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开箱] 2077特别版! 希捷FireCuda 520LE评测

楼主: Cubelia (天空の夜明け)   2021-08-13 10:33:21
※ [本文转录自 PC_Shopping 看板 #1X5Tdb4M ]
作者: Cubelia (大胸智乃) 看板: PC_Shopping
标题: [开箱] 2077特别版! 希捷FireCuda 520LE评测
时间: Fri Aug 13 10:33:01 2021
开玩希捷的SSD
=
话说Seagate(希捷)为地表上三大机械硬盘生产厂之一
却是最晚大举进军SSD市场的
虽然曾经出过Seagate 600/600 Pro SSD
但并未引起市场的回响,也就沉寂数年没出家用SSD
(回头来看这两款产品都是好货)
时间来到2014,希捷收购SandForce(简称SF)
“HDD大厂的希捷居然收购SSD主控厂商!?”
当年SF主控市占率是吓人的高(台系主控还未像现在热门)
第三方主控可说除了SF就是Others,尤其SF正准备推出3000系列主控
自然会联想到希捷是在做进军SSD市场的热身
然而自从收购后新主控就不断跳票
先是错过了TLC的普及,再错过PCIe SSD下凡
最后SF就销声匿迹,再也没有任何新闻
直到2018年希捷推出全新Nytro系列企业级SSD
主打当年SF的DuraWrite技术,大幅提升耐久度
间接代表SF终于重出江湖(此时也算希捷主控了)
同时也发布全新Barracuda系列SSD,正式宣告这次是玩真的
而希捷在消费级SSD采用台系群联方案,不采用自家主控
这不难看出成本是希捷的考量
硬要下放希捷主控在消费级产品上肯定是没人买单
以IronWolf 110为例,同容量是一般SSD的两倍价
就连新出的125也妥协改用台系群联方案
(有完整断电保护的125 Pro则具备台系少见的断电保护)
进入主题,希捷对于消费级HDD有分3种系列
SSD也走同样的分类法:Barracuda、Firecuda和IronWolf
BarraCuda(梭鱼)对应一般用户,FireCuda(火梭鱼)偏向性能级或电竞玩家
再来就是NAS级的IronWolf(那嘶狼)
而日前希捷在HDD主打的Rescue服务也终于下放到部分SSD
Rescue是希捷提出的“救援保险”,由原厂扛下资料救援的手续
用户仅需事先购买数百元的序号卡并登录即可
HDD厂下来做资料救援的优势自然无需多说
尤其开盘案例都是用n*万来算,有做备份那也当个保险
Rescue救援卡可参考笔者的开箱文
[开箱] ST2000DM006搭资料救援卡简单开箱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23280505.A.9DB.html
最新的Rescue服务则是跟着产品走,不需额外购买序号卡
当你购买产品的时候就随着保固一起生效,等同原厂的信心加持
但要确认包装上有注明Rescue标记才有救援保险喔
例如FireCuda 510就有五年保,前三年包含Rescue+服务
那HDD厂搞SSD救援有无搞头?
现在ACELab PC-3000也尚未支援Phison E12以上的SSD
猜测希捷有掌握SSD主控的技术,且有和群联合作
应有实力扛下救援自家SSD的任务
SSD可靠度和救援的二三事可详见笔者这篇
[闲聊] SSD数据保存期(不通电会变砖?)+选购杂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07941497.A.FBF.htm
那要开玩希捷的SSD想当然要玩专攻性能级的FireCuda系列
现在NVMe SSD分别出了510、520和最新的530
仔细考虑过510是PCIe 3.0,开这个好像太晚了
现在当红炸子鸡就是PCIe 4.0
刚好看到2077版的FireCuda 520开卖,于是...
“于是在哥们的帮助下,我搞到了2077版Firecuda 520LE”
(笔者舍不得撕下塑胶套,纸盒实际上是消光质感)
https://i.imgur.com/mwH3Odo.jpg
希捷SSD主要是走联强的代理
https://i.imgur.com/piyUMFC.jpg
外盒背面有SSD的外观和特色解说,主题当然就是2077囉
https://i.imgur.com/Zb8XTx4.jpg
现在M.2 NVMe SSD包装都很简化了
但是2077限量版特地将内盒做成抽取式,质感很棒
https://i.imgur.com/ojfoqIm.jpg
https://i.imgur.com/ZObftXh.jpg
希捷之前就有推出2077联名的Xbox外接HDD,现在也将主力SSD导入联名款
可惜现在才出就有点晚了,可能是台湾的疫情造成推延
https://i.imgur.com/3GfbTKn.jpg
内容物:
SSD本体用泡棉保护好、放在纸套内的3张说明书+3张个性贴纸
以及+5V ARGB的转接线
https://i.imgur.com/YLYuaol.jpg
各式2077和FireCuda个性贴纸,连说明书也有2077的logo
显示出希捷对于联名款的重视
https://i.imgur.com/03e8SPF.jpg
面对NVMe SSD主控日益提升的功耗
SSD主控裸露在外的M.2接口更是个大问题
因为重载时容易过热造成性能下滑,长久下也有影响寿命的疑虑
这也让SSD散热片成为一门商机
现在很多主机板都会附上基本款散热片,顺便和外观做搭配
厂商出品直接搭散热器的SSD也是越来越常见
而希捷和Cyberpunk 2077合作,自然也是走该游戏的黄色风
https://i.imgur.com/p97tr1Y.jpg
背面也有金属片,有贴导热垫片将主控废热从后方导出
贴纸上的资讯则是序号、安规认证和Rescue标记
https://i.imgur.com/b7FatRz.jpg
限量版当然也要来点特别的,就是RGB SSD啦!
