擅长赋予角色与故事深度的编剧,他的优势在
于本身跨来写电影脚本前已是小有名气的漫画作家,可以利用对素材的熟悉帮助创作者寻
找适合电影风格的漫画场景,然后将它们拼凑到一块去(很多钢铁英雄中的台词甚至就是
直接从漫画中挪来用的),Terrio则是在哈佛修读文学和哲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前往剑桥
攻读研究型硕士的过程临时起意转去南加大电影学院;虽然我没看过Terrio自编自导的出
道作独立电影Height,但从帮他拿下小金人的前作Argo的剧本,以及在访谈中表示自己喜
欢Woody Allen来看,对台词、气氛和文学典故的掌握以及俐落的场景切换应该都是
Terrio的强项。一个熟悉漫画题材,另一个擅长文学与戏剧,一个在漫改电影笔耕多年,
另一个在大成本电影初出茅庐,两两互补本该让人想起当年David S Goyer和Nolan
Brothers共同创作出开战时刻和黑暗骑士的荣光,何以蝙蝠侠对超人的成果却连让人有基
本的满意都称不上?
或许,一部分问题在于蝙蝠侠对超人的剧本从来没有真的采用共同创作的形式。
会这样说,是因为按照电影本来的制作计画,Goyer应该和Snyder共同担纲故事和剧本的
创作工作;但事有蹊跷,到了2013年的12月,剧组忽然宣布外界称为天才的新人编剧
Chris Terrio已被聘用,他会在保留Goyer的故事架构的情况下把作品做改写(当时,
Goyer的剧本已经接近完成,而电影也拍好一些早期镜头了,唯独尚未进入主要拍摄);据
说华纳在看过他的剧本后相当满意,而Terrio也马上被华纳聘用为接下来的正义联盟的编
剧。到底为什么华纳会临时请Terrio来救火,而Goyer原先的剧本跟Terrio又有多大的差
异,如今已不得而知,但蝙蝠侠对超人的剧本的确有许多地方隐约透露出编剧在进行修改
时为了拍摄行程而急就章的痕迹(注解2)。
如同在第一节提过的,虽然外界不断有说法指出蝙蝠侠对超人的原始蓝图应该是The
Dark Knight Returns加上Death of Superman,可是从结果来看,电影除了在视觉灵感和
少少的情节设计对上述两个作品有重大致意外,整个故事无论情节内涵皆已偏离太远,不
可能被视为这两个作品中任何一个的改编。Zack Snyder和自己的编剧团队所做的,正确
来说应该是大量撷取两个角色长年下来的各种诠释然后拼凑到一块。这个做法并无不可,
甚至可说是近年主流片场出品的漫改电影的传统了,真正的问题在于,电影虽然长达两个
半小时,但Chris Terrio和David S Goyer还是有过分高估他们能处理好的情节量的嫌疑
,而考虑到电影的动作场面被密集地安排在最后一小时之内,能够有效利用的时间只有更
少而已;事后回想看看,这部电影可以说蒐罗了这么多年下来所有跟蝙蝠侠和超人有关的
重要作品所关心的主题,法外正义的矛盾、超人的宗教隐喻、超人类的社群定位、蝙蝠侠
/超人的角色心理研究,电影不光通通都要了,还想要让蝙蝠侠对超人在成为一部续集电
影的同时为正义联盟铺路;面对这样艰困的处境,编剧们想出来的天才办法竟然是在故事
中开了至少四条以上的故事线,在每个故事线中丢进不同的角色,然后把上述的主题逐个
分派给他们,光是想到Goyer在写钢铁英雄时就已经犯过的错误将以过激版再度上演,就
已让人胆战心惊。虽然单元集锦导向的剧本不是行不通(像是Alejandro Iñárritu的火
线交错),但Goyer和Terrio显然还是把蝙蝠侠对超人视为本质上只有一个庞大故事的双主
角电影,几个支线不可能真的被完全拆散来处理;既然剧情焦点涣散的问题早在故事构想
的阶段就已种下前因,接替Goyer工作的Terrio的重担之一便是如何防堵问题出现,他非
得想出方法让数量庞大的支线彼此扶持却又不至于干扰观众的理解,不管提出这么多支线
到底是他还是Goyer的点子。
另外,从编剧比较风格化的一面来说,平心而论在Goyer走人之后,电影剧本的台词交给
Terrio真的是有长足的进步(有兴趣的人可以去跟钢铁英雄中Goyer写的台词做比较,简直
是云泥之别);Terrio的风格和一些文学典故运用在这里有很高的辨识度,虽然和他的前
作Argo比较之下,Terrio看来跟Ben Affleck的沟通是比较顺利的,跟Snyder则貌似有不
少沟通不良之处;某些时候,Terrio的风格有为电影中的对话提供不少张力进去,像是一
段早期的电影预告中就可以听到的Alfred在交谈中将超人现世比喻成宙斯劈雷致使人们惊
怒不安,就画龙点睛地影射了自己的主人Bruce Wayne愈发激进的作风与超人现世之间的
关联,或者如Luthor与议员在房间对话时故意修改了历史人物Paul Revere走马宣告英军
来袭的典故,也是将逐一现世的超级英雄的视觉印象(红披风)与历史典故(英国军穿着红
外套)做连结的妙笔;但在另外一些时候,他在这里的台词也有很多听起来极不自然的时
刻,像是当Luthor在宴会中一段演说谈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典故时,这里,导演跟编剧在
沟通上似有困难,因为画面与台词间有很明显的断裂,镜头是交错在潜入地下室窃盗资料
的Bruce Wayne与心生疑窦的Clark Kent之间,观众的注意力其实很难停留在Luthor到底
说了些什么上。
不光只是台词理解让人感觉Terrio跟Snyder有沟通不良;这里,我们来到了另一个大问题
