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等技术没人要!”英特尔前CEO质疑陈立武路线:没客户就不投资14A,根本笑话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4160/intel-2025-q2-turnaround
缩网址
https://shorturl.at/FZ6A0
2025.08.13
李先泰
重点一:英特尔(Intel)执行长陈立武(Lip-Bu Tan)7月底时向全体员工释出公开信,除了宣布全球裁员15%之外,直言英特尔将终结过去“先建厂、后找客户”的空白支票式投资模式。
重点二:陈立武在谈及下一代14A(1.4奈米)制程时明确指出,只有在取得外部客户明确订单承诺后,才会进行相关投资,避免再度出现产能闲置与资金错置。
重点三:针对陈立武当前面对14A制程的保守心态,前任执行长克雷格·巴雷特(Craig Barrett)在媒体投书抨击,在客户签约之前不投资新技术(14A)的言论简直是笑话,强调“没有客户愿意签署次等的技术。”
美国先进芯片制造面临存亡关键!英特尔执行长近期先是因为过往对中投资遭疑“染红”,随后被美国总统川普点名“不适任”,虽然在与川普会面后又被夸赞“崛起的故事令人赞叹”,但外界对他的质疑,并不止于对中投资,还有英特尔往后对于先进制程的投资策略。
裁员2.5万人、扩厂喊停ㄕA“盖了再说”
这一质疑来自陈立武7月24日对全体员工释出的公开信。其财报显示,英特尔第二季营收为129亿美元(约新台币3,862亿元),虽略高于市场预期,但公司净损达29亿美元(约新台币868亿元),主因为重组与资产减损费用。
也因此,英特尔将进行大规模裁员,预计今年内全球员工数将由去年底的约108,900人削减至75,000人,等同于裁撤逾25,000人,占总人数近四分之一。陈立武坦言,过去几个月对员工而言并不容易,感谢所有离职同仁的贡献,并强调这是“必要且艰难”的选择,目的是打造更敏捷、扁平化、工程师导向的新英特尔。
为因应市场需求与提升资本运用效率,英特尔也宣布停止德国与波兰的“超级晶圆厂”新建计画,并将哥斯达黎加的组装与测试产线整并至越南、马来西亚大型基地,哥斯达黎加仍保留工程与企业职能团队。美国俄亥俄州新厂建设也将进一步放缓,确保投资与市场需求同步。
陈立武直言,L去几年公司“投资过多、过早”,导致产能闲置与工厂分散,未来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规划产线,所有资本支出都须有明确商业回报,不再“先建再说”。P时,英特尔将加速18A(1.8奈米)制程技术在亚利桑那州量产,并以14A(1.4奈米)新世代制程与大型客户共同开发,确保技术投资与外部订单紧密结合。
陈立武强调,u我们不会再开空头支票。每项投资都必须具有经济效益。我们将在客户需要时,为他们打造所需的产品。”
前任CEO火大:想要赢对手,就得当“技术领导者”
然而,针对陈立武上述说法,英特尔前任CEO巴雷特在《Fortune》投书指出,在客户签约之前不投资新技术(14A)的言论“简直是笑话。”他强调,要想在这个领域(指晶圆代工)取胜,你必须成为技术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u开发一项技术需要数年时间,没有客户愿意签署次等的技术。”
巴雷特也说,英特尔目前资金短缺,若未能获得高达400亿美元(约新台币1.2兆元)资金挹注,将难以与全球竞争者抗衡,甚至无法取代台积电(TSMC)在高阶制程上的领导地位。
巴雷特强调,美国仅剩英特尔具备最先进逻辑芯片制造能力,若不及时投资,本土产业恐将失守,影响国家安全与供应链稳定。谈到400亿美元的资金需求,巴雷特指出这笔投资相当于《芯片法案》资本拨款的100%,“因此美国政府不太可能成为救星。”
他点名辉达、苹果大厂各出50亿美元救英特尔
巴雷特指出,台积电与三星短期内不会将最先进制程移至美国,导致美国本土高科技企业如NVIDIA(辉达)、Apple(苹果)、Google(谷歌)等,面临供应链与地缘风险。他呼吁这些现金充裕的企业主动投资英特尔,例如八家客户各出资50亿美元,即可协助英特尔扩充产能,确保国内第二供应来源,并提升议价能力。
巴雷特进一步建议,若美国政府无法以“芯片法案”资助英特尔,应考虑对高阶半导体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例如由总统决定的50%税率,以提升本土产业竞争力。他强调,美国能支持钢铁、铝业,理应也能保护半导体产业。
至于部分董事会成员主张拆分英特尔才能吸引投资,巴雷特认为此举反而拖延救援时机,“解决当前危机应以立即投资与客户承诺为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