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23-08-13 08:05:41先说,云豹在这一块经营的非常贴近市场
在合约、规划、整体商业流程上面谈起来应该是数家绿能公司里面最舒服的了
有些绿能公司连付款条件都没办法30天
云豹弹性大、价格漂亮、扩充需求积极,只能说需求面市场能做大有他的实力在
就算撇开政商关系,云豹这种经营模式会成为最大最强毫无疑问
我就准备帮公司跟云豹签约,沟通上面是最顺畅的
至于一案场一公司,以我过去对接政府工程和建厂的经验来说
有几种可能,至少且不限于其中之一
1. 防火墙: 该案本身中长期来看风险度较高,所以设定一个停损
背书融资母公司还是可以设上限
2. 利益复杂: 一个案子太多人要分一下,最简单就是开一家公司大家进来持股
持股方式千百种,条件和私底下默契包罗万象
3. 金流复杂化: 配上境外投资公司OBU让利润和金流设定断点
基本上政治和利益牵涉越多的产业就越会有这种情况
还有一些技术上和标案细节的东西,但标案技术面就要请专业人士解说了
整体而言,一案一公司且营业项目几乎高度重叠的状况下
在"正常法治"概念下并非常态,监管上面也有许多困难
但是否为"必要的灰色地带",我想见仁见智
至于说董仔持股只有一点点所以得到的利润比例会很小
就真的是没玩过交叉持股的OBU+Netting吧
出去一轮以后基本上就很难追踪了,除非你要动用司法机构去函对方国家
然后87%对方国家不想鸟你
但又没明确违法情事,动用司法机构说不过去
哪个佛心董仔乔上乔下只拿一点点股权和利润的
麻烦说一下
※ 引述《TsukimiyaAyu (ㄎㄎㄎㄎㄎㄎㄎㄎㄎㄎㄎ)》之铭言:
: 都会看股版了
: 就不要这么可悲
: 有碰过太阳能跟除能的实务就知道,
: 基本上就是一个案场就是一家公司,
: 跟污水处理、或者有些船运公司的一船一公司很像,
: 这几天在吵的什么十几家公司,
: 懒得每一家都去看,但查下去几乎都是云豹转投资子公司,赖是法人代表而已,
: 从合并报表就可以看出来,
: 这些云豹转投资的子公司,又帮他们背书保证或资金贷与,
: 拆多家子公司就是为了专案融资的方便,
: 有看过太阳能专案融资的资料就知道,绝对称不上多好赚,
: 会来做就跟你各位存股仔一样,赚每年稳定收益而已。
他能把饼做大,你内文写的这些优良条件,不就是政商关系良好才有的吗,是要撇除什么
前面先假装中立吸引听众接着洗脑设立断点这些手法真的值得更高的位置ㄎㄎ他就是用一堆名词堆砌暗示政商关系回避监督是很棒的幕僚
回收都有基金了 自己google吧google一下 很难吗多看看太阳能厂的年报 很多东西都有写台湾一堆财团 银行都有投资太阳能前公司的太阳能屋顶还是被中华电信得标回收的问题新闻都写七年后才有大生意
现在厂商怎么有愿意备好产能 等七年只要有利可图 民间自然会回收我预测七年后 老人院严重不足政府请马上盖一堆老人院 放七年后 老人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