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最近也在研究,用正反方向说
个人认为政府没理由不购买长债或降低发行压低利率
实际联准会和日本央行也已经在这么做
有以下观点
1. 美国长债利率波动大,投资者会失去信心,再想发行长债变得困难
2. 目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扭曲,房价上涨源于屋主不敢换屋,导致供给萎缩,这种大家
不敢卖房也不敢买房的现象,不太正常也难以持续
3. 美国商品占pce 有限,关税持续效果约1-2年,最重要的组成是租金与服务人工在下跌
中
明后年pce 预计约是2-2.5%
亦即联准会就算今年因为关税延缓降息,利率迟早会回到中性水准约2.5%-3%
4. 根据3,如果长债利率太高,联准会可以购买长债用短债去置换,节省利息开支
5. 如果两年后物价稳定,扩表是否必然会产生通膨?
其实美国2010年后以及日本的例子,大规模扩表不意味着必然通膨
6. 很难想像除了美国外的发达经济体利率不会持续下降
欧洲和日本未来60岁以上老人比例大概超过1/3
这样的经济体长期都会面临通缩
大部分都会配置领息型产品
欧债和日债长债利率长期不太可能维持高档
而美国长债利率如果维持高位会希望大量海外买盘
7. 前波股市下跌债券失去避险属性是因为不是由经济衰退引起的股价下跌
而是川普政策不确定性造成对美元资产长期的不确定性
然而若因黑天鹅事件导致经济衰退,联准会必定降息救经济,债仍可能回到避险属性
当然也有不利长债因素:
1. 美元汇率大幅走贬
2. 美国政治拉美化
3. 贸易战恶化,导致长期不确定性增加
4. 因为ai因素,全球经济增长率爆发,导致市场要求更高的利率
5. 租金和人工因为物价导致螺旋上升通膨再起
个人目前中期债和长债仓位大概占27%
不含汇差大概亏损2%
目的是需要现金流维持生活
我个人认为长债机会还是大于风险
短期主要理由是支出理由的1.3.4点
至于不利因素
真的发生这些因素
除了ai 爆发外其它因素,美股风险也不会小
换个角度
如果没有这些风险 美债也不会是现在这个利率
目前操作方式:
区间操作,美债如果真的大跌,区间可以避免买在山腰,也可以带来稳定现金流收益,短
期上涨收益也还不错
我的资产可以支撑到利率超过8%
但真的到8%大量买债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附上对帐单
之前区间操作有赚几百美金
https://i.imgur.com/CzRBrpj.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