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Thecus全球第一台WSS Essentials NAS开箱

楼主: targa123 (神族之主)   2015-01-02 19:25:14
如题!
XF好读版!
http://www.xfastest.com/thread-148992-1-1.html
http://i.minus.com/ibwKW9nNadJtdD.JPG
再来就是本次开箱的主角,
全球第一台 Wintel 架构 WSS Essentials的Thecus W4000跟4颗5T红标硬盘,
http://i.minus.com/iY0zVQJx3JjpN.JPG
5T红标(NAS)专用硬盘,
记住研讨会时专家说的话,
要看使用场合购买适用的硬盘,
不要再说WD的绿标很烂了XD!
http://i.minus.com/ifMrSKOuqVozC.JPG
W4000现身,
既然通过M$认证,
自然有M$家族的绿色系囉(抓到了,M$也是挺绿的XD!)!
左下方也有注明他支援的M$协定,
http://i.minus.com/i4qnAuK6WFQNv.JPG
箱体右方也注明了软硬件诸元,
重点是右下角大大的Made In Taiwan啦,
乡亲啊,这就是爱台湾啦,
http://i.minus.com/ibejt1qhMFdfKB.JPG
箱体左方就是他的软硬件特色,
比如说SSD的系统碟或者是office 365等,
下面也有注明知元36国语言喔,
答对这题有NAS一台QQ!
http://i.minus.com/iNntvcCnDsZVl.JPG
接者就是真的开箱啦,
可以看到主机固定的很牢固呢!
完全不用怕受到摇晃,
上方可以看到我原本认为的配件包,
结果事实证明是一髁很大颗的变压器QQ!
http://i.minus.com/iuYt8H30N6YBR.JPG
再来看看箱子里有哪些东西,
有主机,很大的一条变压器跟一个夹链袋,
http://i.minus.com/ibpIvyhPIpglip.JPG
夹链袋里的东西,
里面有说明文件,保固卡,网络线,螺丝包跟KEY,
http://i.minus.com/iSRmRfGubptvv.JPG
再来来看主角啦,
正面可以看到仪表,电源开关跟USB 3.0 * 2还有硬盘防尘盖,
http://i.minus.com/izH1wPINlN79o.JPG
上面可有注明这是M$认证的WSS喔!
http://i.minus.com/ibkW2TI1JW0jDy.JPG
底部有4块橡胶,
可以让原本就不轻的重量站得更稳固,
http://i.minus.com/ibf9stAdDlbAke.JPG
各位观众,没有骗人,
确实是扎扎实实的MIT啊!
http://i.minus.com/ibyiovaVdfckjt.JPG
来看看后方,
端子接口跟一台小主机一样,
上方有2个铁盖不知做什么用的,
还有2个白色的可以固定线整线用的东西,
注意!这可是拥有HDMI端子的NAS喔!
http://i.minus.com/ibu0VbH5yYiQVK.JPG
身为一个DIY玩家,
看到什么就拆什么是很合理的XD!
上方可以看到做为系统的SSD!
http://i.minus.com/iXuLAtTn3hp7Z.JPG
后方的铁片可以直接通到后面,
看来这的壳应该是跟小主机开同一个模,
插显卡用的?
http://i.minus.com/iboLMFKTNcZzs4.JPG
既然都看到SSD了,当然是要把他也给拆下来啊XD!
可以看到是用Kingston的V300 60G,
http://i.minus.com/ivABs4TDKs1mb.JPG
验明一下正身,
又是Made In Taiwan,
这就是爱台湾啦XD!
http://i.minus.com/ib0FPFpxjRz5TL.JPG
学广告上爱用的阶梯式排法,
这可是4-Way的NAS喔,
当然也附上了4支KEY,
http://i.minus.com/iwYGuhK1MWMu7.JPG
再来看看硬盘架,
正面为了防震可是有贴不少的吸音棉,
http://i.minus.com/iHqmt8rWC6G1i.JPG
后面是螺丝锁孔,
可以看到很贴心的标明2.5跟3.5的锁孔喔,
这样就不会锁错了,
http://i.minus.com/ibzwIO2S7idngH.JPG
接下来把4颗5T红标锁上,
一样排成阶梯式准备上机啦XD!
http://i.minus.com/ibxyYC9kZFruE1.JPG
注意要将硬盘推回去时可不要平著推,
不然可会被卡榫档住而进不去喔QQ!
http://i.minus.com/ib5KLSKfTK8GA.JPG
正确是要45度角推,
让卡榫先进去里面好把硬盘架卡住,
http://i.minus.com/ib06AXh8mUfT2S.JPG
4颗都装完了,准备上机啦!
http://i.minus.com/iuUrtnNS5qB53.JPG
首先,是要先装上电源(废话),
可以看到这是海韵制造的喔,
可惜这颗变压器就是MIC了QQ,
http://i.minus.com/iPyd7g8PRJSAd.JPG
要注意电源插进去的方向喔!
虽然他有做防呆,
不过我还是转半天才进去QQ!
http://i.minus.com/ibktntFKE86uS3.JPG
在来就是接上HDMI跟网络线开机啦,
首先可以看到BIOS画面,
果然跟电脑一样啊QQ!
http://i.minus.com/i3yTUt88nxEeL.JPG
开机后主机上的灯号也会一直跑喔,
应该在做硬件检查吧?
http://i.minus.com/ibam9u4bkNxIgU.JPG
第一次开机要先选择语言,
锁已可以知道这是全新的喔>///<
http://i.minus.com/idQc8ZmtnDw5r.JPG
语言当然一定要有台湾的啦!
http://i.minus.com/ivTHC3kNkBHIk.JPG
选完后会要你输入金钥然后点选下一步,
http://i.minus.com/iM67qcwGUAUir.JPG
之后当然又是逼你画押啦QQ!
http://i.minus.com/ibtgaixokd29dH.JPG
再来先输入管理者密码,
不能空白还一定要有复杂度QQ!
http://i.minus.com/iba4irhN7oYtMJ.JPG
之后就是输入密码登陆使用啦QQ!


