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永丰余:别再叫我们传产!金控、电子纸营收翻倍,集团5年成长超六成
原文连结:https://reurl.cc/2KVZjX
发布时间:2025-05-13
记者署名:刘光莹
原文内容:
永丰余5年成长超过六成,在传产逆风中极为罕见。头号功臣当属旗下永丰金,占比过半
、跃为集团主力。百年纸厂更大胆革自己的命,养出电子纸龙头、帮新北三成厨余发绿电
,今年升上50大集团第36名。
什么叫废物变黄金?位于桃园新屋的永丰余工业纸厂,就是活生生例子。
身处全台最大的沼气发电中心,人站在十米高的厌氧塔旁显得渺小,如黑色蒟蒻般的厌氧
菌在塔中翻腾。
工纸制程排出的泥浆污水,原带有微微臭气,却在经厌氧处理后,成为清澈放流水,同时
产出沼气发电,可供应全台1.2万户家庭。
只要菌养得好,消化制程污水4小时就可发出绿电,所需时间比同样设备短上许多。这里
,连结了永丰余的过去与未来。
“100年前,永丰余的定义是纸业,”永丰余投控董事长叶惠青说,“现在,我们是气候
科技公司。”
“不要再叫我们传产了!”叶惠青疾呼。
历任中央能源局与地方经发局的叶惠青,3年前被找进永丰余领军碳管理事业,去年被选
为董座,凸显出永丰余对能源事业的野心。
面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在今年《天下杂志》50大集团榜单上,传产制造起家的集
团不少营收衰退。
百年集团的因势利导
永丰余排名第36,营收成长超过六成,在传产集团中仅次和泰与华新丽华,更是上市企业
中罕见的百年老店。
永丰余集团的善变,叶惠青形容为“因势利导”。
集团第一代创办人何传,百年前以肥料与杂粮买卖起家,1950年代在高雄开始造纸,还曾
是亚洲工纸龙头。
因全球数位化浪潮,再加上疫情以来造纸产能过剩,全球纸业产能利用率两年前已低于八
成,还持续下探。
幸好,经过多年累积,永丰余如今的主力事业已经变成金融。
https://i.imgur.com/q49tumP.jpeg
集团旗下包含银行与证券的金控营收5年来翻倍,比重过半;元太科技营收占比约一成,5
年来也翻倍;占营收三分之一的纸事业群,也有个位数成长。
早年会切进金融与电子纸,“永丰余是不能不为,”台大国企系名誉教授李吉仁分析,“
纸业高污染、高耗能,利润与未来环境永续性都有限。”
永丰余的蜕变,印证《黑天鹅》作者塔雷伯的“反脆弱”概念。真正坚强的企业,不该像
石头,雷打不动;而能把冲击当作锻炼,经过压力训练,使肌肉变强壮。
“金融、科技和碳管理的多角化,就是‘反脆弱’体现,”叶惠青认为。
最接地气银行,当成长利器
“在台湾做实业的确辛苦,成本愈来愈高,成长性有限,金融是对的方向,”福邦证券执
行董事黄显华对永丰余表示肯定。
永丰的金融路线跟别人最不同的特色,就是“接地气”。
永丰金前身可追溯至1948年创立的台北区合会储蓄公司,这是台湾第一家民营中小企业银
行,起源于标会制度,服务普罗大众。
李吉仁就观察到,永丰因此能切入别的银行做不到的生意。早在十年前,永丰银就成立农
产智慧交易平台,服务果菜、渔产、肉品及花卉等批发市场,把这些过往以现金交易为主
的客户都纳入旗下。
“永丰可说是最接地气的银行,”他说。
在金融领域,永丰也积极耕耘绿色金融。曾任职储能产业的叶惠青,就有亲身经验。他过
往亲自跟多家金融业谈储能系统放款都不顺,直到碰上永丰银才成功,让他印象深刻。如
今,永丰银放款的太阳光电场市占率高达三成,是业界最高。
问题变解答,纸厂成绿电专家
“绿色金融跟碳管理事业,可以产生综效,”台北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所退休教
授李坚明也认为,永丰余从纸业出发,耕耘碳资产,未来产生碳权、碳汇,都有助打下绿
色金融根基。
造纸是老产品,但污水变绿电却是新技术。这两项,永丰余都做到第一。
在集团近15年的萧振宗,从造纸现场主管转型为沼气发电专家,如今担任集团内专精水处