:Zack Snyder的影像叙事是用囫囵吞枣的方式消化剧本。在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
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我们的讲者Snyder都是处在梦游间忽尔吐出一句惊世名言的状态
里头;但时不时冒出来绝美静态构图并没有办法弥补Snyder缺乏良好的讯息组织能力的事
实,蝙蝠侠对超人依旧像是将一季十三集的Netflix影集(大概是超级英雄版的纸牌屋)凑
成一部电影端上架。观众要在前一个半小时找到情绪或讯息都足够明确的段落并不容易,
除了开场完美的十五分钟、蝙蝠侠的初次露面、一小段超人在世界各地救灾与新闻画面穿
插的蒙太奇、一场让人胆战心惊的国会爆炸之外,几乎每个场景都有过于短促的毛病,好
像是将本来有十分钟的片段那里剪掉一些、这边修掉一点,而特写镜头过于频繁又不太作
中景以上的拍摄也加深了电影的压迫感。密集的场景切换与单调的拍摄手法使得观众只能
在焦躁与沉闷两种情绪中盯着演员读白念稿,而没什么机会看到角色与场景的环境互动;
另一方面,Snyder也找不到能将段落衔接而不破坏观众情绪与理解的剪辑手法,不同场景
要不是草率的剪在一起(Bruce解码到一半镜头马上切到梦境,观众完全没获得关于Bruce
可能睡着了的暗示),不然就是根本没有道理可言(Perry White在Daily Planet问Clark到
底人是消失到哪里去,讲完话之后镜头直接跳到Lois Lane跟Swanwick将军在夜间密话)。
始料未及的是,事后看来在情节分散与Snyder梦游般的叙事下,受害最严重的正是蝙蝠侠
跟超人两个主角,而反派Lex Luthor却有着相对之下最完整的故事。若只停留在情节概述
的阶段,Terrio的剧本在建立Luthor的角色背景与解释其阴谋时还游走在语焉不详和深不
可测之间,尚欠临门一脚,但Terrio显然将筹码改压在演员Jesse Eisenberg以及自己使
用对话的功力上;结果来看,虽然我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将他和漫画中那个俾倪众生的伪
君子富商联想在一起,这个Terrio在剧本中用力最深的角色还是近期记忆中比较鲜明的反
派。是的,Terrio解决支线间联系的方式,其实既不在蝙蝠侠,亦不在超人身上,而是反
派Lex Luthor。而这里穿针引线的方式又分两个意义,一个是情节推动上的,另一个则是
主题上的。情节上,游走在不同故事线之间的共同要素,正是Luthor的阴谋。Luthor在这
部电影中就是个神通广大的问题制造者,如果不是他,Lois Lane不会有危机,蝙蝠侠不
会有氪石抢,神力女超人不会出现,国会不会爆炸,蝙蝠侠与超人不会有冲突,正义联盟
更不会建立;靠着Luthor穿针引线,蝙蝠侠对超人至少勉强还能将故事推展到动作戏上场
的时刻;说勉强,是因为Luthor的谋划虽然搭建了各个支线间的逻辑关联,却没有真的解
决不同支线间的故事各自为政的毛病,加上Snyder的执导将电影节奏掌握得乱七八糟,角
色们只能好自为之,求神问卜,看看在可怕的压力下谁运气好到能保有相对之下比较完整
的故事。主题上,游走在不同故事线间且勉强可以辨识的,再一次,不知道幸还是不幸,
依然是靠着Luthor不断用台词提点的超人的宗教隐喻;这部分看起来Terrio至少有跟
Snyder获得不差的共识,碎散在电影各处的静态构图与某些台词还是能激发一定程度的宗
教联想;但写到这里我也感到些许无奈,因为如同前述,Terrio和Goyer在电影剧本的每
条故事线中埋下的主题与风格彼此差异甚大,即使Terrio跟Snyder能够勉强抓住不同故事
线之中蕴含的宗教和神话元素做发挥,不同支线中早就内存的噪声也还是干扰了观众理解
这些元素的机会,让这些宗教讯息即使存在却也流于平面,甚至与电影许多处的论述自相
冲突;等到第四节讨论超人的诠释问题时,我们将看到,即使Snyder极力想要在视觉上强
化超人与弥赛亚形象的连结,电影许多处包藏着的超人虚无主义却在最后出来反咬了这种
诠释一口。
https://goo.gl/yym0hk (图)
Lex Luthor堪称是本片最神通广大的角色,说是多智近妖也不为过;整个故事可说是环绕
着他在进行,连蝙蝠侠跟超人两位主角都相形失色。
最后,有些人应该会好奇,既然电影看起来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神游,那么另一半又怎么了
?你其实不难观察到,Snyder执导的稳定程度是支线愈多则弱,反之则否;当Chris
Terrio随着电影进行慢慢将数条支线收拢,收束到Luthor的阴谋爆发,而两位主角终于要
面对彼此的时候,导演看起来完全醒了,而观众也醒了,不光故事变成三倍速,剪接、镜
头和场景也一并甩脱紧迫短小转为恢弘大气。但电影演到了这里,Terrio和Goyer剧本对
比于回神的Snyder反而更走下坡;一来,电影前半部太过零散混乱的铺陈导致反派的阴谋
揭露和主角间的冲突所带出的不是惊奇感,而是更多的困惑和逻辑漏洞;二来,整个情节
交代的方式竟有变得草率的倾向,先不说氪矛和超人听力引发的种种问题,电影连使点聪
明好遮掩一下铺陈续集的意图都不要,大咧咧用老师上课点名的方式把Justice League的
成员一个个喊出来(连logo都做好了),随便的程度尤胜先前抱怨过的剪辑手法。虽然
Snyder擅长捕捉美丽和史诗感的一面在电影收尾时也来到最高峰,导演与编剧的双双失调
早让赎回整部作品不再可能。
四.
