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科技供应链频涨价 距离通膨还有多远?

楼主: Rin5566 (派屈克)   2021-04-12 21:05:34
原文标题:科技供应链频涨价 距离通膨还有多远?
(请勿删减原文标题)
原文连结:https://reurl.cc/2bOMmE
(请善用缩网址工具)
发布时间:2021-04-11
(请以原文网页/报纸之发布时间为准)
原文内容:
美中两强实力差距缩小
整整晚了6年才察觉中国的一带一路潜在着巨大威胁,如今再加上新冠疫情的拖累,美中
两强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于是3月底拜登推出宣称一代人仅能看到的一次投资─2兆美
元地基建方案,改善美国半导体芯片、生物科技、能源方面的地位并保持竞争力,拜登宣
称在他的任内绝不容许中国超越美国,言下之意,中国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台湾人要
有警觉性,不可再沉溺于“小确幸”蜜糖陷阱,应该重新找回“赛德克巴莱”的血性,才
有可能继续维持中华民国的存在,因为当今的中国,已经强大到敢跟美国对呛、搞对抗,
严重威胁到二战之后美国建立的国际秩序规则。
飞机还没问世之前,谁掌握海运,谁就掌握了全球贸易命脉。19世纪英国海军横行七大洋
时,全球海运七大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百令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大英帝国全盛时期控制了六个。
https://i.imgur.com/q1LGDb7.jpg
从这七大咽喉的地理位置来看,就不难理解中国的一带一路的布局,就是复制东印度公司
的以经济为手段,进而影响当地政府政策与军事布局,这招数跟英美如出一辙,可以称为
具有中国社会主义色彩的新殖民地主义。近期越闹越血腥的缅甸紧邻中国的云南省,在20
15年习近平的一带一路计画里,云南担负著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任务,建设成
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中国国企赴海外投资重点在跟当地政府打好关系
这样看好像没什么特别,关键就在于控制了缅甸,就可以突破亲美的印度对于孟加拉湾的
封锁,进入印度洋,如此一来,中国就算受制于美国在太平洋的第一岛链封锁,还可以从
缅甸运送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而且缅甸其实是稀土大国,缅甸占全球稀土产量的10
.5%,跟澳洲差不多,美国也不过占12.4%,就因为这两样,所以民主阵营才会扶植翁山
苏姬执政,企图封住中国西南的面海口。
https://i.imgur.com/WFsLD2l.jpg
这些年来很多中国国企赴海外投资,赚钱只是表面,跟当地政府打好关系才是正事,撒钱
投资帮助大搞基础建设,借此打通中国到中亚与欧洲的交通网,或运送战略物资如天然气
、石油,或成为外销的腹地,这招是不是很像当年台湾的工程队远赴沙特阿拉伯搞基础
建设,换取进口石油。
另外,中国也学了美国在中东与南美的那套扶植反对派政权,牵制或取代当地执政政府,
这波缅甸军变,中国就反对支持联合国的制裁,眼睁睁的看着2019年香港反送中+暴力升
级版在缅甸重现,反将美国一军。
中伊25年合作协议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从1979年之后,美国一直制裁伊朗,扬言谁购买伊朗石油,就制裁谁,连印度这样的大国
都遭到了威胁。如今,中国购买伊朗石油直接绕过美元,那么,美国对伊朗的长期制裁,
在本质上就没有了着力点。
而川普在美中贸易战过程中,把手上可用的牌出尽,在中美之间的经贸联系,“杀敌一千
、自损七百”的现实情况下,除非动武,否则要KO式的压制中国也是不现实。
关键是,如果美国后续没有很强而有力的制衡,那么,有了中国的带头造反,过去因金融
危机而吃闷亏的美元结算制度,势必会有更多的不满美元国家加入中国阵营,形成拉帮结
派的对峙局面。
如此一来,就像全球温室效应,少了美中任何一方的支持,都成不了事,一旦世界形成两
大阵营对峙,离开中国支持的美国,很多事都别想干成,其一手构建的国际秩序,也可能
会被重塑。所以中伊25年合作协议,除了经济意义,更多的是政治意义。
疫情驱动消费者囤积物资加剧市场库存短缺
拜登力主推动2兆美元的基建方案,目的是创造1,900万个就业机会,在失业率(不计入无
薪假)仍达6%的情况下,拜登的执政方向自然是拯救劳工市场为主,联准会的货币政策
也支持这观点,但华尔街则聚焦在美国债务大增,美债殖利率上看2%,万物皆涨,通膨
重临。距离消费者感受物价上涨的切身之痛还有多远呢?
在全球疫情爆发初期,基于未知的恐惧,分析机构大多持经济衰退的预测,制造商普遍采
取减产策略。但这次的经济衰退来得又快又急,消费市场的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消费者
仍在继续支出,需求保持大体不变,甚至某些商品的需求更为强劲了,各国政府几乎无一
例外地采取了财政刺激措施,并且鼓励消费,甚至是报复性消费。
这虽然是好事,但生产商显然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在丰田汽车提倡just in time的库存
策略后,低库存几乎是所有厂商的共同经营方针,于是就在疫情驱动消费者囤积物资,供
需因此进一步失衡,甚至一些制造商为了减少未来发货的不确定性,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囤积了大量库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库存短缺。
整个工业供应链都面临通膨压力
从家具、塑胶泡沫到汽车和机械零部件,全球供应链上生产和分销的所有成本几乎都在上
涨。在美国,制造业巨头3M公司已指出其商品的运费持续攀升;在中国因为用于制作泡沫
橡胶的化学品和金属价格不断走高,一些玩具批发商已经将价格提高了15%之多。
更为糟糕的是,物流问题加剧了商品的短缺风险。航运业面临缺柜、缺船、缺工、苏伊士
运河堵塞,导致运费和成本持续飙升,供应链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商品交付的
延迟时间创下了数十年之最,生产延误、供给中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最终,整个工业
供应链都面临通膨压力。
https://i.imgur.com/MBgk3iB.jpg
到目前为止,这些价格的上涨多数都在生产和分销过程中被消化掉,这使得零售价格相对
平稳。然而,随着厂商涨价反映生产成本,最终厂商将不得不开始将更多的成本转嫁给他
们的客户,例如美国的厕纸已经涨价了!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 洪宝山)
心得/评论:各国各产业都怕缺货拼命补货,连带各原物料涨翻天,连锁效应下造成近年来
罕见的通膨 ※必需填写满20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