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标的] 5478 智冠 天堂2MYCARD多

楼主: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21-03-29 09:39:09
大家多思考一下MyCard过去和现在的优势分别在哪里?
MyCard吃了红蓝绿其中的蓝以后,一直想打造自己的支付生态系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随着台湾虚拟支付和第三方支付逐渐成熟后
会越来越难继续靠MyCard赚钱
MyCard有在业界或有接触的都知道,大概是抽多少%
那他们能抽那么高的%数是因为"号称"他们在零售通路上架费用非常昂贵
可是依据公开的财报来看,配上超商半公开祕密的上架费用抽成
大家可以算算看实际走零售的比例有没有超过30% (我可能还算保守了)
MyCard是金鸡母,但这只母鸡还能够下多久的蛋才是重点
炒短线我觉得智冠没问题,我不敢预测股价上下变动,我单纯谈这个产业
1. 智冠这几年极力想把MyCard生态圈扩展到变成EzPay,但吃像难看得罪了不少蓝新旧客
2. MyCard高额收费,但真的有多少人是真的透过便利超商买点数呢?
3. 开放式的点数系统其实是诈骗和犯罪的温床,能受到多少消费者的青睐呢?
虚拟支付其实分为三大类
A. 行动支付: 可视为信用卡的衍伸,只是透过不同的平台去刷如Apply Pay
B. 第三方支付: 算是一个第三方处理金流中心,代支代付的概念如PayPal、红蓝绿
C. 电子支付: 有电子钱包概念的平台,可转帐 如街口、LinePay
D. 电子票证: 如悠游卡一卡通
LinePay本身又比较复杂,LinePay本身先拿了第三方支付
之后做电子支付也做电子票证,但电子支付和票证本身并无法互通
那游戏业本身受限于台湾银行保守的观念和立法人员的怠惰
所以过去国外平台或是本土游戏上架时通常都直接找MyCard合作花钱消灾
但近几年其实银行本身获利来源有限,其实逐渐有松动的趋势
毕竟这块饼就在那边,谁先抢到基本上就是爽爽赚
甚至有几家民营的已经有在建立相对应的服务团队想要弄API的桥接
然后本身也有处理金流、处理信用卡后台的能力,证照也最完整
各家银行也疯狂推自己的电子支付系统,配合信用卡或是其他金融商品的优惠
对游戏公司来说,当然是拓展越多支付方式让客户更方便掏钱更好
但问题是要如何让平台去桥接各家支付的API系统,还有履约保证专户等等是主要的问题
智冠本身吃了蓝新以后可以做代支代付,但他们本身信用卡收单还是要交给银行处理
所以信用卡的处理成本就比一般银行还高了
接着就是智冠本身并无法提供履约保证专户的服务,但银行可以
现在智冠本身优于银行的部分是他们可以很有弹性的帮忙嫁接各大支付系统的API
(这算是单纯服务,因为嫁接给其他支付他们也赚不到钱)
但银行服务团队成立并跨足以后呢? 智冠还有什么优势?
当然前提都是银行愿意放开大门去跟游戏业合作,但这是趋势,我不觉得银行嗅不到利润
而随着游戏支付主力逐渐变成Google/Apple系统内购
各大游戏发行商迟早受不了MyCard高额分润,规模大的找第三方或银行来玩电子支付
规模小的只收信用卡
你觉得MyCard还可以玩很久吗?
问题是电子支付本身其实和MyCard的利益是有冲突的,就跟蓝新在智冠的地位很尴尬
客户透过蓝新在游戏平台上直接刷信用卡vs. 客户去MyCard买点数的利润
两者相差10倍上下XDDDD
我讲的有点乱,不过这个课题太大,有太多东西要谈
可以从法规谈到市场再谈到金融业,东西太多不知道要从哪边谈起
※ 引述《aloness (aloness)》之铭言:
: ※ 引述 《Ensidia (要宅的这么神是有难度的)》 之铭言:
: : 推 gfsog : 他的my card吃蛮多市场的 03/28 21:57
: 版友推文讲到重点,帮high-light
: 智冠现在早已转型成通路商
: MYCARD的手续费收入
: 占整体营收6成以上
: 旗下代理游戏
: *包含在中国的自有品牌开发
: 则是交给一连串杂号公司进行营运
: 游戏做不起来就换下一个
: 要是营收太差就直接把那间杂号公司收了
: *反正认亏也只认到转投资额上限
: 只要还需要用到MYCARD系统购入点数
: 不论是智冠自家开发的代理的
: 还是其他公司跟MYCARD系统合作的
: 甚或是网络通路购买MYCARD点数
: 智冠通通抽的到营收
: 第三方支付早就在智冠营运体系发扬光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