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ethegame (影子)》之铭言
: 其实如果收在佐为篇的确很漂亮
: 但多来一个北斗杯篇只是想将漫画带回到现实世界
我认为堀田小畑和梅泽在jump连载时, 有根据读者, 编辑跟灵感而讨论过走向, 毕竟这在连
载漫画里是常见的事情.
当年棋灵王是有造成社会现象的,
https://i.meee.com.tw/aSvXNwS.png
日本以外, 全球的围棋讨论程度有一度的升高.
热度最高的时候
https://i.meee.com.tw/vfinrNC.jpg
大家可以看到, 是在2000到2001年, 多次占据jump排行榜的榜首跟前列.
棋灵王于2001年10/10在东京电视台首播.
依赖著职业棋士梅泽的监修, 我认为堀田三人跟相关单位在作品爆红时有着藉作品影响力完
成好作品内容的企图心- 光是全球这么多人看这部漫画, 就已经让围棋这项文化活动重新成
为许多人的焦点. 而这会不会让堀田更想让这部作品附上内容以外的意义呢? 可以看到的是
, 卡通成品也附上了梅泽本人的围棋教学.
: 就是现实日本在国际赛被中韩打得很惨 也希望日本年轻一辈的棋士能够振作的想法
北斗篇的剧情主线, 我看到的是高永夏将错就错的让大家误解- 他看不起本因坊秀策. 而最
后- 进藤跟佐为培育的围棋梦在这样冲突的结局中落地时(佐为已经永远离开), 进藤发自肺
腑辛酸的说出与高永夏对决是为了 “联系遥远的过去与未来“.
漫画里的本因坊秀策设定, 我觉得堀田在此用心地挖掘了这个人物的时代带来的文化意义.
可以经常看到各大论坛都讨论著: 如果进藤在自己房间做出什么不雅的事情, 那佐为怎么办
呢?
漫画从来没有描写这方面的事情, 作者也没有解释.
不过佐为的故事, 并非让人感觉他: 就只是一个“纯粹的古典围棋精神的拟人化人物“.
它还给整个故事带来了渴望, 心碎, 和与人并肩追求理想的主题.
最早的历史书籍, 是太安万侣的“古事纪“, 8世纪的书, 当中记载了日本的围棋.
(至于日本最古老的有记载将棋的历史文献是11世纪中期藤藤原明衡的“新猿乐记“.
^虽然也有很大可能是同是11世纪的藤原行成的“入木麒麟抄“这部也有记载将棋的作品 (
将棋的叙述乃疑似后人添加, 不然此部书籍要早于新猿乐记数年).
而记载了围棋的源氏物语跟枕草子(作者是藤原氏的女官), 时间也都是11世纪. 可以看出平
安贵族很喜欢下棋, 无论是围棋或将棋.)
https://pttweb.cc/s/C_Chat/1c5IwNh5
江户时代, 将棋和围棋的地位在社会中改变了. 诞生了领取德川家朱印(红色印记的信函)的
棋界七大家族:
本因坊
井上
安井
林
大桥本
大桥支
伊藤
https://www.pttweb.cc/bbs/C_Chat/M.1692682032.A.54C
日本于宽永3年, 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御前对决, 让七大家族同场竞技, 持续了两百三十六年.
在举办到了第两百二十二年的时候, 于秀策20岁时, 林家家主出版了当时最新一本记载围棋
典故的
棋书- 烂柯堂棋话. 从古代中国围棋一路很仔细地记录到了日本1847年的点点滴滴.
但庆应4年, 德川庆喜开城.
棋七大家族于明治2年归还家俸, 于此灭亡.
将棋和围棋因国际潮流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期. 不过这时期围棋透过大仓财团的喜七郎男爵
(当时这位老板留学英国后, 成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汽车公司. 他同时为围棋跟将棋提供
支持, 包括土地, 资金, 还有积极跟报社引入棋院能有持续收入的来源- 围棋界时事与比赛
战报的报纸连载.) 与明治政府有企图地共同主导成立了日本棋院- 负责推广围棋, 这个日
本自有的- 跟西洋棋不同的棋类: 无论是面向外国人以及日本人都加以推广.
