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混合硬盘的挑战,Seagate SSHD 1TB

楼主: whydan (真是抱歉啊(′‧ω‧‵))   2015-01-19 00:13:24
 说到混合硬盘,最早的混合硬盘是2.5"的Momentus XT,用在笔电上的硬盘
一开始价钱还不便宜,但那时候SSD更贵,帮朋友买笔电时就加钱换Momentus XT
效能也的确不错,所以我对混合硬盘的印像一直都不错,但一直仅限于2.5"硬盘
所以上个月底希捷办了玩家体验会,主题变成3.5"硬盘,所以就跑去参加
写活动文容易变流水帐,所以我还是把主题留给测试,一起来看看Seagate SSHD
新的Slogan,慨念来自于猎豹的速度跟大象的容量,就产生了一只豹皮象XD
说到猎豹应该不陌生,早在1996年Seagate推出万转硬盘,就是Cheetah(印度豹)


主角正面


细部spec,因为比一般硬盘多了不少IC及NAND flash,所以会稍微再耗电一点


背部,一样PCB也比较大块一点


除了正常见的硬盘控制器,外,又多了一颗Samsung NAND MLC 8G及eASIC
eASIC这颗是Seagate特别开的IC,主要判断要把什么资料存到flash里作快取
有点像CPU cache的慨念,DRAM是最快但容量小的L1 cache,flash就变成L2 cache
flash这东西都有物理寿命,要是挂掉了也不影响工作,就只是变回普通硬盘


因为是单碟1T的产品,所以也顺理成章的用上薄型的外壳,这样对散热也有帮忙
上为20mm的Seagate SSHD,中间1T但还是25mm的Toshiba 1T,下面是Hitachi 2T


CrystalDiskInfo


接下来是一些基本的测试数据,CrystalDiskMark


HD Tune,写入的表现不错


AS SSD,读取数据有点问题,反复测了几次也是这样,可能是算法的问题
毕竟这是专门设计给SSD测试的软件


AJA


PCMARK7


其实我对SSHD的flash加读读取有点兴趣,所以我作了一点实验来验证我的想法
先用ASUS ROG RAMDisk建一个4.5G的RAMDisk,再把SSHD的档案读到RAMDisk
再分成三种档案,1.ISO大档(4.2GB) 2.FLAC音乐档(20MB) 3.JPG(100KB)


1.ISO档,可以看出flash对这种大档没有帮助(也没这个必要)


2.Flac档,每个档大慨在10M~20M中间,一样没有帮助


3.JPG档,看的出来有明显的加速,学习曲线大慨3~5次左右,极速到90MB/s
其实HDD因为物理限制,在seek时本来就比较慢,导致小档会明显比SSD弱
所以加flash来辅助HDD读取,其实对整体的效能是有所帮助的


另外活动上提到的因为读取快取的关系,所以开机会有所加速
刚好手上这颗Toshiba 1T要重灌,所以就拿来作个比较,
不过这颗Toshiba硬盘用一阵子了,所以就不作全面性的数据比较
SSHD的部分,一样可以看学习曲线的关系,最后会在10.5秒左右


Toshiba 1T,虽然也因为OS的关系开关机久了也变快,但最终停在15秒左右


单看数据是看不太出来,但实际上这阵子在用这颗SSHD,的确感觉有比一般HDD快
3.5"SSHD比容量的HDD贵700左右,加上最近SSD爆跌中,让SSHD的定位有点尴尬
但是HDD存取资料的可靠性还是SSD比不上的,就端看各人的选择了,一般来说
极限玩家:PCIe SSD 系统碟+硬盘作储存
进阶用户:SSD系统碟 + 硬盘
入门用户:纯硬盘
在入门用户这块市场,如果想增加点效能但又不想花太多钱,可以考虑SSHD
在笔电用户这块,纯SSD贵又有资料损失的风险,能装双硬盘的笔电较少
如果装双硬盘会增加耗电,ISRT又不够方便,所以SSHD依旧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补充一下Seagate新推出的 SRS资料救援服务
http://www.seagate.com/tw/zh/services-software/data-recovery-services/
基本上有这标签的硬盘,在保固期间有问题可以寄原厂请原厂帮你救资料
不过只能出保一次,出保后里面的资料会装在另外一颗外接硬盘里一起寄回来


不过如果要再加保的话,目前台湾受限于法规的关系,不能卖这种服务
但是可以在amazon上有看到这种加保服务可以另外买
http://www.amazon.com/Seagate-Rescue/dp/B00FPRF75G
以上,感谢您的收看 :)
作者: peter2354600 (阿波)   2015-01-19 03:56:00
反正在这里发文也不会有人上钩R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