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eoyuan (糜烂生活该结束了)
2025-03-23 20:49:36: 现有的手臂、AMR等虽然“看起来”比较合理
: 但实际上工厂为了要实现让它们加入生产,要做的变动其实很大
: 例如为了一个把电路板从料架放到设备上这个动作而部属手臂
: 你得为了机械手臂部属安全空间
: 可能这个安全空间搞起来跟这台设备占地一样大
必须要纠正你的观点,虽然我不是科技产业,但我负责传产自动化好几年了。
机器手臂其实有很多不同的样子,不是每种都很大一根又占地庞大。
第一段就觉得你对自动化不是特别专业。
: 以台湾工厂目前寸土寸金的情况来看,很多人看一眼就放弃了
: 还别说如果生产变动了,产品变更了,料号改动了
这段观念只对一半,料号更动比较麻烦的是训练手臂的问题,这点AI如果能落地
对于机器人是相当相当加分的。
: 为了让手臂能继续使用,周边配套可能也要跟着变动
: 又或者你部属AMR想让它帮你把料从1楼拉到4楼
: 你的电梯还得改成能跟AMR做通讯,让AMR能呼叫电梯
: 还别说有些雷包AMR地上不贴磁条会迷路
一般都叫做AGV啦,AMR说法比较少听到。
AGV一样分成很多种形式,有贴磁条的、有贴QR CODE的,至于跟电梯通讯,这功能不难。
算是相当相当容易解决的一件事情。
当然也听过有视觉辨识的,但是相比QR Code或磁条,成本高太多,对于工业生产有点
鸡肋。车间布局不管怎么变,通道跟生产区域超级大变动的机会并不高。
: 以上这些,理论上Optimus都能解决
: 它一样使用人类上下料的空间进行上下料
: 只要人能上下料,它就能上下料
: 它一样能使用人类按按钮的方式呼叫电梯拉料移动
真正的机器人价值并不是因为人型,人型对于工业生产某种程度来说还是扣分。
以传统产业而言,我们最想要的是真正灵活的手指头,我想对其他制造业而言
需求的内容也应该差不了多少。
: 搞不好还能走楼梯
: 这才会是Optimus能解决的状况
坦白说通篇观念都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