理的三越企业总经理。
他的沼气之路从十多年前起,当时可说乏人问津,经过无数次失败后,才养出全台湾活性
最佳的菌。
“过去不够重视生质能,是最大挑战,”萧振宗坦言,在台湾,大家谈到再生能源,都只
知道风与光。在德国,生质能比例高达10%,相较之下,台湾只有1%,发挥空间仍大。
永丰余从造纸延伸出环境事业,如今不仅处理自己污水,从2022年起,更有一半沼气料源
来自外部,包括食品、通路甚至科技业的有机废弃物,打造全台最大生质能中心,一年处
理十万吨污泥,稳定产出绿电。
今年起,三越旗下丰川绿能成功进驻桃园龟山水资源中心,把原本的水处理厂升级为绿能
中心,不只帮新北消化三成厨余,还正跟许多科技业洽谈绿电合约,完成减废、发电、卖
电一条龙。
过去曾任能源局长的叶惠青,有许多发挥空间。除了三越,还有永余智能专攻储能、永丰
能源做替代燃料,目标是让纸业事业群朝环工与绿能顾问转型。
“造纸就是从树木而来,”李坚明认为,永丰余回应气候变迁责任,从污染传产变成永续
,是无悔方向。
淘汰自己,养出电子纸小金鸡
永丰余还有个小金鸡——做电子纸的元太科技。从亚马逊Kindle电子书、超市电子货架标
签,甚至户外大型全彩看板,运用愈来愈广。
电子纸是现任永丰余学院院长、集团二代接班人何寿川,近30年前就拍板的方向。他当时
到美国被电子纸技术吓到,意识到数位化将冲击纸业。
于是,元太科技早在2005年就投入电子纸,虽曾一度低迷,还面临韩国关厂风波,但撑过
低谷后,在近年减碳与缺工推波助澜下,元太成为电子纸全球龙头,甚至一度跃为股王。
“电子纸崛起,是元太抓到了减碳、减废趋势,再加上全球人力短缺的需求,”李吉仁认
为。
这不只对环境好。阅读一本电子书,碳排是纸本书的五分之一;户外大型看板,若使用电
子纸技术,能耗不到一般LCD萤幕的1%。就连友达光电,近期也宣布跟元太合作,显示得
到面板龙头的肯定。
电子货架标签,更解决了当下全球缺工的痛点。只要系统一改,电子标签就能自动更换价
格,省下大笔开销与人力,已从欧美逐渐扩展至日、韩、星、泰等亚洲市场。
然而,即使高度多角化,永丰余集团仍有挑战。
纸类事业仍占集团三分之一营收,集中台湾、中国与越南等地,受产能过剩影响,成长不
显著。
尽管绿能产业是新亮点,李坚明提醒,台湾竞争已白热化,建议往国际布局。
“台湾不能只出口产品,更该出口减碳力,”李坚明强调,产业过去卖产品愈多愈好,现
在应该改卖知识。
这与叶惠青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认为,永丰余的国际化布局,从1970年代的整厂输出到印尼、泰国,现在重心转向生质
能减碳技术输出,锁定东南亚与印度市场。
“过去台湾送农耕队到友邦,现在我们加入‘绿耕队’,”他说,目前锁定东南亚与印度
,要协助开发中国家减碳,赚绿金更对环境好。
真正的“反脆弱”,不是扬弃传统,而是直面核心的脆弱,再把劣势化为优势。永丰余如
今的强韧与多元,就是最好的体现。
心得/评论:
确实转型的很快
30年前何寿川就决定要发展电子纸
才能养出现在的电子纸龙头
转废为能,帮新北三成厨余发绿电
企业转型确实不容易
尤其超过百年的
看看大同......
作者: herman510670 2025-05-20 18:19:00
上次工业电脑喊出我们叫边缘运算结果全线崩盘上上次彭双浪说别叫我们面板厂,也是一样
作者: Derricklin21 (Wannahoop) 2025-05-20 19:27:00
做纸的不叫传产不然叫什么…
作者: darkdogoblin (黑暗狗布灵) 2025-05-20 20:08:00
非管理阶层平均薪资多少?
作者: VICTORYVIPER (TIFA小夜美) 2025-05-20 21:01:00
好的 传产
作者: PureAnSimple (PureAndSimple) 2025-05-21 00:40:00
好的 AI传产!诶唉唉嘎美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