定位问题之后,我们稍微转向比较私人的审美角度去看看蝙蝠侠对超人,毕竟,蝙蝠侠对
超人依旧是一部典型的Zack Snyder电影,不花任何篇幅在他的风格上做点文章显然不够
公允。我在写“漫画迷对影迷:正义的凌晨三点钟”的时候曾经提过,Snyder一直是一个
注重在萤幕上展示个人兴趣的导演,而风格在他手中鲜少和电影其他元素有过显著的共生
关系,有时候可能还是寄生关系;蝙蝠侠对超人应该是记忆中他的个人嗜好最让我感到直
接威胁电影表现的一次。这里的问题可以分成两种来详谈,第一个是作品的尺度拉扯,第
二个则是电影对漫画人物的诠释。我们先谈第一点。
暴力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段,到底该在商业电影中被使用到什么程度,一直都是个
相当复杂的问题。但我想讨论的不是伦理难题,而是一个这样的困难:如果暴力的使用会
因为受到分级限制而减损它们本应发挥的艺术效果,那么坚持要在电影中使用暴力,会不
会反而是种对电影没有太多帮助的做法?我之所以想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在Snyder的执导
生涯中,暴力如影随形;在尺度开放的作品中展现暴力不稀奇,但在分级被强制拉到R级
以下时还是尽力让电影踩红线边缘的作法,这就有些不寻常了。有看过猫头鹰守护神的人
应该知道,即使当手边的作品是锁定儿童的3D动画片,Snyder对暴力的热情也没有因此降
低,电影当中残酷的打斗风格与战争暴行的刻划至今看来还是在主流片厂的类型作品中独
占鳌头;当然,为了让作品能够在分级制度下过关,Snyder和制作小组还是动了很多歪脑
筋(像是刻意调整镜头角度好让死亡看起来没那么残酷)使这些儿童不宜的情节可以用打马
虎眼的方式被MPAA勉强放过,可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我不反对暴力,我也
欣赏Snyder在一些作品中捕捉暴力美感的方式,但Snyder似乎从来没想过的,是坚持加入
暴力元素,却又得为观众做暴力滤镜的模式,是否会对电影造成伤害,而如果这种伤害在
某些时候是必然的,又是否意味着会有两相权衡之下更好的表现手法?至少对我而言,暴
力滤镜的选项就毁掉了一部分的猫头鹰守护神和Sucker Punch,让电影落入了明明想干坏
事却又不敢大张旗鼓的尴尬情况中,既不能讨好真正想见识开放尺度的观众,却又在另一
头挑弄保守观众的敏感神经;如今,或许是在拍钢铁英雄时当乖孩子当得不耐烦了(信不
信由你,那已经是Snyder拍过尺度最保守的一部电影),从电影公司获得犯罪豁免权的他
似乎又让暴力瘾头上了身,但你知我知天知地知Snyder也知,华纳不可能真让蝙蝠侠队超
人变成一部R级院线电影,于是过去那种借用暴力滤镜投机取巧的老毛病也就一并跑了回
来。
再来谈谈Snyder对漫画素材的诠释。Snyder当然是一个极度喜爱致意漫画的导演,我并不
怀疑他对漫画素材熟悉的程度,但很有趣的是,和他早些年在Watchmen和300的翻拍中一
个劲贴著漫画进行考究比起来,超人和蝙蝠侠这种乖乖牌题材似乎把他叛逆的那面给逼了
出来。这情况在钢铁英雄就已经发生过;虽然钢铁英雄大概是历来超人电影中致意漫画素
材致意地最明显的一部,但较少人观察到的,是Snyder同时也拒绝了过往作品的内在逻辑
;当他选择将超人的双重身分Clark Kent/Kal El间的矛盾解消的机会从电影中拿走时,
对于过往超人诠释阳奉阴违的迹象就已经悄悄浮现。直到蝙蝠侠对超人上映以前,要善意
地将钢铁英雄的诠释理解成Snyder有更长远的计画,意图呈现超人走完英雄之路前的不成
熟,好在将来作品中另做议论让超人赎回传奇本色,并不是那么地困难,但随着蝙蝠侠对
超人上映,Snyder也公开承认他决定把以往超人作品中象征超人人性观察者的Jimmy
Olsen在电影开头就杀掉时,我不能不怀疑,钢铁英雄引发的争议没有让Snyder变得相对
收敛,反倒激化了他的反骨生长,加倍致意的同时也加倍的阳奉阴违。或许Snyder从来没
有想要让超人成长成某个世代的读者曾经共享的那位高洁英雄,而DC电影宇宙的超人和蝙
蝠侠在他经手之下,终于也踏上了一条毁灭性的反传统道路。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中的许多
诠释都让我在几次的观赏过程中感到相当不安;不光只是因为我对老派的超人诠释感到同
情,也因为Snyder在有意识地对某些读者宣战的同时,也将超级英雄新旧诠释的争议一并
拉了进来;他的决定注定了这部电影不可能在漫画读者间获得一致的拥戴。Snyder依然极
力从各种角度去对漫画素材致意,但这些不过视觉皮囊而已,没办法改变内里灵魂被刻意
偷偷调了包的事实。
这里,我想举两个例子作为例证。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例子:超人在结尾的葬礼。这场戏从漫画改编的角度来看有它的高明之
