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抛砖引玉 看有没有对这块更了解的大大 例如公司的品格作者李大之类
: 有人记得李大的ID吗 想转给他请他指教一下
: 可以出来给个评论 赚不了钱至少也可以多学到点东西 感谢~~
上班中 先简单回复一些原则问题
1.是否违法?
N年前我曾被咨询一个, 股东不服公司收购价告上法院
我告诉法官(非正式证人) 一个购并案基本上都要花上千万(甚至数亿)去雇用含法律和财
金的购并团队 这还不包括自家公司的法务和财务
如果光公司提供的资料和算式就可以让你看出计算不合理或明显违法
那基本上那个团队也毁了
所以简单地说,除非这个老板要落跑了,否则具有争议的事是会做的 但明显违法的事是
不太可能的
我不知道那个案子后来怎么判的,通常如果求偿的人不多,金额不大,很多都是劝公司和
投资人和解
2. 开发金并中寿
来龙去脉 我相信下一期的财金杂志会讲很多 有兴趣的去看公1有当初辜是怎么拿下开发
金的 争议之处在哪里
再去google "中信金 / 南山人寿" 案后修法 对辜二少的影响
简单说 二少并中寿是势在必行的,问题是并价高,开发金股东不爽,并价低,中寿会不
爽. 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行情价", 也就是溢价约15%多一点.
你可以去查看看,如果没有内线走漏,近年合并的溢价就是这种行情
台湾的购并讲一堆专家评估,其实很多都是老板箭射了 后面团队再把靶补上去 再让你觉
得老板是在精准分析后才决定射箭的
3. 那么争议的手法,也就是灰色地带要怎么保护投资人权益?
一般来说,三种方式,独董、股东集体诉讼、股东自救
第三种开头说了,法官也不可能懂的,如果集结的金额不高,公司可能和你和解
至于独董和代位负责股东集体诉讼的投保中心......嗯...算了吧!
这就是台湾成天吹嘘的公司治理 什么都有 但拿真正的例子去验证就破功了
上班时间写的很乱 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