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Indie-Film 看板 #1L1hu4yi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15/574380/
谷阿莫是近期快速窜红的网络影评人。说“影评人”也不太对,因为他是把冗长的电影或
连续剧,剪辑浓缩成不到十分钟的摘要,搭配个人对剧情的解说与吐槽,每个影片都被数
万网友疯狂转贴。这类形式的网站在国外非常普遍,但台湾能做到广受肯定者,好像就他
一个。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不喜欢谷阿莫。他脸书专页里的每篇影评下头,都会有人留言指责他
“毁了一部好电影”“这样谁还会买票去看”“污辱影视创作者的心血”,按赞支持这类
批判观点的人也很多。因为这类的负面效果,许多人在提到他时,都会加个头衔:“电影
杀手谷阿莫”。
谷阿莫本人的“影评”,主要是以传统搞笑技法的吐槽为主,不是认真的,他也会在文字
注释中请大家去看看原本的片子,不要只听他的评价就下定论。但许多对谷阿莫的批判,
却是“认真的”,真心认为他是“坏人”。
这些对谷阿莫的指责,已经不再是美学讨论,而是伦理学角度的批判。但谷阿莫的这种“
影评”,真的在道德上有错吗?
他的第一个道德争议是在智慧财产方面。他将电影片段剪辑出来,搭配自己的口白与字幕
,组成他的“作品”。他采用的某些片段显然不是公开的宣传广告片段,是从完整影片档
中剪出来的。
在法律上,剪人家未公开、用以盈利的片段做成自己的公播产品,可能有点争议,但在道
德上,只要他做得像是新闻报导,或是学术研究作品,不拿来谋利,依“应协助他人获得
充份资讯以避免其做出错误选择”的道德原理,他的手法其实没有太大的伦理问题。
但第二个争议点就来自于这种“警告他人”的态度。他以非常简要的方式讲述剧情,有些
人认为这是“爆雷”(透露剧情),而且是“负雷”(透露剧情还加上负面评价),之后
就不会想看这些片。
的确很多人在谷阿莫的影片档下回应说“这帮他们省了电影票的钱”。对片商来讲,这好
像是坏事,但对消费者来讲,则似乎是好事。
他选择评论的影片,绝大多数是当时非一轮档期的影片,因此他的简要解说,搞不好还会
吸引人去找这些片来看,看看原剧到底是不是真的“鸟到这么好笑”。这就能替场商创造
利基了。
当然,对于正在上映档期中的电影,他的做法就是“爆雷”,可能会带来某种伤害。
但他有高达六十万的粉丝数,每个影片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其所带来的宣传效
益非常惊人。虽说可能减少“原本打算去看的人”的进场意愿,但说不定也能让很多“原
本没注意到这部片的人”打算进场。还有,能从其戏谑口气中看出深意的朋友,或许也会
因此愿意进场。因此就爆雷角度来说,也很难说他有道德错误。
第三个道德问题,也是他最常被质疑的点,就是他剪辑过后的影片档,只显示出一种非常
平面、个人与轻薄化的观点,会压缩原作在诠释上的丰富性。加上刻意营造的趣味感,即
便是伟大的作品,看来也会像个笑话。所以很多人指责他破坏或忽视了原作的艺术价值。
但艺术欣赏本就是自由的。我们现在解读影视作品时,已不会要求阅听人一定要依照创作
者的理念来解读或诠释。你爽怎么看,看了怎么爽,都是你自己决定就好,作家或导演的
意见只是一种切入角度,不见得是对你最有意义的方式。
谷阿莫提供另一种角度,他要这样看,导演和制作人也没皮条,也没有道德地位去阻止他
从这种角度欣赏。但同样的,你也可以不接受谷阿莫的切入角度。
他并没有强调自己是电影美学的权威,所以要质疑他的欣赏视角,在“美学”上或许可以
讨论,但就“伦理学”来说是不成立的。
因此,反对谷阿莫的主要道德理由,其实都不是很够力,你没办法说他是个“坏人”,但
也不能因此说他就是“对的”,是“好人”。他走在道德边界之上,有好的表现,也存在
可被质疑的空间。
谷阿莫拓展一个新的娱乐形式,是以从电影本位出发的“影评伦理学”,就不见得能应用
在他的作品上。或许“好不好笑”,也就是“搞笑伦理学”,更能对应他的作品。
当然,面对这种新的挑战,电影与连续剧(他也评论电视剧)的行销单位,也应该调整自
己的宣传手法。如果你制作出的五分钟预告或广告,其宣传效果远远不如谷阿莫,那你或
许应该考虑事先对他求饶,请他慢一个月再吐槽,或是推出能超越他的电影行销新媒体。
谷阿莫可以是电影杀手,也可以是电影推手。在他评论的影片中,有些是我早已看过的,
但我不认为这会影响到我的观影意愿,其趣味性反而让我想再看这些影片一次。
以道德批判或以法律禁止这种表现形式,其实意义不大。因为这个模式已经被创造出来,
你斩了一个谷阿莫,之后也会有千千万万个谷阿莫。
想堵住评论者的嘴,只代表自身的无力。真的很不爽,就请做出能超越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