处;它在构图上融合了The Dark Knight Returns和Death of Superman中两位主角的葬礼
,又巧妙的将前者故事中蝙蝠侠与超人的立场做了个逆转,蝙蝠侠死而苏生的情节代换成
了超人的复活,重拾信念的人则从超人变成了蝙蝠侠;但Snyder的诠释的另一个后果,是
让结尾这段情节,从漫画读者的视角看来居然有种诡异的讽刺感。我自己从不认为超人之
死是个多有趣的故事,不过还是得承认,漫画里头当超人真与Doomsday力战身亡,故事在
交代读者世人为之哀悼和感念时并无太多说服力上的问题;看到不同刊物不同编剧来回切
换于超人的同僚、敌人与亲属间的视角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英雄时,读者并不会感到这些人
眼中的超人形象不真实,因为他们也知道超人的确是个表里合一的人,而编剧们也相信超
人的本质能够打动读者。
同样的情况却不大可能复制到蝙蝠侠对超人上。尽管Snyder与Terrio不断在电影中借由构
图和台词影射超人与弥赛亚之间的关联,这跟他们的其他创作选择之间─拒绝让超人的人
格成长、拒绝让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物相信超人─还是有着非常大的鸿沟需要被弭平。换句
话说,如果电影中的各种构图和台词是喻词,Snyder跟Terrio势必得用某种方法解释喻体
(超人)与喻依(弥赛亚)之间的联想原理为何:到底为什么他是弥赛亚?要注意,这是一个
在传统超人作品中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它们大都不吝于展现超人超凡入圣的一面;相较之
下,蝙蝠侠对超人不吝于展现的似乎只剩他与弥赛亚同等的悽苦;我们好好回想一下:这
是一个连超人都相信”Superman was never real”的世界;他的上司不再是坚守正义与
公理的老派记者,而是披着Perry White的皮的J. Jonah Jameson,藉著超人的负面新闻
炒作销量之余还会顺带拿超人初登场的1938(注解3)年出来嘲讽一番;他的小伙伴在有机
会与他深交之前早就惨死在恶人枪下;他在漫画中的知心好友只想拿他来寻仇......。电
影中的超人或许不住在极北荒原中的孤寂堡垒(fortress of solitude),但孤寂堡垒的文
学隐喻与超人身影之间的交集,也归功于这一连串对于超人旧传统的破坏性论述而再也没
有更深刻过。
电影中依然有一些关于超人的正面时刻。蝙蝠侠最后的回心转念与重拾信仰,以及超人与
亲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都是如此。但这些正面时刻其实该说是拉远了,而不是拉近了超人
与弥赛亚之间的距离,它们显示了超人尽管有弥赛亚的悲苦,却没有弥赛亚的大爱。电影
里头,当蝙蝠侠透过超人的牺牲重拾信念时,他显然不清楚自己正也无可避免地把对人性
的信仰错误地投射到了超人身上,那不过是他个人的幻觉;这投射之所以是幻觉,是因为
只有身在全知角度的观众才能看到,电影对超人的诠释实质上是一种毁灭式的虚无主义:
Snyder不但拒绝让超人成为英雄,还进一步放大了从钢铁英雄就存在的超人内在二重本质
间的矛盾,而氪星父母的救世理念与地球养父母的护子之爱,两种信念在这种诠释方向下
被严重激化至对立,成了某种超人与文明世界拉锯程度的指标。当看到处在信念关口的
Clark Kent/Kal El与自己想像的养父亡魂偶遇于飞雪连天的寂寞之境,我们该问的问题
首先是:他从养父身上感受得到父爱温暖吗?毫无疑问是的,但我们尚有一个问题:这份
父爱是否真有为痛苦的Clark Kent/Kal El指点迷津?这点,我自己则很犹豫,因为这是
一份有温度但灰色的父爱:养父母的亲情在Clark Kent/Kal El心中的绵绵不尽滋长,竟
也可以扭曲地视为在不断蚕食超人为善的欲念;在这场亲生父母与养父母的信念之争中,
是后者胜出了,因为Clark Kent/Kal El所能想到的养父会给自己的解答,以及Clark
Kent/Kal El牺牲生命的关键,都寄托在儿女私情,而不是过往作品中超人对人类的大爱
上─就连这里的Lex Luthor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亲情与爱情正是超人最大的罩门。也因为
诉诸私情来拉近超人与真实地表的距离,虽然Snyder大约到了电影结束前的十五分钟已经
比较能融贯地捕捉观众的情绪,电影的虚无主义基调还是重重伤害了结尾那场纪念仪式的
情感基础;它让蝙蝠侠的信念重建在错误的信仰,而超人的成圣建基在自私之上。Snyder
捕捉到了超人之死那场丧礼的情绪和视觉,却是用与漫画作品中完全相反的叙事逻辑来处
理超人之死的意义。
https://goo.gl/rnQUN7 (图)
圣殇图只是蝙蝠侠对超人中使用宗教艺术品做构图灵感的例子之一。请读者回想一下,类
似的构图正出现在最后Lois拥抱着逝去的超人的地方。
