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驳泡沫说 黄仁勋APEC演说:AI已开始良

楼主: partsex (部分的性)   2025-11-04 12:22:24
很多人把现在的 AI 基础建设,类比成 2000 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光纤大建设。两
者之间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差异。
相似的地方就不多说了,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在应用层还没出现能大规模盈利的“杀手级应
用(killer app)”之前,就已经砸下巨额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年是光纤,现在则
是资料中心。
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以下列出几个明显的差异:
第一点: 光纤的技术含量不如 GPU,特别是像 GB300 以及下一代的 AI 芯片,全世界只有
一两家公司能生产,硬件的集中度极高。
第二点: 资料中心不仅需要 GPU,还需要庞大的电力。因此,这次的泡沫连带扩散到了比
2000 年更多的相关产业。
第三点: 即使在应用层,2000 年的网络泡沫催生了无数没有营收的 .com 公司,但 2025
年的 AI 基建泡沫却紧紧围绕在 OpenAI 等少数几家模型公司周围,软件的集中度同样极高

第四点: 资料中心的投资金额庞大、建设周期又长。为了避免帐面债务以及未来可能出现
的烂尾风险,大型科技公司逐渐把资料中心的兴建工作外包给第三方(也就是所谓的 NeoCl
oud)。这在当年的网络泡沫时期是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因为这些特性,这一波 AI 泡沫出现了“涨幅巨大、但受惠股票极少”的现象,延续了疫情
以来“Mag 7 一枝独秀”的走势。
可以说,正因为泡沫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科技公司之间,其破裂的条件也更高,同时更容易
透过财务手段加以控制——只要这些科技巨头的获利能力不出问题,这波泡沫的持续时间可
能会比 2000 年更长。
而且即便破裂,也不会像 2000 年那样波及上千家网络公司——因为本来就没有那么多 AI
上市。
所以AI革命绝对走的比网络革命还久,
幻想2000年那种史诗级崩盘会重演的,那是在作梦。
当大家都把这波类比成1995-2000年,那他逐渐就不会是1995-2000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许多本质不同外,过程中会有很多获利了结的资金 (因为预期心理害怕重
演2000年) 让泡泡不要膨胀这么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