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22 (装配匠)
2023-04-20 21:51:18原文标题:中国3月份经济数据被指“打架” 专家解读
※请勿删减原文标题
原文连结:https://bit.ly/3KWHXai
※网址超过一行过长请用缩网址工具
发布时间:2023-04-18 3:30 PM
※请以原文网页/报纸之发布时间为准
记者署名:宁海钟、骆亚
※原文无记载者得留空
原文内容:
中共解除“动态清零”已近5个月,当局企望经济复苏。日前中共公布的3月份多项经济数
据出现“打架”的情况,引发猜测。专家认为,即便不涉造假,数据也反映出产业外移、
制造业空心化等严重问题。
4月13日,中共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4.8%。这是自去年9
月以来,中国出口总值同比首次恢复增长。
4月11日,中共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
价格指数)数据。从环比(与上个月相比)看,CPI下降0.3%,PPI继续持平。另外,3月
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1.9%,比上个月下降0.7个百分点。
中共央行的数据则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香港《信报》4月17日发表文章质疑,3月份多项经济数据似乎出现“打架”的情况。3月
份PPI和PMI皆向下,象征制造业不景气,可是该月出口总额竟意外飙涨14.8%,令人大跌
眼镜。既然出口这么猛,为何PPI和PMI那么弱?另外,当月M2猛增12.7%,显示放水力度
强大,而CPI物价已连续两个月下滑,反映通缩危机。
专家解读中国出口数据突增背后的原因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4月17日对大纪元说,3月份中国出口额暴增是非常奇怪的。
王赫说,尽管一般外贸数据很难造假,但是中国这些年来外贸数据造假也被曝光过,比如
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外贸数据对不上,还有中美的进出口数据也是差距非常大。
2019年6月,美国确认了自己核算的数据——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近4200亿美元,使
美国工人、农民、农场主和商业蒙受巨大损失。但中共指美方对中方的贸易逆差数字只有
1500多亿美元。美中两个数字竟相差2700亿美元之巨。
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4月17日对大纪元表示,中共数据存在造
假的可能性。比如大陆各省在报数据的时候,常常出现没有办法凑成中央的总数的情况。
另外,有时中央的统计数据都已经报出来了,有的省还没有报出来。
孙国祥说,如果不考虑造假的情况,这些指数的变化就牵涉到地缘经济的因素。“本来在
全球化的时代,这些数据的连动性都是非常准确的,如果是正比例,会同时出现;如果是
负比例的,也是同时出现。但现在经常受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就有不太一致的情况。
比如中国大陆出口贸易量暴增,要看对哪一些国家或哪一些地区的出口有大幅度的成长。
”
据中共官方3月份的数据,当月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额增长了35.4%,对非洲的出口额
增长46.5%,而对俄罗斯的出口额增长了136.4%。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出口额下降7.7%,
对日本出口额也减少5%。对欧盟出口额同比仅增长3.4%,为时隔5个月来的首次转正。
自媒体“财经冷眼”4月15日在节目中分析说,3月出口额增幅最大的是俄罗斯,反映出在
俄乌战争中中共对俄罗斯的支持,不排除包括一些战略物资。而对东盟的出口额大幅增长
,很大可能是中国的产品经过东盟再出口到美国和欧洲。
“中国出口到东盟的很多是来料加工的半成品,借船出海,来躲避欧美对中国的限制和产
业链的转移,玩一个小技巧。这就是为什么这三年来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不断增加、对美国
的出口不断下降的原因。”
但他认为长远看这是对中国不利的模式,如果东盟的生产能力提升,就会替代中国的份额
,就不需要中国再出口,而且产品经过东盟,中间有差价,中国出口商品的价值肯定会变
低。
“财经冷眼”还表示,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但一季度中远海控财报利润
下降了74%,尽管利润和出口额不能同纬度对比,但也可以看出来,一季度进出口增长
4.8%的情况下,中国远洋运输的巨头的利润还大降,一方面说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值不断
压低,没有赚到钱,而且还在亏损;第二可能说明中共统计局在造假。
另外,中共向非洲和俄罗斯大量出口,是用人民币结算的,也就是挣不来外汇。“财经冷
眼”说,“这是在中共统计局没有造假的情况下的;如果是造假,整个中国一季度的外贸
就是坍塌了。”
王赫表示,中共整个一季度对欧美日的出口都在下降,对台湾和韩国的出口也在下降。中
共原来的外贸国际大循环,就是从台湾、日本、韩国进口设备一些零部件,然后组装起来
卖给美国、欧盟。但是现在形势比较紧张,中共对台湾搞军事威胁后,中台贸易关系和中
