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反击!墨西哥总统下令对美国实施报复

楼主: Redbeansauce (泓豆酱料)   2025-02-02 17:26:34
历史上的确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就是1930年的史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
1. 立法背景
(1) 经济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
192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特别是1920年至1929年间,美国的工业生产和股市大幅增
长。然而,在这段期间,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经济问题:
‧ 农业困境:一战期间,美国农业扩张,农民大举借贷购买土地与设备。然而,战后欧洲
农业复苏,导致美国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负债沉重。
‧ 收入不均:虽然美国经济总体增长,但工人薪资增长远不及企业利润,导致消费市场不
稳。
‧ 过度投机:1920年代的美国股市过热,许多投资者利用杠杆交易(借款投资),推高股
价并制造资产泡沫。
(2) 1929年经济大萧条爆发
‧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发生**“黑色星期四”(10月24日) 和“黑色星期二”(10月29日
)**,标志着市场崩盘的开始。
‧ 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消费支出减少,银行倒闭,整体经济开始进入严重衰退。
‧ 许多政客认为保护国内产业、减少进口商品竞争,能够促进经济复苏,因此提出高关税
法案。
(3) 法案提出与通过
‧ 1930年6月17日,该法案由**参议员里德·史姆特(Reed Smoot)和众议员威利斯·霍利(
Willis C. Hawley)推动,并由时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签署生效。
‧ 该法案大幅提高超过20,000种进口商品的关税,平均关税达到38.5%,成为美国历史上关
税最高的时期之一。
2. 主要内容
‧ 调高农产品关税,如小麦、玉米、猪肉等,以回应农民的请求。
‧ 工业产品关税同样上升,影响钢铁、纺织品、机械等行业。
‧ 目标是保护美国企业和农民免受外国竞争,促进国内就业与生产。
3. 影响与后果
(1) 美国内部影响
‧ 物价上涨:由于外国商品价格提高,进口减少,国内商品价格上升,导致美国消费者购
买力下降。
‧ 农民未获得预期利益:虽然关税保护了农业,但国际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导
致农民收入未能改善,甚至恶化。
‧ 企业与工业受创:许多依赖进出口的美国企业遭受打击,特别是对外出口的制造业。
(2) 国际报复
多国对美国的关税措施作出报复,提高对美国商品的关税:
‧ 加拿大:作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加拿大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并转向与英
国及其他国家贸易。
‧ 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实施报复关税,美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受阻。
‧ 全球贸易急剧下降:全球贸易额从1929年的360亿美元下降至1933年的140亿美元,减少
超过60%。
(3) 经济大萧条恶化
‧ 本来应该帮助美国经济复苏的法案,结果反而加剧经济萧条,失业率在1933年达到25%。
‧ 企业与银行进一步倒闭,导致经济衰退加深。
(4) 促成自由贸易体系
‧ 1934年,美国新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DR)上台,推动《互惠贸易协定法》(Recipro
cal Trade Agreements Act, RTAA),开始逐步降低关税,与各国重新谈判贸易协定。
‧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最终发展成世
界贸易组织 (WTO)。
4. 总结与历史教训
(1) 史姆特-霍利关税法的关键问题
1. 过于极端的保护主义:忽略国际市场的影响,导致贸易战恶化。
2. 政策错误的时机:本意是帮助美国经济复苏,但却加速全球贸易崩溃,恶化经济大萧条

3. 低估国际报复风险:关税提高不仅未能促进就业,反而导致美国出口下降。
(2) 后世影响
‧ 该法案成为经济学家经常引用的**“保护主义失败案例”**,许多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
对经济增长更有利。
‧ 今日全球贸易政策通常避免单方面大幅调高关税,转向透过双边或多边协议来解决贸易
争端。
5. 结论
其实整体而言有两点比较不一样的地方
当时立法时是处于经济衰退时期
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大举裁员
但其实还有诸多相像之处
各位可以借鉴
这边没处理好,债蛙今年底可能会出头天
作者: ken123321987 (溺水者)   2025-02-02 18:27:00
百年大萧条
作者: verydolungbe (小小邦)   2025-02-03 07:50:00
以前是农产品,替代性高,而且开地图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