+5V ARGB接口要记得接到主机板上才会发亮
(和+12V RGB不相容所以别插错)
https://i.imgur.com/O6wtudM.jpg
Cyberpunk ARGB灯效展示
内部为六颗SMD RGB LED灯,并从半透明logo片透出
https://i.imgur.com/NvqPWOC.jpg
GIF动图
https://i.imgur.com/M2f3I0K.gifv
图赏
https://i.imgur.com/YvLcOA8.jpg
https://i.imgur.com/jWKuBwW.jpg
https://i.imgur.com/lt1Ql2Q.jpg
https://i.imgur.com/wxaWWp9.jpg
https://i.imgur.com/ZQYj0xo.jpg
不过这种内建散热器的SSD建议别乱拆
1.容易拆坏SSD 2.有破保风险
笔者是俗辣,这边就不拆了
另外也有高度稍高对于显卡下的M.2接口会有干涉的问题
选购前得多注意主机板M.2接口布局,以免无法安装
2077限量版FireCuda 520细节
https://i.imgur.com/BH0Tq8p.png
注:希捷虽然也是采用群联的公版方案,但主控E16改打Seagate标
并且进行韧体客制化,而非单纯贴牌
上机测试
https://i.imgur.com/0kp1nv1.png
测试状态
https://i.imgur.com/o0tVhSX.jpg
NVMe标准15项SMART
https://i.imgur.com/L226VKP.jpg
smartmontool(注意P-State 0为最高9.78瓦)
https://i.imgur.com/TnKoQeg.jpg
快餐测试区:
AS SSD Benchmark
https://i.imgur.com/P7X0u0V.jpg
Anvil’s Storage Benchmark
https://i.imgur.com/tQzmmad.jpg
TxBENCH
https://i.imgur.com/MYLhIAJ.jpg
以CrystalDiskMark验证可达到官标数据
https://i.imgur.com/XpytxIi.jpg
快餐测试和PCIe 3.0产品相比自然是完封
但也能看到旧时代的快餐测试如AS SSD和Anvil’s测不出来
显示出测试软件也必须与时俱进,否则有误导的可能
也因此笔者目前大力推荐CrystalDiskMark
它简单明了,同时也是众多厂商拿来标示读写性能的依据
最无法取代的是CrystalDiskMark有萌妹ㄗ...咳咳
是CDM更新相当频繁,并针对NVMe SSD优化测试选项
https://i.imgur.com/LKPWg6P.png
至于AS SSD实用度到PCIe 3.0 SSD就极限了
Anvil’s更不用说,2014年初后就没有在更新
这两款也常有测试结果不稳定、需要反复验证的现象
Iometer进阶测试(请点图看PPT说明):
https://i.imgur.com/SnkeBBF.png
这边会加上用PCIe 3.0平台的P5 500GB进行比较
1.)循序混合读写性能表现
https://i.imgur.com/PPWDyeR.png
2.)随机混合读写性能表现
https://i.imgur.com/ZVUNXA7.png
3.)不同百分比混合读写,128K循序
https://i.imgur.com/b8T9OxR.png
4.)不同百分比混合读写,4K随机
https://i.imgur.com/DKk55oc.png
解说:
FireCuda 520LE在固定混合读写比率的表现大幅领先P5
尤其循序读写的QD压力上去就大幅拉开差距
而4K不同百分比混合读写也有20%以上的领先
这当然归功于PCIe 4.0的频宽优势和更强的主控
日常使用是否有差别? 其实高速SSD之间的体感差距非常小
打比方来说,HDD升级到SSD是超有感的10秒变成1秒(快十倍)
那你从1秒再缩短20%,进步到800ms就比较无感了
这也是SSD再升级另一颗SSD体感差距不大的原因
毕竟秒开就是秒开,通常都要时间拉长才能验证出差距是否显著
(例如搬运档案)
SLC Cache测试
https://i.imgur.com/enf3N5k.png
解说:
a.)一开始全速写入约八秒的SLC Cache
看起来一下就降速是因为固定SLC Cache约30~32GB
循序写入速度4100MB/s催下去马上就写完了XD
b.)SLC Cache耗尽,进入TLC直写阶段
c.)持续直写,性能非常稳定
持续喷发的peak都是清空的SLC Cache又被填满
有了小容量固定SLC Cache的前提,还有将主控的多通道优势发挥出来
造就了稳定的TLC直写速度,b.)和c.)的TLC直写速度~969MB/s
而在室温26度,Air X机壳与Wraith Prism散热器的前提下
c.)阶段SSD的温度传感器回报了最高62度C
测试中没有任何的降速,表示散热片有起到作用
毕竟E16算是很热情的主控,有气流的前提下这表现还行
没散热片的话马上就要降速保护了
工具箱是近几年较少第三方厂商专注的部分
但身为HDD厂的希捷不但没有马虎