其中有个举措就是把日本棋院前身- 方圆社的老板的师兄- 本因坊秀策塑造成文化英雄.
(其实秀策的性格是非常低调的. 这导致江户期间他并非最有名的棋手. 大家对他的印象大
约只是最强但英年早逝的新锐棋士.)
但当年为什么日本人政府要这么操作围棋? 这就是一个黑船后的国族建构的问题:
“我们日本人在用西方文明开启日本新时代后, 我们是谁?“
围棋当年是东亚特有的一种游戏类型, 横跨西藏到琉球
https://pttweb.cc/s/C_Chat/1cfUlclh
在一个普遍存在西洋化的时代, 日本用想传统来确立自己的身份. 当时不只是围棋- 还有更
多人知道的传统音乐, 茶道, 文学, 绘画等等(今天日本在这些领域都是有着自己特色的强
国). 像是好比跟日本传统三音四音程套入西方古典音乐理论形成的ヨナ抜き音阶不同的“
琉球音阶“, 就是琉球歌手跟琉球群众在创作跟演唱时彰显- 自己拥有独立于日本文化的优
美工具.
而秀策(同时代有不少工于心计跟官府谋求上位的大棋士)不同的形象是明治政府有意挑选出
并彰显出来的: 谦虚, 善良, 还有执著于理想.
然而, 尽管明治政府宣扬的幕府时代的围棋- 本因坊秀策, 展示出来的形象是纯粹气质, 高
尚
的(秀策的老师秀和那批人就透过各种手段明争暗斗的厉害... 跟秀策很不同). 那么围棋作
为日本人累积出来的技艺 (日本一直在书籍中提到它诞生自中国, 没有否认过), 又意味着
什么?
我想“传统“ 在文化中的最重要的属性, 并非是对真实的文化定义的执著.
而是 - 人们的重复实践.
日本当时期望:将透过对过去的重视, 进一步加深包含自己与世界对日本的认识. 下棋, 相
比于西洋棋, 日本人与日本人发展的围棋之间有一种其他棋类无法比拟的联系.
当人们有了孩子跟孙子, 这项自己家乡的文化活动还会在孩子他们的媒体上绽放光芒.
不过百年过去, 围棋现在日本式微了.
同时也有相当多的西方玩家.
相信接触过的玩家, 还是希望它有些生命力. 这应该是现代的围棋玩家对它的愿景了.
跟前人的心愿也是类似.
我胡乱的随便写一堆心情== 不过回到我想陈述的北斗篇: 堀田三人在北斗篇有没有想更用
心地做好这部受人欢迎的作品?
我觉得明显是有的- 只是她做的不是在“收尾“, 而是让围棋的渴望, 心碎, 和与人并肩追
求理想的图像, 在未来世界中“留下“这份故事.
: 还有社清春的确没有详细的描写
社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角色, 他是唯一不光是透过速度线(举起手气势汹汹速度很快的模样)
来传达围棋这款游戏的强度的角色.
围棋本质上相近程度的对手- 会算到可能的abcdef...几个点发展出来的相近的未来.
而比较合理的选点往往都是平分秋色的- 可能一方地盘稍小却对外战斗潜力更好, 而另一方
的状
况是自己优缺点彰显的另一面(地盘/战斗潜力), 两方不会差太多.
但是围棋是有胜负的. 如果对手跟你自己都不出现失误的话, 你愿不愿意时时对方紧紧咬著
你, 或是赢过你一点点?
这样一直进行的话, 你能对局面感到乐观吗?
而社这个角色就是在故事中鲜明表现出“不妥协而开始激烈打架“这个围棋内属性的角色,
从第一步棋就开始.
在这部漫画里, 社的图像反而是最反响了现实棋士的“内在世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