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台湾受雇中位数 大输美日韩星港?

楼主: peggyfang (佩佩)   2023-12-17 17:05:59
→ afflic : 星巴克指数、大麦克指数、iphone指数 12/10 14:25
→ afflic : 都是可以来比较的标准12/10 14:25
好!
那就来比星巴克指数PPP
之前一堆人讨论很热烈的中位数PPP
如果以星巴克指数来计算 “各国薪资中位数对星巴克中杯拿铁的购买力PPP”会是多少?
把之前作者的数据po上来
1. 台湾本国籍全职薪资中位数: 55.2万台币/年 换算约 4.6万台币/月
2. 韩国全职薪资中位数: 74.2万台币/年 换算约 6.2万台币/月
2. 日本全职薪资中位数: 366万日圆/年 换算约 6.5万台币/月
3. 香港薪资中位数: 2万港币/月 换算约 8万台币/月
4. 新加坡薪资中位数: 5070新币/月 换算约 12万台币/月
5. 美国薪资中位数 :54132美金/年 换算约 13万台币/月
把2022年星巴克指数po上来
1.台湾星巴克中杯价格 4.86 美元 为美国的1.49倍
2.韩国星巴克中杯价格 4.11 美元 为美国的1.26倍
3.日本星巴克中杯价格 3.57 美元 为美国的1.09倍
4.香港星巴克中杯价格 5.52 美元 为美国的1.69倍
5.新加坡星巴克中杯价格 4.9 美元 为美国的1.50倍
6.美国星巴克中杯价格 3.26 美元 为美国的1.00倍
开始计算“劳工中位数对星巴克中杯拿铁的购买力PPP”
劳工薪资中位数对星巴克中杯PPP购买力 = 薪资中位数/p p=相对物价 (US = 1)
美国劳工星巴克PPP = 13万 / 1.0 = 13万
新加坡劳工星巴克PPP = 12万 / 1.5 = 8万
香港劳工星巴克PPP = 8万 / 1.69 = 4.7万
日本劳工星巴克PPP = 6.5万/ 1.09 = 5.9万
韩国劳工星巴克PPP = 6.2万/ 1.26 = 4.9万
台湾劳工星巴克PPP = 4.6万/ 1.49 =3.08万
结果: 台湾中位数对星巴克购买力最后一名
→ afflic : 星巴克指数、大麦克指数、iphone指数 12/10 14:25
→ afflic : 都是可以来比较的标准 12/10 14:25
好!
那就来比大麦克指数指数PPP
之前一堆人讨论很热烈的中位数PPP
如果以大麦克指数指数来计算 “各国薪资中位数对大麦克的购买力PPP”会是多少?
把之前作者的数据po上来
1. 台湾本国籍全职薪资中位数: 55.2万台币/年 换算约 4.6万台币/月
2. 韩国全职薪资中位数: 74.2万台币/年 换算约 6.2万台币/月
2. 日本全职薪资中位数: 366万日圆/年 换算约 6.5万台币/月
3. 香港薪资中位数: 2万港币/月 换算约 8万台币/月
4. 新加坡薪资中位数: 5070新币/月 换算约 12万台币/月
5. 美国薪资中位数 :54132美金/年 换算约 13万台币/月
把2023年大麦克指数po上来
1.台湾大麦克价格 2.39 美元 为美国的0.42倍
2.韩国大麦克价格 4.08 美元 为美国的0.73倍
3.日本大麦克价格 3.17 美元 为美国的0.56倍
4.香港大麦克价格 2.95 美元 为美国的0.52倍
5.新加坡大麦克价格 4.86 美元 为美国的0.87倍
6.美国大麦克价格 5.58 美元 为美国的1.00倍
开始计算“劳工中位数对星巴克中杯拿铁的购买力PPP”
劳工薪资中位数对大麦克PPP购买力 = 薪资中位数/p p=相对物价 (US = 1)
美国劳工大麦克PPP = 13万 / 1.0 = 13万
新加坡劳工大麦克PPP = 12万 / 0.87 = 13.7万
香港劳工大麦克PPP = 8万 / 0.52 = 15万
日本劳工大麦克PPP = 6.5万/ 0.56 = 11.6万
韩国劳工大麦克PPP = 6.2万/ 0.73 = 8.5万
台湾劳工大麦克PPP = 4.6万/ 0.48 = 10.9万
结果: 台湾中位数对大麦克的购买力只赢过韩国一个 其他全输
===========
PPP如何解读
例如:
台湾的名目薪资中位数是4.6万台币
大麦克PPP计算出来是 9.5万台币(4.6万台币/0.48)
那他的经济学意义是什么
即:
在台湾每月赚4.6万台币所能购买的大麦克数量 等同于 在美国领9.5万所能购买的数量
亦即 台湾赚4.6万的大麦克购买力 仅等于 在美国领9.5万的购买力 远输给美国中位数者
=============
结论:
之前有计算过台湾劳工的“一篮子物价购买力 倒数第二名”可参考前系列文
而这篇计算的
台湾中位数劳工的“大麦克购买力倒数第二名”
台湾中位数劳工的“星巴克中杯购买力倒数第一名”
iphone指数原理一样 就不再算一次了 因为iphone的跨国价差更小
所以薪水越高的国家通常对于iphone的购买力会更高 因此不用再花时间计算
所以奉劝大家看什么 星巴克指数 iphone指数 大麦克指数...等物价指数时
不该只“定性的”看国家排名
而是应该“定量的”看里面的相对值(到底实际差几倍 ex:1.2倍 or 1.5倍 or 3倍)
而这个相对数值 可以帮你计算 你自己的收入 相对于国外同级的pr 到底是购买力强或弱
不看相对值 而只看排名 根本就是走马看花
相对值看多了
就会发现一个心得“跨国物价的差距”远比“跨国收入的差距” 还小
物价相对值呈现为台湾3倍的国家 中位数薪资可能是3~5倍
物价相对值呈现为台湾1.5倍的国家 中位数薪资可能是2~3倍
物价看排名没意义 要看“报告内提供的物价指数相对值”才会知道实际意义
劳工中位数资料来源: https://www.pttweb.cc/bbs/Stock/M.1702134428.A.52A
星巴克指数资料来源: https://reurl.cc/xLxvEb
大麦克指数资料来源:
https://i.imgur.com/qChfJAo.png
作者: yukiinsummer (夏季雪痕)   2023-12-17 17:24:00
笑死 又是年轻人不努力推文
作者: mytropicfish (人生的业余新手)   2023-12-18 00:03:00
你选的国家本来就该赢台湾了台湾赢韩国已经有进步了怎么会想挑战新加坡 香港城市国家你要比好歹也是拿台北市跟这些国家比 本身就是种肯定八年前是连车尾灯都看不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