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台湾盖晶圆厂效率具“1关键优势”! SEMI产业战略研讨会上被赞扬
※请勿删减原文标题
原文连结:
https://ec.ltn.com.tw/amp/article/breakingnews/4956776
※网址超过一行过长请用缩网址工具
发布时间:2025/02/20 11:50
※请以原文网页/报纸之发布时间为准
记者署名:高佳菁/核稿编辑
※原文无记载者得留空
原文内容:
〔财经频道/综合报导〕各国竞相建设新晶圆厂,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但晶圆厂建置的时
间,实际上攸关成本考量。美媒《Tomshardware》报导,台湾建造晶圆厂约19个月,时间和
成本也仅为美国一半,这点让德国半导体厂房及无尘室技术领导厂商Exyte高度赞赏,更在S
EMI产业战略研讨会上强调台湾的优势。
《Tomshardware》指出,在台湾建造晶圆厂约19个月,其次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需23个月,
欧洲则约34个月,美国是最慢的地方、需38个月。
Exyte高阶主管布拉希茨 (Herbert Blaschitz) 指出,现代半导体生产设施,不论规模或
投资都十分庞大。他举例,建造晶圆厂的过程涉及3000万至4000万工时,约使用了8万3000
吨钢材、5600英里电线和78万5000立方码的混凝土。
典型的晶圆厂可能包括一个4万平方米的无尘室,当中需有2000个用于光刻、沉积、蚀刻、
清洁和其他操作的生产工具,每个工具都需要约50个单独的公用设施和流程连接。
因此,包括英特尔、三星或台积电所运营的晶圆厂,建置成本需要超过200亿美元(约新台
币6551.8亿元),当中仅结构本身就需要40至60亿美元(约新台币1310.4亿元至1965.6亿元
)。
布拉希茨指出,台湾建置晶圆厂具优势,主要是建造晶圆厂经验丰富、建筑商所需的详细蓝
图资料较少、供应链也熟悉各流程细节,但关键原因是台湾的许可流程简化、可全天施工,
从而加快了晶圆厂项目的完成速度。
尽管晶圆厂设备的成本相似,但欧美国家建置晶圆厂的整体成本高于台湾,主要是美国、欧
洲因面临审批延迟、且不能全天候施工所致。
布拉希茨指出,美国建造一座芯片制造厂的成本和所耗时间,均为台湾的2倍,主要来自劳
动成本、广泛的监管要求,以及供应链效率低落所致。尽管美国已颁布法律,免除了部分美
国晶圆厂的联邦环境评估,但还是不足以与台湾相提并论。
心得/评论:
“关键原因是台湾的许可流程简化、可全天施工,从而加快了晶圆厂项目的完成速度。”
台湾“许可”流程简化 可“全天”施工
是不是高级酸?
即使是台积电工安意外也是发生过不少次~
全天施工真的是台湾人特色。
当初“4班二轮”发明也是吓死美国人日本人。
※必需填写满30正体中文字,无意义者板规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