日贸易关系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美欧也对进口实施限制,中共传统的贸易大循环在动摇
之中。
“现在它对非洲和东盟的出口增速比较大,是由于美欧对中国的贸易转向,导致了中国大
批外商撤离和中国国内一些资本要绕开美国的高关税,大规模地把资本、把供应链转移到
非洲和东盟。”
据《金融时报》4月16日报导,不仅外国公司,中国企业也不得不改变供应链。中国最大
的热水器制造商广东万和新电气表示,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国客户要
求该公司将产能迁出中国。万和决定将部分工厂从中国南方的工业区转移到埃及和泰国。
而美国对中国制造商品征收的关税上升也是一个原因。
近日在香港举行的环球资源消费电子展上,许多中国制造商在展位上方张贴标志,向买家
宣传他们在越南或其它国家设有工厂。
中共正在推动“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信报》的评论文章指,经济数据种种“打架”现象,可能关乎当局正在推动“中国版马
歇尔计划”,借此突破美国经济围堵。也就是央行大放水,主要由国企及大型民企获得新
增融资;但拿到钱后,大部分并非用于在国内增加投资、扩充产能,而是拿到东南亚、非
洲等新兴地区发展基建、兴建工厂。一来为了输出过剩产能,二来有助于规避美国阵营的
“围堵”行动。
孙国祥认为,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说法,是为了帮中共当局的数据在自圆其说,其实
不是一回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真正版本的马歇尔计划,它是希望能够支撑战后国家的经济
复苏,它必须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但是中国大陆现在在各国进行的基础设施投资,是
透过所谓的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的,在不同国家造成了贪污腐败和烂尾工程等等。”
不过他认为所谓中国版本的马歇尔计划的说法,的确可以作为中共统计数据出现矛盾混乱
的一种解释。
孙国祥说,中共在提供这些数据的时候,可能只是拿一部分的数据来支撑整个包装,因为
中共在对外关系当中有一些台面下的交易,也可能用到外汇储备,只是人们并不容易去找
到相关的明确的资料,但对它的数据,“我们可能必须要打一个重要的折扣,折扣一半甚
至一半以上”。
王赫也认为,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本身是误导的说法,中共的“一带一路”是新殖民主
义,和当初美国二战之后帮助欧洲经济迅速恢复起来的计划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中共搞
一带一路进行了大撒币,但实际上是造成了当事国的巨大的债务危机和腐败。”
专家:中国制造业空心化 “世界工厂”褪色
今年两会期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将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称“任何时候中国都
不能缺少制造业”。新任总理李强在3月21日至22日到湖南对制造业进行调研并主持制造
业座谈会,他强调重视实体经济、推进高端制造。
但现在中国企业外移,与中共高层的口号相反。王赫表示,产能加速外移会造成国内制造
业空心化,所以习近平、李强只是空喊口号。
“制造业的投资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民企对中国经济不看好,中共想避免产业空心化,
想阻止这些民营资本的外逃是挡不住了。整个国内的经济环境恶化。大家出于政治上对中
共当局的不信任、对前途的悲观,现在能跑的赶快跑,不跑的也尽量做好各种准备,所以
空心化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王赫提到,中共虽然一直加强外汇控制,资金很难转移出去,但是很多外贸企业,特别是
民营企业,产品出口之后资金不会回来,直接就在国外再投资或者做别的买卖。
孙国祥对大纪元表示,当西方国家认为“我们不仅要自由贸易,也要公平贸易”,中国大
陆这个世界工厂的角色已经出现了问题。在越南可能取代中国的地位的情况下,中国“世
界工厂”正在褪色当中。
孙国祥还表示,中国大陆已涌动失业潮,如果又把生产线往外移,会令国内就业或整体的
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王赫则说,中国经济风雨飘摇,根本是救不起来了,有说法认为中国经济要倒退20年,看
来正在逐步地向这个方向走。
M2猛增、CPI却连续下滑 分析:民众对未来悲观
对于3月中国M2猛增12.7%,而CPI物价却已连续两个月下滑,《信报》文章指,有人担心
背后或反映经济动能疲弱、民众消费力不振,央行印钞也无法提振物价。
孙国祥表示,假设中共央行所释放出来的数据是正确无误的话,这确实有问题。
他说,中国大陆本来因为出口出现问题,想透过内需提振经济,但是目前最根本的问题就
是消费信心的不足。尽管货币在市面上的流通量增加了,但是人们收到口袋里面去,不愿
意消费。
“也就是说进入一种悖论,放宽了货币的限制,但是并没有办法产生消费力量的提升”,
孙国祥说,这反映出中国民众对于未来经济的展望是保守甚至是悲观的。
心得/评论:
这篇先暂时放下直接批评造假的想法
从中国官方发布的各项互相矛盾数据
分析出各种不合理之处
并从中推敲出中国经济的可能实况
※必需填写满30字,无意义者板规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