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好想赢韩国!电动车浪潮下台湾汽车产业如

楼主: cjol (勤朴)   2022-02-28 20:32:36
作者: xc777123 (冬帅) 看板: car
标题: [新闻] 好想赢韩国!电动车浪潮下台湾汽车产业如
时间: Fri Feb 25 10:33:15 2022
原文连结:https://is.gd/XMrgHT
原文内容:
鸿海虎视眈眈想为Apple car代工 为何日产和现代都相继拒绝?
搭著2050净零碳排的风潮,苹果早在 2018 年就喊出要做电动车,备受外界瞩目。花旗证
券发布报告分析,由于苹果缺乏自行造车能力,应该会延续过去纯代工(EMS)的模式,
由苹果主导IP设计与自主能力,再委托具备电池、面板与半导体供应链体系量产优势的代
工厂生产。报告也点名鸿海、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等11家亚洲厂商最可能成为苹果车(Ap
ple Car)的庞大商机潜在受惠者。尤其,鸿海积极与裕隆集团合作推动电动车开放平台M
IH联盟,主打与伙伴共享规格、零组件与软件协定,来提升其电动车代工能力,足见鸿海
瞄准Apple Car的野心与强大竞争力。
相反地,日产汽车、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却在与苹果接触后,相继发表声明宣布不再与苹
果讨论合作电动车项目。三家车厂皆指出:一旦以苹果品牌生产电动车,等于让日产与现
代降级成硬件供应商、苹果的组装厂,将产品的主导权与最大利润拱手让给苹果,有如“
汽车业的鸿海”,谈判因此破局。
这番表态引发不少网络讨论,为何与台湾经贸环境相似、同时期发展汽车产业的韩国,早
已跻身国际十大汽车品牌;反观台湾汽车厂与科技业者为国际厂牌代工制造经验丰富,也
累积一定技术实力,却只想争抢遭日韩品牌唾弃的代工机会,缺乏进一步发展品牌、提升
价值的野心?
缺乏品牌带动 台湾汽车产业深陷代工困境
汽车产业往往被认为是工业龙头,对国家整体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近年来,
韩国汽车已与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并驾齐驱,居全球汽车品牌五大强国,且占韩国整
体制造业生产毛额及就业人口数高达10% 、出口总额12%。汽车品牌还能进一步带动周
边制造业发展,光现代汽车集团的协力厂商就有5家位居世界前100大汽车零配件公司,包
括Hyundai Mobis(第6位)、Hyundai Wia(第32位)、Mando(第45位)、Hyundai Powe
rtech(第54位)、Hyundai Dymos(第71位),汽车零配件业者一年销售额可达676亿4,0
00万美元,足见汽车产业之于韩国经济不可或缺地位。
相比起韩国车厂透过本土汽车品牌带动整体汽车制造、销售产业链,台湾汽车产业多年来
却欲振乏力。过去台湾在国际汽车产业的竞争中,由于在燃油引擎的关键制造技术上始终
不得其门而入,而使得台湾品牌在自行研发、制造传统油车时,难以与百年工业大国匹敌
。因此,汽车厂长期以来只能为日韩母厂做组装代工,整体产业技术发展受制于日韩母厂
,必须持续向母厂花大钱购买关键零件,使造车成本高居不下。无怪乎国产车长年被消费
者诟病价格又高、配备又差,国产车在台销量占比也逐年下降,长期而言产业更难以升级
转型,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产业界皆认为,未来电动车时代则以马达取代我国业者不擅长的燃油引擎,这对以ICT产
业闻名的台湾而言,无疑是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工研院产科国际所(IEK)研
究也指出,2037 年电车占比将会超过油车,总产值在 2040 年可达两兆美金以上。若我
国汽车产业能够借镜韩国品牌的发展轨迹,结合台湾ICT产业的长处,成功打造出本土电
动车品牌,相信也能带动电动车供应链,帮助台湾在全球电动车浪潮中掌握庞大商机。
关键政策差异 台湾汽车产业落后韩国二十年
回顾汽车产业发展历史,台湾与韩国同样自1960年代开始推行汽车产业的保护政策,但相
比起我国产业政策缺乏方向、摇摆不定,致使产业发展远远未达到预期;韩国政府60年来
对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目标明确,以强硬禁止进口、整车优先于零件,品牌优先于代工三大
正确策略,成功发展本土品牌,带动整体工业发展,其策略或许可以作为我国汽车产业面
临电动化浪潮的发展参考。
1.强硬禁止进口的保护政策
对外政策上,韩国自1960年代起全面禁止整车进口,直至1988年才全面开放,中间长达27
年期间内需市场仅限贩卖国产车,使国产车厂在保护下逐步茁壮,明显可以看出韩国政府
保护产业的决心。而我国关税政策反复不定没有一致规划,未能给予业者稳定的产业环境
,1960年代政府每年视汇率浮动调整进口管制措施,到了1970年突然宣布全面开放进口,
希望借此增强竞争以提升产业实力,不到两年又因国产车受过大冲击,全面禁止小车进口
。只做半套的保护政策,使产业缺乏长期发展信心,最终导致我国国产车厂发展相当受限

2.整车优先于零件
而在对内政策上,韩国自初期即对整车组装用的零件实行免税制,先求降低整车制造成本
,快速累积整车制造经验,而后再逐步提高自制率要求,保护零件业者。这点可从1962年
要求开始国产汽车制造过程中至少采用30%国产零件、1970年提升至60%、1974年要求达到
全面国产化的政策脉络中窥见。在耐心等待整车制造业发展成熟后,才开始禁止零组件进
