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你知道吗?米兰眼并不是品味的象征!

楼主: impulse (接近无限透明的蓝)   2019-05-08 23:25:49
发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确保大家不要提醒我多久没有发文了吗?
也拜托先不要提醒我欠了很久的某一些文章。多谢多谢
这篇文章有点特别的是,他是一篇程度上有点针对性的文章
针对的是这一篇GQ的文章:‘【你知道吗】米兰眼其实是品味的象征?’
(我刚刚发现可能在经我强烈反应后,GQ先把标题给修改了...)
我应该未曾公开的对于主流媒体的文章做出类似完全‘反对意见’的评语
但请别误会,这不是对GQ的指责
甚至其实是GQ的高层们知道我的反应后
建议我写这篇文章的
刚好趁这个机会,把一些这一两年来,想对爱好者和消费者说明的想法
顺便说明请楚
请大家带着一种‘一起想一想’的心情
来看看这一篇文章,谢谢大家!
但其实这次文章没什么特别的图解,光看下面纯文字版的也可以的
~~~~~~~~~~~~~~~~~~~~~~~~~~~~~~~~~
是的,没有错
这是一篇针对‘【你知道吗】米兰眼其实是品味的象征?’
这篇文章的否定意见!
但依照顶级宅男的发文惯例,一定要先来个前言......
在西装品牌负责员工产品教育训练的时期
我身为零售教育训练人员最痛苦,但也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是多数时候销售人员期待着你可以教他们一种‘gimmick’
意思是,看看有没有一种说法,一个名词,或是一个特色
一说出来就可以把客人的荷包一枪毙命
一端出来就可以保证客人买单打包带走
在女装的领域大概就是那种
‘女星示范爆卖款’、‘穿起来超显瘦款’、‘回头率激增款’之类的
所有西装销售人员想要听到这件西装的特点,最好可以是
‘这个布料是世界第一宇宙无敌萨诺斯也想抢着要!’
或是‘这个款式穿上去就生意兴隆发大财,政商名流靠过来!’(我真的没有在指涉谁)
要不就是‘这个超级百搭,随便穿、随便配,肯定都是大帅哥!’
身为一个教育训练人员,当然常觉得这件事情有点荒谬
但是销售人员频频搬出他们在第一线实证的结果
证明台湾的消费者相当的接受,并采信这样的必杀技
在我频频在心里默默的按一百个‘唬烂’按钮之余(疑?没这个按钮吗?)
也终于知道是什么导致过去20年台湾的西装消费者
‘只知纱支数,其他皆无物’
我忍不住想,这跟我们以前在补习班的时候
那些补教名师们在台前口沫横飞地告诉你
‘这个观念必考’,‘这个题型不出我头剁给你’
的场景实在很类似
我们可能从小就被这个销售模式洗脑得很厉害
以至于长大后买东西,依然会被这种神奇魔力的说法给说服
但自认为理性的现代型网络消费者
购买前势必多方比价,务必Google评价,细细精算CP值
对于那样的场景,可能不屑一顾的觉得‘我怎么可能被那样的说法给骗了?’
但是,你有没有觉得上面那段内容里某些部分总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对的,就是我今天要拿来反对的‘米兰眼其实是品味的象征!’这档事
先说结论是~~~‘没有,没有,没有这档事!!!’
到底从哪一本教科书?哪一个工艺观点?可以证明米兰眼是品味的象征?
在网络资讯爆炸的年代
消费者(或媒体)总认为自己可以轻易地用搜寻引擎打败市场,打败销售人员
找寻那些证明销售人员专业不足,或市场尚未发掘的厉害知识和资讯
所以......
‘西装有用米兰眼代表我有品味!’
‘布料挑选高支纱布料代表我超识货!’
‘懂得讲出FRESCO布料代表我是西装行家!’
‘只挑‘全手工制作’的西装证明我卓越超群的选择和眼光!’
嘿,你可不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米兰眼只是手工扣眼的一种型态
不代表‘不是米兰眼就不是手工的扣眼’
我更不认同‘相当于高级订制服代名词的米兰眼’这类说法
大可问问目前英国Savile Row的店家有多少固定采用米兰眼的做法?
甚至可以查查米兰第一流的西装订制店家谁还谁固定用这样的做法?
如果结果少之又少的话,我们要不要思考看看为什么会是这样情况
西装布料的纱支数布料代表布料的其中一个特性指标
数值越高,代表着羊毛纤维越细。
但不是细就代表细致,即使细致也不代表对你而言就是好的布料
难不成一个女孩子头发很细,就可以证明她是美女吗?
你要不要真正试看看不一样的纱支数特性的布料之间的差异性
再来确定你要不要对西装店家大声问出‘你有没有高纱支的布料’
FRESCO是诸多抗皱布料种类里,其中的一个品牌的某一个系列!
类似型态的布料,每个有做全系列布料款式的品牌,几乎都有
不是只有FRESCO才抗皱,不是FRESCO才透气,不是只有FRESCO才适合台湾!
喜欢FRESCO不是问题,但你可以知道还有很多有类似特性的布料
如果只沈溺在FRESCO里,可能只证明布料知识有待加强
Bespoke全订制手工西装的好,是来自整体性的条件
是因为有专业的销售人员为你咨询,挑选合宜一流的布料及款式
是因有专业的打版师为你的体型量身打版
是因为受专业训练的裁缝师为你一次次的毛胚试穿
是因为有专业的团队制作进行缝制,并且控管整体制作的流程
而不是只要丢出‘手工订制西装’的字眼
你就会得到一套合身合宜的高级Bespoke全订制西装
所以,这篇文章要说的重点是:
所有的布料特性,工艺制作应该都是中性的概念
没有什么单一的特征就是品味或工艺的象征或代名词
类似的武断观点不只不精准,不专业
更严重的是太过小看整个订制西装的工艺及细致
台湾的绅士装文化在近五年的期间里,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媒体和各类品牌的资讯也充斥在这一个看来蓬勃发展的市场
从绅士装文化推动的角度上,当然乐见这样的状况
但消费者和消费观念也理当到一个转型的位置上
代表品味的‘必杀款’,‘必备款’这样的说法
用单一的角度和观点去告知,或说服消费者
我认为已经不再合乎我们的市场(或该说它从来都不适合任何的市场)
而身为消费者的你
是不是还在用组电脑的概念来订制你的西装,或买你的其他衣服?
一种几近用OEM生产,‘开SPEC’的观念来思考你的西装
你穿的西装,真的不是一台拿来打游戏的电脑主机
不是放上你所听过的所有西装资讯和名词,组合起来
它就会变成一套让你看起来超厉害的西装
真的没有这件事,真的!!!
我也始终反对用‘战袍’的概念来看待西装和穿着这件事
为什么你的西装总非得要是战袍呢,是有要比赛什么吗?
一件整齐干净,线条俐落,颜色合宜的西装不够好吗?
把衣服穿好,是一个选择;
只为了自己,不为了输赢!
我很喜欢一部许冠文的旧电影‘抢钱夫妻’
是一个电视主播自以为得了绝症的黑色喜剧片
电影最后,许冠文受够了那段期间一切的荒谬,在主播台上大讲真心话
‘你说:老兄,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啊。你们做电视的这样说,你说的我就信了啊!
‘不是啊,但你有脑子,你要思考啊。你只靠眼睛和耳朵吗?听完之后,自己多想一想嘛!’
我真切的希望,台湾能进入一个成熟,理性,能够思考的消费世代
祝福我们,并共同努力之!
作者: cheerleading (怪兽)   2019-05-09 00:42: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