第二个例子,是很多人─包含Snyder自己─称为师法自The Dark Knight Returns的蝙蝠
侠。比起他对超人那视觉生火但内涵消火的弥赛亚论述,蝙蝠侠的黑暗调性跟Snyder明显
更合拍。Snyder不忌讳于极大化角色中冷硬与惊悚元素的策略让他碰触到了一些前人没能
履及的版图;这个蝙蝠侠宛如在恍惚梦游之际被康拉德笔下的库尔兹上校上了身一样,让
恐惧以童魇为核心向外漫漶成一片深灰色汪洋;至于沉船的倒楣罪犯们?狱政教化早已是
过去式,监狱丛林法则对罪恶烙印的裁决才能与之相衬。另外,尽管Snyder总是容易和高
度风格化的动作戏联想在一起,这次他对蝙蝠侠视觉上最突出的贡献反倒不是动作戏;动
作上,蝙蝠侠拯救超人养母的武打戏算是把道具使用跟快节奏的近身肉搏安排地错落有致
,极力捕捉打斗时残暴的一面也符合这里的蝙蝠侠诠释的调性,但Snyder在拍摄传统特技
时还是有些不自在,仔细检视电影中那段蝙蝠车与车队的飞车追逐场面,手摇摄影机加上
快速剪辑使观众的方位辨识错乱之外,夜间拍摄也让蝙蝠车与背景溶成黑涂涂一片,算是
败笔;Snyder的蝙蝠侠在视觉上最突出的贡献应该是以拍摄恐怖电影的作法渲染蝙蝠侠的
威慑感,以接近电影结尾时一段与Lex Luthor在囚牢中对峙的戏为例子,拳脚与刑具都不
用,玩弄灯光效果与镜头角度就已让蝙蝠侠有如鬼王出巡般使人不寒而栗。
但,即使我多数时间都乐于给予Snyder的视觉风格掌声,基本的问题没有改变。我支持他
把蝙蝠侠拍成恐怖片,甚至让蝙蝠侠走向写实残暴路线亦无不可,但我不只不能接受蝙蝠
侠没有信念,更不能容忍以“出自The Dark Knight Returns”为这里的蝙蝠侠诠释开脱
。这之中的关键不在于电影有没有复制The Dark Knight Returns的世界观,而是角色理
解的问题。有美国评语称这个蝙蝠侠的仇恨、不理智与独断简直让他成了超级英雄中的
Donald Trump(注解4),算是以戏谑的方式做了很漂亮的归纳。Frank Miller在写蝙蝠侠
的时候的确把Dennis O'Neil以降就存在的冷硬黑暗元素往前更推进了一步,并将蝙蝠侠
承受的精神折磨与他的法外正义之间关联性的暗示催化到新的境界,但他笔下的蝙蝠侠依
然是一个强调秩序以及尊严的英雄;如非秩序与尊严,蝙蝠侠在故事后期变成反政府象征
时不过就是骄横跋扈的暴徒,跟超人体制内正义做对比的张力也就丧失了;是秩序与尊严
真正维系了Miller蝙蝠侠的英雄本色。秩序与尊严不只在Miller的作品中被特别彰显,也
是往后蝙蝠侠的一贯特征。这里有趣的地方在于,蝙蝠侠的法外正义与他对秩序的要求一
方面貌似有矛盾,二方面却又有诡异的互补关系:他对体制的不信任不是因为他不喜爱秩
序,而是因为他有异乎常人的道德自信与原则自信,认为体制唯有透过他的主导或补正方
能走上正轨。
可同样的角色到了Zack Snyder手上,Snyder或者是想另辟蹊径,不然就是他没能看出蝙
蝠侠的法外正义与恣意妄为之间的区别。在他的诠释下,蝙蝠侠承受的精神折磨被放到了
首要位置,法外正义的成分则被精神折磨压迫甚至是驱逐出境。这已经不是漫画中那位具
有绝对道德自信的英雄,而是一个甘心放纵自己沉沦到制裁者(Punisher)等级的人物;用
监狱丛林法则取代狱政教化已经是他对体制最高的尊重─至少他还知道把犯人活着丢进去
(但可没保证会活着出来);另一方面,Snyder跟Terrio过度使用罪恶小巷(Crime Alley)
凶案的童魇来建立他与超人的联系,也让蝙蝠侠的行事动机变得比以往暧昧,恶梦缠身与
残暴打击敌手的狰狞面目让人怀疑Bruce Wayne到底是心向正义的法外之徒,还是怒火攻
心的复仇犯而已?这个蝙蝠侠甚至会在打击犯罪的期间喝到烂醉如泥,我的老天。我当然
知道让Alfred对Bruce Wayne开那个酒窖空了的笑话是在致敬The Dark Knight Returns,
但在The Dark Knight Returns里头,Bruce Wayne酗酒的情节可是发生在他重出江湖以前
;Miller甚至还特意安排了一个情节,让Jim Gordon告诉读者Bruce Wayne是如何在以前
参加酒宴时假装喝酒实际上却滴酒不沾的。
https://goo.gl/mFSu6V (图)
当英雄还想喝到烂醉是很可怕的,连Frank Miller都清楚这点。但Snyder却让蝙蝠侠成了
醉鬼,这......
这些抱怨可能会让人觉得是在吹毛求疵;但当一个身为漫画迷的导演让电影在这么多方面
刻意跟漫画读者熟悉的元素对峙时,你很难不怀疑Snyder是否落入了美国漫画在90年代时
曾经一度因为Watchmen和The Dark Knight Returns的成功而极力仿效的巢臼之中。支持
老派路线的读者还是可以期望些什么,像是,至少DC电影宇宙的未来会让他们真正成为英
雄?或许,但目前来说,我并不乐观。Snyder的诠释要找到拥护者大概不难,但在一定程
度上过度挑战(而且是有意为之的)这些角色的根本是个冒险之举,而我不确定DC电影宇宙
是否经得起这样的风险。
六.
在看过蝙蝠侠对超人以后,我很自然地问了自己这个问题:我期不期待正义联盟?