口、并关闭自制率与产量过低的组装厂以全力发展零组件工业,最终在零件厂累积一定市
占率后,才于1980年代开放进口汽车零件。整体而言,明显可以看出韩国政府循序渐进的
政策规划。
我国政府在整体发展策略上,一开始即贪心地想同时兼顾整车制造与零组件厂,却导致两
头皆空的迥异。1960年产业刚起步发展时,即对进口零配件课征35%高关税、并好高骛远
的设定高达100%自制率,结果导致整车组装技术发展缓慢,自制率要求也难以达成,而后
才反反复复调整自制率要求。
中山大学《台湾、韩国汽车工业政策比较》论文中指出:由于台湾政府没有100%自制汽车
决心,缺乏长期目标以致朝令夕改,导致我国汽车厂仅能协助母厂做低阶代工,合作母厂
不乐见台湾子厂拥有关键技术的制造能力、更不可能为子厂规划国外市场发展。长期而言
致使台湾整车技术既未生根、也无法走出外销,只培养出低加工层次的零组件厂,关键技
术只能任凭母厂主宰零件报价。这也导致了目前我国整车制造成本仍远高于其他国家,即
便享有关税优势,不少国产车价格仍高于进口车,缺乏销售优势。
3.重本补助汽车产业,且本土品牌优先于代工制造厂
韩国禁止新建汽车组装厂、既有车厂再引进国外车型代工后,继续要求独立开发具韩国特
色的轿车,强制制造商升级转型发展本土品牌。而相关的补助政策一同转向,仅只于补助
国产品牌研发与创新经费,光是以近5年韩国政府投入在国产品牌的电动车研发上的金额
就高达265亿台币。
反观我国政府在汽车产业政策上目标短浅,从一而终仅将眼光放在代工制造上,更不用说
,统计近十年来,工业局对汽车产业的产创案与辅导案补助经费总计约投入13.61亿元,
我国整整十年政策经费仍不及韩国近5年补助的1/20,无怪乎目前汽车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远远不及韩国车尾灯。
同份中山大学论文指出:从台湾、韩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相比起韩国坚持走自主研发的
艰辛道路,台湾选择以“市场换取技术”的合资组装代工策略,希望透过开放市场的方式
吸引外商投资、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最后达到自主研发能力。但台湾政府的政策方向不仅
没有做出成绩,还让台湾国内汽车市场被进口车和合资品牌占据、技术依然落后,沦为国
际跨国资本分工体系的低阶代工者。
缺乏引擎等设备的关键技术、厂商不愿突破研发,导致迟迟难有发展本土自有品牌的空间
,无法将整车设计、研发、制造一条龙产业中最核心的利润留在台湾。过去曾有大叶与台
塑集团尝试自主品牌后宣告失败,现仅剩裕隆集团旗下的纳智捷、中华汽车,但同样因为
缺乏关键技术而面临转型困境。
电动车浪潮的转机 台湾汽车产业的代工困境如何解?
随着全球已有超过120国宣示将在2050年达成“净零碳排”,电动车浪潮的竞争将进入白
热化,电动车与传统油车销量的黄金交叉指日可待。台湾能否在此浪潮中卡位,将影响未
来制造业20年。
经济部多次表示:为达2050净零碳排目标,车辆电动化是当中重要减碳工作,电动车有机
会成为下一个兆元产业。台湾将善用资通讯(ICT)优势,辅以政府补助、租税优惠等,
建构电动车供应链体系,并和欧洲紧密结合,创造多赢市场机会,让电动车产业成为新的
护国神山。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 今年更曾宣誓:“台湾过去的油车引擎产业没有跟上国
际,因此输在起跑点;现今全球电动车浪潮下导致传统供应链发生变化,电动车的马达,
台湾没有输。富田电机持续打入特斯拉(Tesla)的马达供应链,且已经10多年;而和大
、台达电也已经切入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中,电动车将会扮演台湾未来经济成长的重要角
色,台湾不会缺席。”
在这波电动车的商机中,或许是台湾汽车产业“转大人”的重要契机,政府应该鼓励更多
资源丰沛的厂商走向自主品牌研发,共同打造“电动车台湾队”。一如目前电动机车有Go
goro、宏佳腾、中华eMoving、PGO,与传统老牌光阳、三阳机车互相竞争;电动巴士也有
大同、华德动能、唐荣车辆、成运汽车等多个品牌抢占商机。
汽车产业也应该藉著制造业与资通讯产业的优势,鼓励更多厂商推出本土品牌。无论是率
先进口油电车(Hybrid)来台贩售的国瑞汽车与总代理和泰汽车、早早宣布跟进“2025 H
YUNDAI品牌战略”的现代汽车总经销南阳实业,或者是甫协同裕隆集团推出电动车开放平
台MIH联盟的鸿海集团,若能成功把握住电动车机会,自己掌握关键技术与品牌研发能力
,未来则能打造台湾电动车自主品牌,为电动车蓝海注入新血,有望台湾带来下一波经济
与产业的高峰,届时台湾不只有半导体产业这座护国神山,电动车产业也能成为另一座台
湾中央山脉。
心得:
说穿了过去真的是无法自产引擎所以国产车始终起不来。
但看特斯拉供应链3/4都来自台湾就知道,靠ICT产业把电动车搞起来不是不可能,毕竟做
马达就是台厂的专长,富田电机、大同、红海都有在做。
如果真的搞得起来平价电动车(果冻之前喊50内),不要说50万,100万以内弄得出合格
电动车,我绝对下半辈子只买国产品牌。
*转录新闻/情报,必须附上原文及网址连结及心得或意见30字(不含标点符号)*
作者: floatbear227 (what love is)   2022-02-28 20:47:00
PEAR三万美金 记得你说的下半辈子只买国产
作者: madeinheaven   2022-02-28 22:47:00
克罗地亚人口400多万人出了一个Rimac还收购布加迪市场小根本不是借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