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人形机器人 NEO 超会做家务,背后是比特斯拉还猛的 AI 公司 1X
※请勿删减原文标题
原文连结:https://technews.tw/2024/09/06/1x-neo-beta/
※网址超过一行过长请用缩网址工具
发布时间:发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06 日 7:50
※请以原文网页/报纸之发布时间为准
记者署名:作者 雷峰网
※原文无记载者得留空
原文内容:
看1X释出影像,NEO能做的事还真不少,拿饮料、洗衣服、分类杂物不在话下,且不需特
地下指令,只要直接对NEO说就好。但意想不到的是,NEO甚至还能和人互动猜拳,看起来
NEO和人类好像没啥差别,吃瓜网友纷纷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网络名人Jim Fan特地在1X创办人Eric Jang的X评论,恭喜他们做出这么出色的产品;帮
1X拍影片的摄影师也说话,不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他信了,且机器人真的超安静,拍摄时
一点噪音都没有。
专门做家事的家庭新成员?
1X官网消息,NEO定位为专为家庭设计的家庭通用机器人,能照顾家庭成员生活,既要包
揽家务,也会贴心问候,就像真正人类,穿上衣服的NEO就和人没两样。
1X特地为NEO设计类似肌肉的结构和触感柔软的外型,身高为5.41呎(约165公分),重量
30公斤,让NEO能安全像人类在家里行走。NEO超轻重量但能负重20公斤,举起70公斤物体
,完全放心让它做各种粗活。NEO走路速度比影片快,一般速度为时速4公里,奔跑速度12
公里;普通人奔跑速度约5~7公里,NEO几乎可媲美专业马拉松选手了。
最重要的是,借助人工智能,NEO透过“感官”和身体结合,同时理解自然语言和物理空
间,提供服务时还能自己学习,用越久就越聪明。只是有一点可惜之处,轻量化设计使运
作时间只2~4小时。
看似没没无闻,其实大有来头
1X成立于2014年,2022年和OpenAI合作,引进语言模型和学习模型。2023年3月,1X在
OpenAI领投A2轮融资募得2,350万美元,OpenAI也顺势成为1X大股东。今年1月1X启动B轮
融资,总计拿到1亿美元。
1X发表过EVE轮式机器人,为工作环境设计,用于工业、物流、零售和安全行业。EVE已在
美国和欧洲地区启用,承担巡逻、搬运、导航等工作。EVE对打就是马斯克机器人Optimus
,去年5月人形机器人比赛也击败Optimus。
NEO离不开1X灵魂人物Eric Jang(下图)。Eric Jang从2016年布朗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加
入Google,任职高级研究专家研究机器人,致力以丰富数据+简单学习算法+强大计算
资源用于机器人领域。
2022年Eric Jang离开Google加入1X,担任副总裁,立下制造指数级增长的机器目标。
Eric Jang认为1X技术领先其他公司五年,即使特斯拉也还在开发,1X的人形机器人就已
诞生,且2018年就发表EVE机器人。
1X如何避开工业机器人刚性?
加入1X后,Eric Jang主要负责训练模型解决运动问题,同时也在软硬件人工智能领域客
制AGI蓝图。NEO主打静音安全,都离不开Eric Jang的研究,Eric Jang最近还于部落格发
文解释关键。
Eric Jang先做了单电机碰撞模拟,假设一个轮子一直旋转,有个杠杆臂从轮子伸出,轮
子碰撞木块后停止旋转。部分动能以运动形式守恒,但其余动能以热、声音和材料变形等
耗散。很多机器人移动时的噪音就是传动效率低下导致能量浪费。
Eric Jang又设计有两个轮子的变速箱碰撞模拟。右边轮子保持旋转并和木块相撞,左边
轮子以更快速度旋转,齿轮机构驱动右边轮子。计算发现,碰撞时需耗散大量动能,不只
木块,连齿轮也可能碰撞毁坏。
许多工厂机器人因这种僵硬高度齿轮化的驱动系统,故有安全问题,所以必须关在铁笼里
,接触任何东西前都需减速到爬行速度。但1X是轻质高扭矩的低转速电机,就能避开工业
机器人刚性、不能反向驱动的齿轮系统高危险性和高能耗,提高驱动系统的物理安全性。
Eric Jang也对影片训练机器人有新见解。考虑到机器人各种零件和活动时施力不同,他
有一些建议:
用NEO这种顺从敏捷的机器人。
降低视讯速度,但仅适用静态操作任务。
运动与动态规划分开,运动规划为匹配目标位置,动态规划为接触力。
有Eric Jang技术和理论支持,再结合EVE多年实务经验,NEO在人形机器人霸主地位可说
是毋庸置疑。
心得/评论:看完影片后真的吓死人,机器人能做到的事情能比想像的更多
这家公司还曾经打败过马斯克机器人Optimus,
未来真的会是机器人的世界吗? 机器人帮忙人力的一天将会来到。
※必需填写满30正体中文字,无意义者板规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