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东方] 水浒传

楼主: midnightwolf (灵犬闯江湖)   2015-08-22 01:40:09
※ 引述《ckshchen (尖酸苛博文)》之铭言:
: 小时候没有细看
: 长大后细看才发现果然是四大奇书
: 有够奇的
: 为让招募安心,先把对方一家老小请上山
: 杀人写上招募对象的名字
: 不管对象答不答应先在他家墙上写了超大的梁山反诗
: 强迫女人嫁给矮子大老粗
: 还能写成是正义的一方,实在够奇的
: 战斗方面,围殴偷袭样样来
: 林冲和秦明围殴关胜
: 小温侯战曾头市曾家老大输了时候,小李广射暗箭偷袭得手
: 根本超下流的,还正义一方啊
: 果然是奇书啊.........
这样吐,其实有那么点不正确
原PO或许误解了两件事,一个是“正义”;另一个是“梁山泊的定位”
广义上而言,所谓的正义强调著一种公平以及应报的概念
由于社会上有不公不义的事,因此有人出来捍卫正义
违法乱纪的人该受处分;可怜无依的人需要保障
这些都是现在常见的正义理念
但正义毕竟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每个人的诠释理解本来就不同
对梁山泊好汉来说,他们的正义就是“打倒奸臣”而已
多数的水浒英雄本来都活得好好的
但是都因为看见了不公义的事挺身而出,最后反而被迫上山(ex.林冲、鲁智深)
他们伸张正义的目的就只是要诛杀贪官奸臣
而不是为了经世济民、扶卫社稷
这点与我们现在所谓的正义就有区别
现在的正义多半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出发,在思想上相对有哲学层次在
会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甚至演化出许多程序正义之类的东西
用这种正义观来评价一群草莽盗匪并不洽当
这也关系到接下来要讲的,梁山泊的定位
梁山泊108人中,大多数的人没有什么深厚的知识学养与品格
他们很单纯的就是一群走投无路的强盗
聚集的目的多是为了逃离官府追杀,而不是一开始就打算攻打朝廷
事实上还有很多人在上梁山泊以前就是做黑的
在水浒传第一回的回目就直接告诉你这件事啦
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他直接点明这108个家伙都是妖魔转世
对他们有堂堂正正为人的期待只怕是要失望的XD
既然是一群被逼上山的恶徒,自然会想用武力解决一切一舒畅快
所以就变成了满脑子想反攻朝廷的盗匪,强盗们能谈什么礼尚往来?
他们用的手段不干净也是可以想像的
但是打仗总要有高手坐镇、智者布计才打得下去啊
有些人虽然讨厌朝廷,但是他们还没那个胆反抗
毕竟做为一个人,这个世界上实在有太多牵挂了
可是这些人梁山泊不得不要,所以就直接动手帮他们了却牵挂
类似的手段在全面招生中后期很常出现w
只能说这方法可怕,但还蛮有效的
水浒传会被视为忠良之作主要还是因为宋江
宋江的说法帮皇帝的烂朝政找了一个好理由
“因为奸臣当权,是以国家败坏;所以我们要替天行道,杀奸除恶”
因此梁山泊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杀天子、拿江山
而是针对所谓的奸臣起义(高俅表示压力大)
最后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为国家服务也是因为这样
这本书一定程度树立了天子万岁,都是贪官污吏的错这种思想
所以最后宋江他们的形象反而变成了忠君爱国
让很多人对梁山泊好汉的本质产生了误解
忘了他们其实是彻头彻尾的转世妖魔、落草为寇的强盗集团
在清朝小说家俞万春就曾经写过《荡寇志》(从中间续写水浒传,改掉原版结局)
站在朝廷的立场谴责了水浒好汉所谓的忠义
小说最后让梁山泊被朝廷铲灭,宣告盗贼终将灭亡
但是水浒传里面农民起义的象征在后来许多反政府集团中被大幅运用
这些集团建立新的政府后再利用“错都是错贪官污吏”的想法洗脑人民
政治的因素更强化了梁山泊的正义性
不过这些比较脱离文学的范畴,就暂且不讨论
护了一部分,不过有些地方也是想吐一下XD
水浒传虽是一本刻划人物深刻,描绘情物风姿多样的书
但到了108好汉聚集梁山泊以后,我认为这本书就渐渐走下坡了
后期的人物不如前期人物深刻,相对的记忆点就少
虽是难免,但终究可惜了
这些角色比较像是陪衬品/打手/某些特殊技艺师傅
而不是独立自主的饱满人物,比较特别的还是那几个要角
另外他表达的思想也冏冏的
喜欢用贪官佞臣,天子也该有责任
不过考量到时代背景,其实这个部分我也还能接受
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开战以后
几乎每回后面都有“此一回内,折了X员将佐”这样的统计
这跟大逃杀没两样啊啊啊啊啊啊啊
但是大逃杀的重点本来就在死了多少人,还有谁活着
可水浒传不是啊!!!
开战以后哪些角色运用了哪些谋略,做了哪些决定才是重点
写成这样好像作者一直在想已经杀了谁,下一篇开始要杀谁
要赶在最后把梁山泊的人杀光一样,注意的焦点完全偏掉啦!!
这样写也是剧透了梁山泊最后的命运
当你开始统计每回死的人数时,就表示你预计要几乎每回都杀几个
换言之梁山泊的灭亡是可预期的
而且这种写法会让我觉得...有点不尊重角色
大逃杀的角色本来就是为杀而写
作品的主旨就是杀光所有人
但梁山泊凑108人最初的目的不会是最后要努力杀光吧- -
到后来有点为杀而杀,一直到最后宋江他们入朝廷才又有起色
中间那边......真的让人不太想好好看orz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15-08-22 11:59:00
兄弟(死了)一二三四五,兄弟(死了)个十百千万
作者: Fantasyweed (草壁英彦)   2015-08-22 14:54:00
推后面半段XD
作者: zxvbnm (倾月墨鬼 玉剑姬)   2015-08-22 16:13:00
跟三国一样后期乏力 算是长期民间集体创作故事的缺点吧
作者: sscck5 (oraora)   2015-08-22 18:17:00
三国那是历史原本就如此 如果当初设定魏是主视角就很有看头了
作者: Mbyd (轩辕过客)   2015-08-22 19:46:00
三国后期的确是偷懒了 像是诸葛亮死后三国还要好多年才结束但是演义在诸葛亮死后只剩20回左右(还是不到?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15-08-22 20:21:00
所以KOEI的最后一个剧本都是星落五丈原啊~~~
作者: pork (清梦缭乱忆孤独)   2015-08-22 21:15:00
没看过封神?逻辑是一样的XD
作者: nushin (淬。)   2015-08-23 21:21:00
没诸葛就不是三国(误
作者: tomsonchiou (TC)   2015-08-24 16:26:00
三国在孔明死后就很像少漫的"N年后"腰斩法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