一开机发现时区跟时间都是错的,
记得改回来喔!


看看他的内在,
WSS的系统,
跟我们熟悉的小主机是不是一模一样呢XD!,
不过2G的RAM倒是有点小,
不过大家应该都是远端作业比较多,
应该影响不大!


第一次开机会自动跑进WSS设定里


首先是调整时区的时间,
当然要调回台北啦,


再来就是设置server的名称啦,


这里要再建立server的管理员帐户,
这个根系统是不一样的喔!


结果我都是管理员了,
密码还是要有复杂度QQ!


再来就跟安装windows时一样啦,
是否要更新,
这里当然使用建议的设定,


之后就开始跑更新啦,
说真的等待有点久QQ!
更新完自动重开机就可以准备使用啦!


重开机完就会自动跳到仪表板这个接口,
有用过windows server的应该都不陌生吧!
只要照着上面的步骤设定就可以使用了喔!
可以看到我Microsoft产品更新的选项已经打勾了,


再来就是新增使用者帐户,
不过我习惯用管理员就没新增了,
可以直接点选掠过让他打勾喔XD!
这个部份的windows一样,
可以设定使用者的权限跟群组,


再来就是设定共享资料夹,
这个部分其实跟网络芳邻很类似,


首先是选取要建立的位置,


这里我是新建一个test的资料夹,


最后跟网络芳邻一样输入显示名称跟描述,


再来就新增完成了喔!


忘了说,如果放入新硬盘的话记得先在仪表板里建立并做格式化喔,
除非你想只使用小小的SSD共享...XD!
首先先点选仪表板上的存放装置->硬盘


再点选右边有个建立储存空间,


这边可以看到4颗5T的硬盘,
注意!上限只有16T喔,


选完硬盘后点选下一步就会开始建立了,


建立完成,可以开始使用啦!


当初我把4颗都打勾所以造成这种情况,
18.1T的空间只有16T能用QQ!
所以我就把他分成2个空间各2个5T了,


可以看到硬盘设定里有备援模式的选择,
应该就是类似我们的Raid,
里面有不备援,双向备援,三向备援等选择,
资料存取时各可存取一.二.三份来达到保全的目的,
这里大家应该都是用双向备援,
这应该就类似我们的Raid1吧!


再来继续回到仪表板,
这是要做服务器备份,
可以固定备份到服务器或者是外接硬盘上喔!
不过我因为没有此需求就跳过啦!


接着就要设定最重要的随处存取啦,
也就是随时随地都能连进NAS,


在这里路由器部份系统会自动抓到所以就不用设定了,


再来是设定网络名称,
到时就依此来连接到NAS,


有网域名称的话可以用自己的,
不过因为我没有只能重新申请,


向M$做申请QQ!


申请时会要求您登入,
用outlook帐号就可以了喔!


隐私权及合约,当然只能接受啦QQ!


输入您喜欢的名称,
后面都会加上remotewebaccess没得选XD!


网域名称就设定完成了喔!


再来设定使用的接口,
基本上用web应该就行了,


之后当然要允许使用者使用啦,


之后就设定完成了喔!


