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好读版:https://tinyurl.com/yc557t2f
最近似乎因为QLC的产品快上市了,所以SSD的价格杀的有点凶。刚好看到这颗特价999,
心动之下就买了。之前看到120G特价666元时,就有想要买一颗装在旧笔电上,但上网看
了大家的建议似乎都是推荐买240GB以上的。虽然也有想过要买美光或Intel,但又想说平
常几乎都是用桌机,笔电并不常使用,顶多之后有需要面试才会使用到,买美光或Intel
好像有点奢侈,买不知名的小厂,又不知道是不是用次级的颗粒。KLEVV虽然也不怎么有
名,但至少是SK C&C 子公司ESSENCORE旗下的品牌,颗粒应该不会用得太差(虽然Hynix
的SSD颗粒似乎也没特别好)。
首先看一下外盒包装,可以看到包装非常精简,里面只有SSD和一个Acronis True Image
2015 HD的序号。
https://i.imgur.com/trorHBh.jpg
https://i.imgur.com/w4mnRKP.jpg
https://i.imgur.com/dBhlLxF.jpg
这个外壳拿起来感觉很轻,但摸起来又有点金属的凉感,看螺丝孔和磨砂的质感,应该是
金属壳。在SSD的其中一个螺丝上有个贴纸,撕下来或毁损就没保固了。
https://i.imgur.com/0E5s2xJ.jpg
但为了大家的福利,还是下定决心把它给拆开了。(请保佑这三年SSD都不会出状况)。
https://i.imgur.com/EXLOtgE.jpg
可以看到主控跟网络上查的一样,是使用 SM2258XT,低价的SSD通常就是使用这个主控。
颗粒上虽然是印ESSENCORE的字样,但应该就是使用自家集团SK Hynix 72层 3D TLC NAND
,序号查了一下,没太多的资料,不过有找到一个韩国论譠的开箱文
(https://tinyurl.com/ycbkz3qh ),心里觉得自己白拆了。不过如果没有拆开来查颗粒
序号,应该也查不到这篇文章。上面的这篇开箱文也有提到,这个壳是铝制的,不是如大
家所猜测的是塑胶壳。
https://i.imgur.com/m8fdvZn.jpg
在查评价时,有看到有人反应温度很高。以SSD来说,温度高有很多是因为使用ABS这类的
塑胶外壳。但N500是金属壳,照理说应该是不会有温度高的问题,不知道是否跟主控在底
下那面有关。以这张照片来看,上面那面应该是会碰到一点外壳,但底下那面,是完全碰
不到外壳的,纯粹就是靠空气导热(大家都知道空气导热非常差)。
https://i.imgur.com/7rnJfW4.jpg
接着看一下实际跑分。使用两个不同的环境测了一下,一个是桌机,因为主机板非常古老
了,所以并没有支援SATA3,只有SATA2,接上去测也单纯想看这颗装在桌机上是否可正常
跑SATA2(因为之前有看到有人反应太旧的主机板会跳成SATA1在跑而非SATA2)。
桌机备配:
CPU:AMD FX-4100
MB:M5A78L-M LX
RAM:Kingston DDR3–1600 8G*2
OS:Win7 64Bit
笔电备配:
型号:CQ45–702TX
CPU:Celeron B820 1.7Ghz
芯片组:Intel HM70 Express
RAM:Kingston DDR3–1600 8G*2 (实际跑1066或1333)
OS:Win7 64Bit
首先,接上桌机,可正常跑SATA2,这个温度是单纯跑完一次CrystalDiskMark后的温度。
在桌机上跑完其它的测试,也差不多是这个温度,但用手摸外壳其实温度不高。
https://i.imgur.com/lqv6IE6.png
https://i.imgur.com/ZDqJ0KE.png
接着看写入和读取速度,以SATA2这样应该算不错了。
https://i.imgur.com/LGLuhZ2.png
https://i.imgur.com/cRbt80K.png
https://i.imgur.com/WL8qfI1.png
https://i.imgur.com/n4xcHN8.png
https://i.imgur.com/jHCCOfq.png
因为笔电有支援SATA3,所以测出来的速度比较快,但似乎也没到官方说的500MB,而且怪
的是AS SSD Benchmark的部份,写入竟然比读取还快。
https://i.imgur.com/3pSsvVM.png
跑完一次的温度跟桌机差不多。
https://i.imgur.com/TROwxi4.png
测第二次,一样是写入比读取还快。
https://i.imgur.com/3SL6eyX.png
https://i.imgur.com/nvwHjXS.png
CrystalDiskMark的部份,1G的读取有接近500MB,而且没有出现写入比读取还要快的问题
。不过32G的部份就可以看出写入有掉速的现象。
https://i.imgur.com/FvFFtoa.png
https://i.imgur.com/KDO5ve7.png
跑完一系列的测速后,最高温可到62度。
https://i.imgur.com/jzLyILm.png
https://i.imgur.com/yhgVLky.png
原本是想用HD Tune测一下这颗快取大小,不过HD Tune似乎只能在SSD里没有任何资料时
才有办法做测试,所以只好先用CrystalDiskMark做个大略的测试。要先说明的是,上面
的测试是我已将笔电旧有的系统转移至SSD上后做的测试,而下面这两个是隔天已先用
SSD Fresh做最佳化的设定后所做的测试。可以看到测8G的情况下,掉速还不明显,但测
16G时就有明显的掉速;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有用SSD Fresh做优化设定,所以在测8G时,
读取速度有超过500MB/s。
https://i.imgur.com/DwU8aTk.png
https://i.imgur.com/JIaRqJH.png
两个测试测完的温度如下,可以看出温度大约都落在45~60度。
https://i.imgur.com/sk9xef7.png
https://i.imgur.com/pYDY2mU.png
最后,要说一下KLEVV SSD Toolbox这个软件。下载软件后,我以为是要安装,结果这个
程式是免安装版,直接执行就好,不过执行后发现完全不能用呀!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汤
姆大叔在2016年2月16日,测试Klevv Urbane SSD时(https://tinyurl.com/y8w7wesz )
就有发现这个问题,结果2018年都过一半了,这个软件完全没有更新。所以,如果有需
要使用软件监控SSD的话,可能就要使用其它的软件了。
https://i.imgur.com/lU554yh.png
https://i.imgur.com/7IG0mzp.png
结论:
若以999的价格来说,目前能买到240G算是还可以(比之前120GB要666来得便宜了),以写
入速度来说,虽然大量写入时会有很严重的掉速问题及温度问题,但以文书机来说是可以
接受的,因为正常使用下应该是不会在短时间内写入那么大量的资料;不过若是有电玩的
需求,建议还是买MX500或545s,目前价格算平易近人了。这颗虽然保固只有3年,但以保
险业务最爱的话术来说,如果可以撑超过三年,平均下来1年只要花333元,一天不到1元
就可享受到这种速度,我觉得也值了。只是我还是想跟Klevv说,若有心要做SSD产品,软
体的部份请修正错误,放一个不能用的程式在官网让大家下载,只会让使用者对Klevv的
印象不好,那不如不要放上去。
这颗的缺点就是温度都比传统的硬盘还高,不知是设计上的问题,还是这颗主控的问题
(温度似乎是指主控的温度);但其实外壳摸起来其实不烫,感觉加个风扇似乎改善不大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相同主控的SSD,方便提供一下温度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