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文案到内容我都参不透。
文案如下:
成都多植紫桐,每当暮春,桐花盛开,有五色灵禽,来吸取桐花的朝露,
称之为“桐花凤”。
王渔洋的词:“郎是桐花,妾是桐花凤”。强调她对他的倚情。
就当我满心期待翻开以为这是一本清朝小说时,\\这竟然是一本现代小说//
然后下面有剧透到底的吐槽:
好的,正式来介绍这本书。
男主角——张永登——遭人陷害被控贪污,入狱服刑,
故事一开始便是他假释出狱的日子,可喜可贺。
接下来的剧情有够好猜。
他回家之后觉得家中气息令他作呕。
我:一定是他老婆戴他绿帽,所以家里留有其他男人的味道。
→对,他老婆戴他绿帽。
他儿子离家出走。
我:他儿子一定是因为看到他妈外遇所以才负气离家。
→对,他儿子看到他妈和他妈的外遇对象在一起,不愿跟他妈身处同一空间而离家出走。
总之张永登一出狱就遇到这种妻离子散的局面,
所以他不愿回家面对家中那朵爬出墙外的红杏,选择借住在友人家。
这名友人叫邵汉良,故事前期是个鳏夫,后期与一名酒家女结婚,
这个角色不得了,堪称是全书第一好心人!
他:
1. 帮张永登办理假释
2. 张永登出狱当天替他接风洗尘,带他去浴场洗澡还送他新衣
3. 张永登出狱待业无职时,给他零用钱
4. 在张永登夫妻吵架的时候当张永登的军师、协助调停
5. 在张永登夫妻吵架的时候让张永登睡他家
6. 知道张永登儿子失踪,拿钱出来让张永登可以登报寻子
7. 知道张永登儿子失踪,提供盘缠跟人脉让张永登可以去花莲寻子
8. 张永登找到儿子之后,还提供家里让张永登他儿子暂住
9. 替张永登谈离婚条件
10. 在张永登离婚成功后,直接让张永登住他家,
后来家里重新装潢更是直接隔了一间房间给他
干脆你们两个结婚算了啦。
张永登整本书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交了邵汉良这个朋友,
其余时间张永登都烦得要命:)
拿他的婚姻来说,他一开始打算容忍妻子的外遇、后来又决意要决裂,
同一件事情反反复复,每次一冲动拿出勇气了,只要多想三秒钟马上退缩畏惧了起来。
朋友好心给他意见,他不但打退堂鼓还泼人冷水,优柔寡断到了极点,
老讲一些“爱是奉献~”、“要为他人而活~”之类的话,
整本书一直各种歹戏拖棚,看得我三万分不耐,只想撕烂这本书(X)摇醒他(O) :)
若说张永登是桐花,也该有个依他的桐花凤,
自然不是外遇的前妻,而是同样借住在邵汉良家的邵家亲戚:朱行素。
朱行素她这人二十来岁,从小跛了一条腿,却努力向上,
终于成为纺织公司相当倚重的一名设计大将;
因为她一路走来艰辛,对于事物常有透澈的观点,张永登亦时常询问她的意见,
在育子及事业上出问题时,朱行素往往能提供很宝贵的想法。
必须说张永登都四十岁的人了还对二十几岁的小妹妹唯唯诺诺,毫无主见,好可悲:)
两人同样住在邵家,见面总有聊不完的话,就算只是安静待在同一个空间也是恬淡温馨。
近水楼台之下,张永登欣赏上了朱行素的上进、积极、理性,
朱行素则欣赏上了张永登的才气、文艺以及敦厚善良。
但我觉得朱行素所谓张永登的善良,其实就只是张永登很孬而已 ^_^
朱行素提出各种暗示,盼著张永登能向她告白求婚,
张永登却不断因恐惧而却步,认为朱行素值得更好的,
不该守着自己这个又穷又有前科又离过婚带着一个儿子的中年男人,
导致每次朱行素向前走一步、张永登就向后退一步。
你们当作是在跳探戈吗:)
终于在某次,朱行素打开天窗说亮话,问了张永登究竟要不要她,
到这亩田地了,张永登仍然自卑,
表明他希望朱行素能跟公司小老板在一起,别选他这个一无是处的张永登。
但朱行素读不懂张永登的自卑,只觉得对方讨厌自己,
害怕自己被认为是个死缠着别人不放的任性女子,进而替自己感到羞赧,
于是朱行素一赌气,就答应了私下一直在追求她的纺织公司小老板,
打算承他的情去美国医腿。
(公司小老板有钱又帅又专情,是我早就选他了!!!)
