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
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 正式启动线上交易
(请勿删减原文标题)
原文连结:
https://bit.ly/3rbCG4r
(请善用缩网址工具)
发布时间:
2021年7月15日
(请以原文网页/报纸之发布时间为准)
原文内容:
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计画,在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达成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起步,也是中国启动碳排放权线上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碳交
易市场之一。初期仅限3,000多家重点发电企业依据配额进行交易。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4日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
成,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本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于今年7月启动全国碳市场上
线交易。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021) 3月,试点阶段的碳市场共覆蓋钢铁
、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蓋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
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
2021年是中国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首
批碳市场覆蓋企业的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
成为全球覆蓋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市场从地方试点起步,2011年10月在七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
和深圳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历经10年,2021年7月16日起,从电力行业开始,十
四五期间,将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民航等8个高耗能
行业。
依据2017年末,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要求建设全国统
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何为碳交易? 简而言之,将碳排放权形成一种可交易商品,而且以“惩罚”超额排碳的
企业,“奖励”超额减排的企业,就可以逐步减少整体碳排放数量,实现碳中和目标。由
于,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威胁著环境及人类生存。于是,经济
学家发明了一种制度,把碳排放权数量化、商品化,政府给每个企业配给碳排放配额,根
据过往碳排放情况等,发放减排目标。而且,这些配额可自由交易;企业若用完配额,须
向其他企业采购剩余配额,或是接受高额罚款,不然就要关门停产。
据知,电动车大厂特斯拉于2020年光靠出售碳排放交易,就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有分析师表示,近年来,中国碳排放权市场均价逐渐稳定在15-40元/吨的价格区间,但
与欧盟及加州碳市场超过100元/吨的价格相比,中国碳市场的价格仍相对较弱。但如今全
国碳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后,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估算,碳价应不低于
减排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2020年至2030年应为7美元到15美元,到2035年约上升至25美
元,2050年约115美元。
各国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一般采取三类:命令控制、经济刺激、劝说鼓励。其
中,经济刺激型手段由于灵活性好、持续改进性好受到各国青睐。
在经济刺激手段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碳定价机制,本着“谁污染谁付费”原则,首先获得
碳排放的权利,然后再为这个权利支付费用,这个过程被称为碳定价。而碳定价机制一般
分为两种:
一种是政府强制型手段,就是开征碳税;
一种是通过市场手段,也就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开征碳税更适用于管控小微型排放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则适用于管控排放量较大的企业
或行业。这两种政策是可以结合使用的。而中国选择采取碳定价机制来实现碳排放、碳中
和承诺。
其实,碳排放权交易或碳定价机制,一方面能够为减排降碳企业带来实质现金收益;另一
方面,可迫使超额排放企业带来企业转型或升级机会,借助技术和设备更新导向低碳发展
领域,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截止2020年4月,全球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国际气候协议缔约国有31个,包括欧盟碳
边境税、中国、韩国等。实行碳税政策的缔约国有30个,主要位于北欧、日本、加拿大。
心得/评论: ※必需填写满20字
中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路,规模全球最大,希望能借此达到减低碳排放量的目标,实现碳
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