暗示正义联盟可能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灾难的不光是BvS中Snyder失能的执导、失控的美学
以及编剧Terrio本该大放光芒却被蒙上一层灰烟的才华,也跟Terrio在数个访谈中曾经透
漏过的写作计画与阅读兴趣有关。Terrio自言他为了写正义联盟做了大量的功课,并称这
是本非漫画迷的他生命中难得一次充满惊喜与智慧的探险;Terrio最崇拜的并不是Frank
Miller、Alan Moore或Neil Gaiman、Mark Millar这些华语地区比较多人熟悉的作者,而
是另一号人物Grant Morrison。Morrison擅长非线性叙事与玩弄后设趣味,其地位在欧美
漫画界并不输给前面四号人物,并且就如同所有风格化的创作者一样,Morrison有时会有
严重的自我陷溺的毛病。当他展现好的一面时,读者能在Animal Man、Arkham Asylum、
The Invisible以及All-Star Superman看到他让人惊叹的巧思,但Morrison失控时,也会
产生出Batman RIP或者Final Crisis这类读者爱恨两极的作品。虽然正义联盟的电影大纲
连个雏形都还看不到,但从Chris Terrio的说法来看,他最中意的素材正是Grant
Morrison的正义联盟连载。
DC所有跟正义联盟相关的作品在90年代曾经陷入销量危机,直到Morrsion在1997年提出了
他自己的企划;他先是同Mark Waid将整个队伍成员整顿了一番,并在接下来的数年内成
功将正义联盟的销量推向顶峰。要说这个正义联盟连载成功的要素,除了作品一扫先前90
年代作品卖弄暴力与黑暗元素的弊端外,Morrison的JLA一言以蔽之,就是史诗级的色彩
缤纷烟火秀,让读者浸淫在嘉年华会式的一团混乱中;虽然以月刊形式发行的JLA每回只
有20页的空间,而Morrison和画师Howard Porter使用分镜的方式对我而言称不上高明(连
载早期许多画面几乎是糊在一块),他们依然坚持从第一个故事Hyperclan开始就推出各种
格局庞大的事件,他笔下的正义联盟不只得对抗意图征服地球的白火星人,对上Lex
Luthor的不义兄弟会,进入梦境世界,还得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阻止Darkseid统治地球的未
来发生......虽然Morrsion的笔触无论如何都称不上细腻,想像力四处暴走的JLA依然是
一次相当愉快的阅读经验。
https://goo.gl/aYX5pv
Morrison笔下的正义联盟宛如天上诸神,以绝对的格差遂行赏罚与护佑凡人。
自另一个角度来说,Morrison的JLA的一大特征是作者对超级英雄与神话的相似性的痴迷
。Morrison不只引进希腊神话中的天上诸神比拟正义联盟的诸成员(Superman/Zeus、
Wonder Woman/Hera、Batman/Hades、Flash/Hemes、Green Lantern/Apollo、
Aquaman/Poseidon......),也将Jack Kirby创造的新神(New Gods)给引入了故事中;结
合前面说过的种种规模空前的大危机,你也就有了一个气势宏大的现代神话;在这个连载
中,角色典型取代角色研究,超级英雄与俗世有着绝对的距离,凡人通常无力面对浩淼无
垠、蕴藏无穷秘密的宇宙中的任何危险,只能等待无敌的英雄神人四方征战,讨灭奸恶。
这样一个气势恢弘的神话故事就是Snyder跟Terrio脑中正在想着的事情吗?我们已经看到
了Terrio在蝙蝠侠对超人的剧本中不断藉著Lex Luthor的台词将超人与宙斯进行类比;还
有,电影中Darkseid即将到来的暗示,以及日前释出的Lex Luthor与Steppen Wolf交涉的
画面(注解5),或者Snyder在后续的访谈说到了Darkseid可能正在宇宙某处寻找反生命方
程式(注解6)......我不清楚Snyder跟Terrio实际上在打什么算盘,但种种迹象都说明了
,他们似乎有意将DC的电影世界带往这个方向。
所以,我期待正义联盟吗?我难过地看着Jimmy Olsen的尸体(注解7),然后想到自己是那
么喜欢Morrison的JLA,一股怪异的念头涌上来,而我也说不清那是什么。
撰文:桑妮
注解:
1.请参考Superman/Batman: Public Enemies (2003) 。在Jeph Loeb的连载中,蝙蝠侠与
超人的内心独白以不同颜色的对话框被交错铺在每一页上,读者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角色的
心理变化,以及蝙蝠侠和超人对彼此的看法。
2.这部分请参考http://goo.gl/Ilr4p6。
3.1938年也正是Action Comic第一期发售,超人首度登场的年份。
4.请参考 http://goo.gl/SNUsR0 与http://goo.gl/uwTU0o ,老实说后面那个评语尤其
让人难过,因为Kevin Smith可是DC的大粉丝,他甚至还在DCEU的公开节目中担任主持人

5.请参考这段日前释出的删减影片https://goo.gl/uUv2J9
6.请参考这篇访谈:http://goo.gl/KlmvZS。在底下的语音访谈16分左右的地方可以听到
这段话。
7.有关Snyder承认Jimmy Olsen的死的新闻,请参考http://goo.gl/OO2Zah
Reference:
JLA#1~JLA#41 (1997~2000) by Grant Morrison
Superman/Batman: Public Enemies (2003) by Jeph Loeb
The Dark Knight Returns (1986) by Frank Miller
The Death of Superman (1992) by Dan Jurgens, Roger Stern, Louise Simonson,
Jerry Ordway, and Karl Kesel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batman-superman-chris-terrio-write-666735
http://blogs.wsj.com/speakeasy/2016/03/11/inside-chris-terrios-vision-for-batm
an-superman-and-justice-league/
http://www.comicbookmovie.com/batman_vs_superman/zack-snyder-confirms-that-jim
my-olsen-is-in-batman-v-superman-a132611
http://www.gq-magazine.co.uk/article/batman-v-superman-review
http://www.cosmicbooknews.com/content/kevin-smith-wasnt-big-fan-batman-vs-supe
rman
http://www.empireonline.com/movies/batman-v-superman-dawn-justice/batman-v-sup
erman-zack-snyder-empire-podcast/
作者: egg781 (喵吉)   2016-04-10 08:22:00
对我来说BVS的缺点就是到最后大战之前的剧情看得很累还有那个玛莎,最后就是LEX在电影里给人感觉比较像JOKER对这部电影的疑问是,为什么老爷会拿枪砰砰...
作者: hellodio   2016-04-10 08:29:00
推,“一切都是Lex Luthor搞得鬼,都是他的错”实在是太过于方便跟随便,Lex Luthor的本片的神通广大已经近乎他自己所说的全知地步....
