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CB006 (TW cooperative)
2025-11-05 13:15:10原文标题:鸿海 AI 算力中心恐列首波纳管 学者吁强化供电稳定与能效管理
原文连结: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9117380
发布时间:2025/11/5
记者署名:洪安怡
原文内容:
AI浪潮推升全球资料中心建置热潮,庞大用电量也让能源管理成为新课题。鸿海(2317)
日前宣布携手辉达(NVIDIA)在台打造AI算力中心,未来极可能成为新制首批纳管对象。
专家指出,台湾在发展AI产业的同时,须兼顾供电稳定,完善相关制度,才能吸引国际企
业长期投资。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日前宣布,与辉达合作建置“AI Factory”超级算力中心,总规模达
100MW,分三阶段推进,首阶段将于高雄建置20MW,后续再于全台评估合适地点增建各
40MW,规模远超经济部能源署新修法所规范的5MW门槛。
中经院绿色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中舜指出,AI训练与运算需求庞大,一般云端资料中
心耗电约5MW,若搭载AI功能可达50MW;若形成聚落型AI园区,更上看500MW,对电网形成
巨大压力。企业最担心的并非“全年不缺电”,而是“每小时能否稳定供电”,真正挑战
在于供电品质与电网韧性。
他并指出,地缘政治风险亦是外资评估重点。台湾虽位居AI供应链核心,但区域安全疑虑
仍高,相较之下,新加坡在供电稳定与法规明确度上更具优势。台湾若要提升吸引力,仍
须在电网韧性与能源制度两方面持续精进。
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五所所长陈诗豪表示,资料中心纳入能源管理制度,目的在确保企业
采用最佳可行技术(BAT)以提升能效。对资料中心而言,电力是主要成本来源,若能在
设计阶段导入节能技术,不仅可降低营运成本,也能减轻电网负荷。
陈诗豪说明,BAT制度是参考欧盟技术文件订定,并由国内专家检视后调整为适用版本,
约每两至三年依技术发展更新一次,以兼顾能效与投资稳定。目前制度推动过程顺利,业
界普遍支持,反映出企业对提升能效的共识愈来愈高。
尽管目前无法得知新规定能提升多少效益,但陈诗豪补充,过去国发会曾以PUE 1.6为推
广目标,如今标准收紧至1.4至1.3,是显著的进步,预估未来一年将有1至2件新案通过审
查。
心得/评论:
不止 鸿海420亿的AI算力中心被纳管,google的好像也被纳管
[工商] 台南资料中心6年无进展 Google改规划AI算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