还提供了功能相当丰富的SSD专用工具箱,值得给希捷一个赞
刚进去SeaTools SSD工具箱的接口直接显示出写入量、温度和剩余寿命
简单易懂,你想知道的直接陈列出来
(注:希捷将写入量单位标错,是TB而不是GB)
https://i.imgur.com/85of7Wj.png
默认接口比较阳春,可以改比较帅的主题
https://i.imgur.com/dfZ80WA.png
改完之后更帅惹
https://i.imgur.com/23e9p2h.png
SMART检视,NVMe标准15项也可套用到它牌NVMe SSD
https://i.imgur.com/w9xcwCO.png
除了简易性能测试没有塞进来,维护功能应有尽有
例如韧体更新、SSD自检(长/短)、Secure Erase,甚至还有事件日志
(Create Bootable和DiscWizard点下去会跳出内建浏览器,要你从官网下载)
https://i.imgur.com/WnTNFfe.png
韧体更新点了会跳出上传档案的视窗,让你可以将官网下载的韧体拉进去
不过韧体更新建议希捷调整成只有自家SSD可以使用
因为你点它牌SSD也会跳出上传视窗,这个有误操作的可能性
(不过笔者没试会不会弄坏SSD)
看希捷要不要改成点了=>自动确认自家SSD韧体版本
若有更新则并询问是否更新,再下载韧体让你更新
Tunable Capacity自动调整预留的磁盘空间,改善随机写入性能
这功能讲白话就是帮你调整Over Provisioning
https://i.imgur.com/bdZS5Zu.png
事件检视,这个log也可以输出
https://i.imgur.com/R2quCI3.png
希捷也有提供DiscWizard工具,讲白了就是Acronic True Image OEM版
(最新版骨子里是Acronis True Image 2020)
https://i.imgur.com/Q8JCYeO.png
UEFI系统转移当然是没问题,用磁盘复制功能就可以了
点进去做来源和目的磁盘,自动复制完关机后将硬盘换掉即可
https://i.imgur.com/r96lOaq.png
笔者测试900P 280GB=>520LE 1000GB,小到大无须额外设定
https://i.imgur.com/7NGTBIm.png
结语:
FireCuda 520目前零售价位
https://i.imgur.com/fokQnOB.png
以现在来说这价位算是有点尴尬
要快那不如捏上去买最新的FireCuda 530
(Phison E18+美光176L TLC,性能王者就是为所欲为)
不追快那买FireCuda 510(PCIe 3.0)就好了
这边只能看群联的策略
笔者认为可以将E16降价并作为主力,逐渐取代E12
PCIe 3.0只保留入门主控,最终目的让PCIe 4.0 SSD平价化
否则现有E16 SSD会进退两难,前有E18后有同级竞品
价格战该怎么打就是群联要仔细想的问题了
而FireCuda 520LE 2077版也对应到名子,全球限量2077个
据说台湾仅到货80pcs,1000GB售价为6677元新台币+赠品
但限量是残酷的,各位看到这篇的时候已经买不到惹QQ
笔者认为FireCuda 520最大卖点在于Rescue救援保险
这可说是独家特色,毕竟大公版时代,光有客制韧体还不够
看起来都一样,就得做差异化
群联SSD常具备的高官标耐久度也算是一个卖点
毕竟1000GB款就有1800TBW,几乎1DWPD持续五年了
相较于SMI或是它厂方案的差距真的很大
(老实说笔者也是半信半疑,这应是群联要主动解说的)
至于SSD可以看出希捷不是纯贴牌玩玩
毕竟HDD竞争对手的Toshiba和WD都有NAND Flash厂
你不认真做就绝对玩不下去(Intel NAND业务都卖给SK Hynix惹)
仅有HDD厂的希捷自然只能和第三方厂商进行合作
选择群联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毕竟是当今的公版一哥
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开用垃圾颗粒的黑心代工厂
而群联和希捷的合作关系到哪里?
从导入S12主控、客制韧体和首发E18+176L TLC这三点
至少可窥探到关系并非”玩玩而已”
只是很感叹希捷这么晚才进入SSD市场
要是当年延续SF的荣光,将SF3000系列推出
也许希捷光是收授权费应该就数钱数到手软了吧?
想要更多的酷毙啦开箱文? 那下次来玩这个!
https://i.imgur.com/seu42D0.jpg
Pros:
2077联名款,内建提供ARGB散热片和个性贴纸
五年保含三年Rescue+救援保险,让用户更安心
SeaTools SSD工具箱功能丰富
鸡蛋里挑骨头:
针对群联,对prosumer来说还是希望能见到原厂正片颗粒
针对群联,旧产品与新产品价格冲突
针对希捷,工具箱的韧体更新功能尚有改善空间
作者: twinkleAshed (香草奶昔先生)   2021-08-13 12:5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