作者: tdkblur (☑☜′▽‵σ☞☂)   2016-04-10 10:46:00
Jimmy便当的事应该不难圆 虽然导演说那个记者就是他 但电影中根本看不出来 感觉Lois跟他也不熟 而且颜值高到不像吉米XD 再说如果继续由Snyder执导 Daily Planet的线根本不是他的重点 就算赐死Parry也没人意外....wwww
作者: bearhwa (文字暴露狂)   2016-04-10 10:55:00
看完好感桑
作者: bluemei (我是白目国中生)   2016-04-10 11:00:00
sunny辛苦了 完全感受到你爱之深责之切
作者: ozzie12 (阿兹宅男)   2016-04-10 12:00:00
真的…我感受到了原po的恨铁不成钢
作者: REDBLUEr ( )   2016-04-10 14:48:00
Smallville表示:Jimmy and James are Brothers
作者: lolix (toy)   2016-04-10 14:59:00
把Daily Planet的线整组放烂真的很....
作者: muyouka5566 (木木由由)   2016-04-10 15:15:00
唉,原po辛苦了QQ
作者: hellodio   2016-04-10 16:00:00
BvS有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认真给负评的人几乎都透漏出“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喜欢这部电影”的强烈心情,我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 fishthehuman (老鱼)   2016-04-10 16:33:00
圆什么 那个就是吉米啊 蓝光版会有他自介 电影版回过不过没人回我 我想再问一遍…超人赴死那还是为了世界居多吧…而且导演也不会做出让蝙信念建立在错误基础这种事吧
楼主: sunny1991225 (桑妮)   2016-04-10 16:37:00
我没有说他不是为了世界而牺牲自己,我说的是超人把自己从善的精神支柱放在Lois Lane身上过去故事中曾经有过Manchester Black用精神幻觉把Lois杀掉逼使超人弃绝信念的剧情但超人依旧说他会放过Black 因为他得为某种信念站出来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0 16:40:00
我其实比较喜欢电影版的大超 常为了小爱做事。 这比较像个人,像个被拉为神的人。 至于星球日报的线,这么多年了,那线相关的表现不算少了,所以我觉得收了也OK
楼主: sunny1991225 (桑妮)   2016-04-10 16:41:00
这里有个很根本的差别:超人到底是把从善当作一种天职,还是一种负担?电影中的超人甚至讲出了“人不可能永远是好的”这种话,暗示了他可能真的得ㄓ把Batman杀了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0 16:43:00
我觉得更像是忍不住的负担。因为他会知道那些事,不做过意不去。
楼主: sunny1991225 (桑妮)   2016-04-10 16:45:00
所以其实我有特别注明那是从某些读者视点下才会感到不自在的部分
作者: windhsu (画形取意)   2016-04-10 17:59:00
你的文章愈来愈长了
作者: leviliebe (冰艾)   2016-04-10 18:27:00
Lex在角色塑造上真的比超蝙好很多,看电影之前我最担心会砸锅的反而是他XD 原po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我能稍稍体会,自己走出戏院也是心情复杂QAQ
作者: jessybl (桔晞)   2016-04-10 18:34:00
我也喜欢电影版的大超 甚至我也喜欢BvS不完美还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蝙蝠侠的布鲁斯 总之 严格来说我个人还是喜欢BvS的 就算过了刚出来那阵子的激动现在去四刷我依然会被某我也喜欢电影版的大超 甚至我也喜欢BvS不完美还不是我们知的那个蝙蝠侠的布鲁斯 总之 严格来说我个人还是喜欢BvS==重复推文是怎么了我的APP!!! 麻烦原PO帮忙删QQ
作者: DevilCool (灭顶男孩)   2016-04-10 21:23:00
我觉得BvS完全当作平行时空看比较好...
作者: fishthehuman (老鱼)   2016-04-10 21:41:00
bvs本来就跟漫画不同宇宙 当成同宇宙才奇怪吧 之后的电影最好解释一下阿蝙大杀特杀的原因 最好合理点!
作者: DevilCool (灭顶男孩)   2016-04-10 23:07:00
以往的作品就算平行时空也还有些大方向不动...这部...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0 23:12:00
以往作品 大方向大改的 也不少哦 所以其实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老漫迷会很难过…我是指 DC 那些平行作品
作者: Yatagarasu (Yata)   2016-04-10 23:15:00
因为当初大改也是被骂阿XD,你看New52被骂得多惨平行像God and Monster那种没人会当正史BvS某种程度上是电影宇宙的正史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0 23:18:00
电影宇宙正史 也是和漫画不同啊XD 就像M社的电影也和漫画不同其实是 大家想看原汁原味的漫画版(还是要Pre52) 直上大银幕吧 有非常多的Reddit的老漫迷 一直不能接受不是BoyScott的大超…
作者: hellodio   2016-04-10 23:20:00
楼上说到重点,美漫虽平行作品众多,仍以正史线为运行重心,且多年累积下来总是会形成对角色的主流印象。
作者: Yatagarasu (Yata)   2016-04-10 23:21:00
以老漫迷来说想看的当然是他们最爱的版本阿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0 23:23:00
所以Rebirth 换回Pre52的大超 是有原因XD 不过这样一来 大超不就变成老其他正联的人超多了吗XD话说 我看到Reddit的乳摸 有人说除了黑人Wally外,红毛Wally也会回来诶
作者: hellodio   2016-04-10 23:27:00
对我而言,并不是不能违反主流印象,但剧情跟逻辑要能说服人,像MOS杀萨德可以说服我,但BvS阿蝙为抢氪石,大杀特杀护送氪石的保全人员,却让人口贩子及雷克斯活着,这剧情逻辑就无法说服我。
作者: Yatagarasu (Yata)   2016-04-10 23:30:00
