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olodona ()》之铭言:
: 大家都知道
: 一间公司成长最后
: 都会出资发展副业 长出有没有的科技树
: YAMAHA 做机车 又做乐器 喇叭
: sony 有耳机 保险 手机
: 三星 有电子 家电 保险 银行
: 三菱 有银行 重工 汽车 金属
: 为什么一间市值全世界十大的公司
: 台积电
: 到现在都只重压半导体啊?
高科技业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领先者优势
第一名 大口吃肉 (市占率50+)
第二名 喝点汤 (反托拉斯)
第三名 吃屎 (国家战略产业但不赚钱)
手机: 苹果- 90%利润
通讯芯片: 高通
电脑cpu: 以前的intel- 9成市占率
电脑系统: 微软
GPU、AI: 辉达- 进行式,不过结局大概看的到
EUV: ASML- 唯一
电动车: 未明朗
晶圆代工: 台积电
每一个长节点都赚到流汤
其他对手不是亏钱,就是在亏钱的路上 (救救力GG)
顶多28奈米大家一起喝点汤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 资本支出高、回收困难
一堆87国家、政客、金融界出身的CEO
以为喊个10亿美金就可以进入半导体制造业
目前听过的有: 印度、日本Rapidus、
德国汽车界、OPENAI新CEO
有钱没技术的: 中国政府近年的神奇大撒币
有钱有技术的: 阿拉伯买过的Global Foundries
有些半导体业可以从小钱投资开始试着进入产业
软件、芯片设计、封装、材料
但晶圆代工无法:
有工厂没订单、有订单没技术、有技术没赚钱
未来也很难有新的晶圆制造公司
也有那种大家都不赚 或 没有绝对优势的 科技产业
太阳能: 没有不可取代性、科技目前难有超级突破
中国红海策略
内存: 三星,但中国偷得很爽
面板: 三星,但中国偷得很爽
led: 资本、技术门槛低
电池: 中国独占性竞争策略,努力排除竞争者中
所以看起来还没赚很多
总之: 台积电的副业- 都是半导体相关
这跟台湾领先世界的子公司文化有关
你有新idea、新事业线 = 成立新公司
台湾在2000年时期的商学课本
还在讨论台湾为什么没有巨型企业、台湾子公司文化
理由约略是台湾税制(躲40%课税)
反正我是忘了
那时还流行王永庆
好笑的是,去年很夯的书: 芯片战争
说到大型企业的创新困境: 创新赚的钱九牛一毛
利润比本业还低得多、没赚钱会被股东检讨+靠北
解法就是: 创一个子公司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