再来是设定健康情况报告,


先设定要报告的内容,


再来就是设定排程,


再来就是用户端还原服务,
这应该就是类似把NAS当成一个GHOST的服务器,


在这里可以看到他的说明,
若系统无法使用时可以帮他还原回去,


需要搭配WinPe使用喔!


这里是修复接口,
若系统坏了就在此点选修复啦!


这里是排程,
可以设定多久备份或多久清除,
当然时间越短还原回去的资料就越新,
但是所需的硬盘空间就越大啦!


最后最重要的一步当然是连线电脑让电脑上线啦!


再来我们来看看默认的服务,
除了备份默认已经设定好外,
还有Office 365与AD等服务,
这可以让公司行号在使用上可以更好管理喔!


这样已经大致上设定完成啦,
在回到使用者那设定连线帐号,


并且设定要共用的资料夹,
这部分其实跟网络芳邻很像,


再来是设定使用随处存取时能使用的东西,
基本上WEB接口是一定要打勾的啦!


之后下一步就行了,
我顺手新建一个test帐号当使用者了,


最后设定完成就出现WEB接口内外网的网址,
这网址可要记起来喔!


再来使用client端输入网址,
因为我是在内网,
只能输入内网网址喔,
输入外网网址会跑到我的IP分享器的设定接口QQ!
输入后看到了一堆残体字...orz!
会要你下载client端的软件,


接着接受后安装软件,


因为我是在内网安装的所以一下就找到了NAS,
外网的话要输入网址喔!


再来输入使用者帐号跟密码,
我是用test这组,


最后会要求您做重开机,
重开机后会出现类似AD的登入接口,
会直接登入在NAS的网域里,
这时只要输入帐号密码就行了,


登入后,
在桌面上与我的电脑里就会出现网络位置里的共用资料夹,


点进资料夹内就是当初设定共享的资料,


这时当然要用男人的浪漫来测试看看传输速度啦!
(小声说,大部分的男性NAS里应该都装这个吧>///<)
可以看到应该是因为我的AP只用TOTO-LINK的N300RB,
这台只有100M的而跑不到全素只有10M,


不过我到NAS端测试我的USB 3.0随身碟的速度,
可以看到稳定100MB已上在跑呢!
http://i.minus.com/ibtHMTtjOStt77.JPG
再来就是要测试硬盘故障的状况了,
首先我就先把第2.4槽的硬盘抽出,


可以看到仪表板内的硬盘马上就有警告了,


会要你去检查是否有硬盘故障导致无法备援,
故障排除后会自动重建喔!
结语!
刚刚忘了存盘结果让我多花了4小时的时间打这篇文..orz!
好,废话不多说,来分析一下优缺点,
优点
1.MIT的...去哪找啊(大心)
2.一样是4-Way,价位却比别人低很多
3.设定接口是Windows接口,应该说是人人都会用
4.我虽然没做测试,不过一般NAS因为硬盘格式不同,所以NAS挂掉后不能拿去PC读取,或者
是PC无法把有资料的硬盘放进NAS,
不过WSS的NAS用的就是NTFS的格式了,理论上应该是能互换才对!
5.连线接口就是网络芳邻,还有远端控制的功能都跟Windows内建一样,不用再重新学!
6.因为本体其实就是小主机,所以拥有丰富的I/O接口,这应该是其他NAS少见的
缺点
1.因为是M$,所以有些设定不是这么直观,我完全设定好应该花了快2小时吧!
2.只能在NAS端做设定,所以一定要接键盘鼠标,所以我在PC跟NAS端把键盘鼠标拔来拔去(
萤幕也是)QQ!
3.因为CPU跟RAM有点低阶,虽然有高阶款可供选择,不过在跑设定时等候时间其实不算短
QQ!
在这里给厂商一个建议,
希望能开发出自家的UI,
可以能够在网络接口而不是NAS本机做设定,
才不用键盘鼠标拔来拔去!
萤幕画面也因此要切来切去QQ!
总结
能玩到完全MIT的对支持国货的我变成优先的选择,
然而因为是全球第一台的WSS系统,
所以还是有无法尽善尽美的,
比如说我在设定时还是会遇到M$常有的进度条一直跑却感觉根本没在动,
或者是程式直接Hang住,出现没有回应...orz!
如果有办法把这改善,
系统用WSS的,
但是UI接口Thecus能另外弄出更直观的,
那依据NTFS系统可以跟PC互换,
还有软件几乎不用重新学,
这样应该可以多不少客源!
作者: asdfghjklasd (好累的大一生活)   2015-01-02 21:08:00
讲那么多我还是买HGST!!!而且 Windows 的不用...而且他也不是全球第一台,你家第一台就是了还真巧一些人抽到6T 的有的人抽到5T的快申请300M/100M 很快就满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