说真的杀小兵放头头这在很多动作片都有XD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0 23:31:00
严格来说他本来是要杀掉人口贩子的 只是被大超挡了吧而LEX不在附近啊
作者: Yatagarasu (Yata)   2016-04-10 23:32:00
不过护送氪石那群基本算职业佣兵了
作者: hellodio   2016-04-10 23:33:00
我说的人口贩子是一开始被烙印的那个
作者: Yatagarasu (Yata)   2016-04-10 23:33:00
说真的Marvel反派到是杀很凶,罗南这么好的角色都舍得我觉得应该是已经制服了就交给司法吧
作者: hellodio   2016-04-10 23:37:00
对我来说,这显示的逻辑是“我为了抢东西,可以宰了挡我路的家伙,但我行侠仗义,却可让做穷凶极恶坏事的恶人继续活下去。”我无法接受
作者: Yatagarasu (Yata)   2016-04-10 23:41:00
这逻辑看看不可能任务之类大概都是这样,这个Batman我觉得偏向"执行任务",而不是行侠仗义,不然也不会要杀超人来预防危险,当然这样设定喜不喜欢就看个人了
作者: DevilCool (灭顶男孩)   2016-04-11 00:00:00
超人不同有mos铺陈我可以接受阿~但是阿扁完全没铺以往蝙蝠侠的优点~这家伙又几乎一个都没有看起来就真的是个超中二又愤世妒俗的大叔而已你跟我说这家伙是蝙蝠侠~还不如跟我说他是雷克斯
作者: egg781 (喵吉)   2016-04-11 00:58:00
虽然资历很浅,但是有蝙蝠侠的漫画,他就是坚持不杀原则^我说实在老爷会让人信服,多少也有因为他坚持这个原则吧事实上我在BVS看到老爷用枪射得很爽的时候,我一度以为那是橡胶子弹还是啥小,没想到是真的开杀再来就是其他人提到的杀与不杀两套标准的问题
作者: eva00ave (loxer)   2016-04-11 01:07:00
这老爷就是那种罗宾被挂掉之后开始不择手段了 的版本
作者: egg781 (喵吉)   2016-04-11 01:11:00
罗宾被小丑挂掉的我只看过决战红头罩,他还是不杀阿-.-黑暗骑士归来里是被逼到不行才下杀手,这种我就接受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6-04-11 01:31:00
Grant Morrison自己就可以演LEX了....这部把超人当成神的一个点还有看到蝙蝠侠拿矛刺超人西方文化里面 被长矛刺的最有名的就是那位拿撒勒人...等等 所以蝙蝠侠是朗基努斯?难怪用矛划伤超人的脸后就开始相信超人那么两位主角的玛莎玛亲等于就是.....那么两位主角的玛莎母亲等于就是.....
作者: DevilCool (灭顶男孩)   2016-04-11 02:57:00
说实在的~你只要有铺陈让观众信服~要蝙蝠侠再破格都行而电影就是半点实际叙述都没有~要观众自己脑补大家当然拿最经典的形象来比较~比较结果就是中二到暴
作者: fishthehuman (老鱼)   2016-04-11 04:30:00
所以大家才期待下一部会解释啊 我记得漫画里有老爷被刺激到要杀小丑 是局长阻止他 所以若是当时没人阻止他 而又像他在不义里的论点 开杀后就会二杀三杀下去 演变成这样我觉得可以接受
作者: andykimo123 (小准命!)   2016-04-11 06:01:00
感受的到S大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是说期待导演下一部给解释感觉有点不可能... MoS里面粉丝提的一些形象冲突的观点导演在这部也是直接忽略不过别人问我电影怎么样我还是会说很好看就是了 多一点DC粉对往后要继续看到超级英雄上大节目 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 而且这版的蝙蝠侠对打我个人很喜欢
作者: DevilCool (灭顶男孩)   2016-04-11 08:58:00
大家有因此期待下一部吗,满头问号开骂的人居多吧
作者: wwa928 (无药可救的马尾控)   2016-04-11 09:14:00
先推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1 09:32:00
评价 一般观众中上 就代表没有开骂的居多 国外reddit粉丝中虽然分喜欢派 和 不爱派 但期待DCEU是共识
作者: kinnsan (覇津根魅苦亲卫队)   2016-04-11 09:37:00
我身旁取样去看过的朋友都很期待DCEU啊 而且大多觉得好看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1 09:42:00
我身边的人也是喜欢多数 负雷的 也是打算去看之后的DCEU 他说这是DC长篇影集的第一集
作者: isaac1127 (不期不待)   2016-04-11 09:43:00
觉得看完一篇论文了...
作者: Yatagarasu (Yata)   2016-04-11 09:47:00
期待之后电影解释+1,但个人电影最快也要2018好久Orz好怕小班身材走样(喂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1 10:06:00
杯面个人影集很多 私心希望是绿灯~~(x)
作者: seraphicsid (秤子)   2016-04-11 10:46:00
写的真的太好了
作者: jessybl (桔晞)   2016-04-11 11:31:00
期待DCEU+1 可能因为算新粉所以听到N52大超要被换掉的时候反而有些难过QQ不是不爱Pre52的大超只是New52这样追连载下来有点感情了被砍得干净俐落觉得难过TT其实现在比较担心官方的Batman solo电影不交代BvS里的蝙的原因或是理由无法说服人www
作者: icarus0508 (饕餮)   2016-04-11 11:47:00
Nee52大超不是被砍掉 是会缺席一阵子 能力变成中国超人
作者: jessybl (桔晞)   2016-04-11 11:54:00
对我而言那就算被砍掉OTZ而且觉得中国超人有莫名喜感(喂我真的挺喜欢New52超的TT
作者: duo131 (比克大魔王)   2016-04-11 17:27:00
启发至The Dark Knight Returns却没有太多相关的内容而只是单纯的致敬~~实在让人有点讨厌= =
作者: brightestday (?)   2016-04-12 08:55:00
这部看得出来Zack一堆致敬跟铺梗,但就真的还是很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出来骂人DC键盘股东…)
作者: hydebeast (雷枪)   2016-04-14 08:06:00
我想蝙蝠侠应该是 有余裕没必要杀就不杀 但像载具战面对重火力这种就不冒险保护对手直接开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