有一段邵汉良和他新太太的对话完美地诠释了这一段感情:
“永登就是太替对方着想了,才会拒绝行素。”
“可惜他祇有一点没有替对方着想。”
“是那一点?”
“他没有想想,朱小姐喜欢他,要他!”
故事差不多是如此脉络,
其中融合了一些来乱的前妻、邵家的家务事、邵家女儿与张永登儿子的故事、
张永登儿子如何看待父母离婚一事的心境转变、张永登的写作事业等等。
(讽刺的是张永登连自己的家事都处理不好,竟然写了一个教人生活道理的专栏)
终于在我好不容易撑到 440 页之后磨掉了我所有的耐心 ^_^
此时心得只剩下四个字:文案诈欺
这种文艺到不行的书名配上八点档式的内容实在太骗 ^_^
于是我在 440 页时翻到书背再度细细阅读了文案的后半段。
他明明是桐花,却不以为能对桐花凤有任何奉献。
这由谦卑而产生的彼此认知的差距,造成了不必要的悲剧。
然而他和她终于“不会再分离了;在滚滚的浊流中,在同一墓穴中。”
Oops,好像是悲剧 ^_^
但我都读到第 440 页完全嗅不出悲剧的味道,
我完全被燃烧起了斗志想看作者剩下 29 页的篇幅是要怎么给我收尾!
第 440 页时故事演到这里:
张永登到新竹山区闭关写作,顺便逃离欲求复合的前妻,
而朱行素从台北赶到新竹,想在离开台湾前往美国前最后一次跟张永登把话说明白。
我火速往下翻,终于在第 459 页处出现了关键字:台风,
朱行素从台北赶到新竹的那天,有,台风。
此时我大概能猜到所谓在滚滚的浊流中是怎么回事了。
对,他们两个人最后被台风天暴涨的溪流冲走了。
Excuse me? ^_^??????????????????
反正他们最后一谈还是没有好好的谈,甚至只有讲几句话:
朱行素继续告白、张永登继续拒绝,朱行素心灰意冷决定回台北去美国;
结果两个人在这误会重重的情况下走过台风天的残破行人桥,
然后在最后一页双双摔了下去。
^_^??????????????????
给各位看这急转直下的最后几行,烂尾程度实在开了我眼界。
https://imgur.com/qD2y2ze
我撑到 469 页,结果作者用 6 行赐死主角:)
我到底,看了,三小 ^_^?????????
竟然是中央气象局防灾宣导业配啊!!!!!!!!!!!猝不及防!!!!!!!!!
可以把我的五小时还来吗?可以吗!
这不是文案所谓“由谦卑而产生的彼此认知的差距,造成了不必要的悲剧”好吗!
硬要说的话,这明明就是台风天硬要出门造成的悲剧好吗。
一言以蔽之:有一种悲剧叫做作者要你死,你非死不可。
另外一个版本的文案长这样:
故事由个性怯懦的男主角张永登因为贪渎案坐牢终于出狱开始,
出狱后的张永登仍然懦弱消极,他的妻子也因此鄙视他的存在,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迫使张永登决定逃离这段婚姻,
他离婚并搬到好友家居住,在这段时间内,张永登对好友远亲朱行素产生情愫,
无奈这段恋情终究没有实现,甚至走上玉石俱焚的下场。
这由谦卑而产生的彼此认知的差距,造成了不必要的悲剧。
那个不必要的悲剧是作者你自己创造的好吗,
创造这种结局才是真正不必要的啊啊啊啊啊啊!
主角个性超不讨喜、主线写得超拖超烦,
就算作者文笔很好,整个剧情还是不知道被什么雷打到疯狂跳针,
除了主角以外,连配角的反应举止都很反常,
像是前妻外遇的那个小王突然痛改前非被张永登感化,还写了一封颂赞张永登情操的信;
对酒家女反感的十五六岁邵家女儿很轻易接受了酒家女当自己的继母(大概三句话),
到底哪个青春期少女这么容易搞定的?
全书的感情桥段都像在看琼瑶,差异是我不会看琼瑶,但我会看高阳……
于是我被这么骗到,看了整整 469 页的八点档我真的要气死 ^_^
(本文原发于个人公开噗浪帐号,整理后重新排版发至小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