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arkblue6404 (深蓝)》之铭言:
: 我本不欲轻易发表看法,因为我知道人各有不同,成长过程各有不同经历,价值观形成
上
: ,很难有一同性。但很多网友仍然纷纷问我,希望我谈谈AI,对AI的趋势,在众多期盼
的
: 声音中,实有责任站出来,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
: 现在的 AI 大语言模型,真的有未来吗?
: 讲白了,它们就是在“猜字”而已。你丢一句话进去,它就开始运算,然后根据训练资
料
: 里的模式,猜出下一个最有可能出现的词。
: 这样的技术说穿了就是很厉害的填空题机器,背后的核心逻辑本质上没有变。
: 而且大家都没在讲的一点是:它很耗电。真的,非常,非常耗电。
: 训练一次模型要几千张显卡跑好几个礼拜,等于直接拿人类未来的能源去玩一场文字接
龙
: 。这样的效率,这样的资源消耗,说实话,有点不太对劲。
: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每次回你“好的,了解”就耗掉半颗树的AI吗?
: 这样下去,AI的尽头大概就是一群超级电脑在互相猜你在想什么,然后发热,然后停电
。
: 说到底,我还是觉得——通用模型才是未来。
: 不是那种每天在那边“请用五种语气回复以下文字”的表演型AI,而是能够真正理解语
意
: 、穿梭不同任务的智能。
: 要能跨语言、跨模态、跨情境
: 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走在 AI 的路上。
: 总之,现在的大语言模型,讲得再神,也只是字的囚徒。
: 我们不能被这些流畅但空洞的句子给迷惑。
: 未来在哪里?不是在那一堆“请简化以下段落”里,而是在还没被训练出来的“通用性
”
: 里。
完全不觉得猜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现代科学一堆研究成果都是用统计学“猜”的,
例如药物开发,虽然可以靠理论过找比较有可能有效果的药,
但还是需要拿一堆效果未知的药去实验,
其他领域很多也是这样试错法找答案的,
说ai用猜的虽然对但也太简化了,
这种猜完全符合科学上的“不断假设,不断测试,不断修正”的做法,
根本就是完全符合科学原则的产物,
可以使用的范围与进化的幅度不可估计,
怎么会没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