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企纷纷撤出中国!为何近年台商投资中国金额砍半?《经济学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11-25 20:52:14
台企纷纷撤出中国!为何近年台商投资中国金额砍半?《经济学人》点出三大因素
1.原文连结:
※过长无法点击者必须缩网址
https://www.storm.mg/article/3238029
2.原文内容:
蔡娪嫣 2020-11-25 14:40
https://i.imgur.com/6rZZ61W.jpg
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位于中国广东深圳的工厂(AP)
中国1988年开放台湾投资的3个月后,鸿海富士康在深圳建立第一家台企中国工厂,开启
台商西进淘金的风潮;到了2008年,台湾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国投资来源,中国外商投资量
约有1/6来自台湾。然而近年随着两岸关系改变、市场环境恶化,台企逐渐撤离中国,另
觅投资乐园,从2015年以后,每年从台湾流入中国的投资金额已锐减逾50%。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指出,西方国家对中国质疑加深,中国比任何时候都还
要希望获取台企的青睐,虽然中国祭出诸多惠台政策,宣称要帮助广大台商、台企应对疫
情和复工复产,但主要有三大因素使台企对中投资降温。一是地缘政治,二是在中国市场
的竞争优势消逝,三为台企出现接班断层。
曾经的西进登陆淘金年代
一个秋日早晨,成千上百求职者在江苏省昆山市的台企公司“厚声”门外大排长龙,厚声
开出每月工资人民币4000元(约新台币1.7万元),是当地最低工资的两倍。昆山市人称
“小台北”,10万多名台湾人在此打拼事业,当地遍布着数百家台湾制造商,这说明了台
商在中国的广泛现象,据估计有多达120万台湾人(占台湾人口的5%)居住在中国,其中
许多是商务人士。
1980年代开启的台商登陆风潮,受到语言优势、廉价劳力和广大腹地的诱惑,台商很快在
沿海省份设厂,资金多半流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过去30年来,台湾公司总共
在中国投资至少1900亿美元(约新台币5.4兆元),全球最大代工厂鸿海富士康有七成产
能位于中国,雇用多达100万名中国劳工,这员工数已经超过中国本地任何私营企业。
从营收来看,中国12个最受欢迎的消费品牌中,有3个是台湾品牌──中国人最爱抢购的
康师傅方便面、旺旺饼乾和统一食品。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三大供应商──富士康、和硕和纬
创公司,老板都是台湾人。中国则将台湾视为投资与芯片关键技术的重要来源,中国竭尽
全力从台湾招募更多企业,2018年至2019年之间出台惠台31条、26条措施,给予减税、参
与5G建设竞标等机会,“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
迄今为止,北京努力争取台商投资的成果有限,2015年以来台企投资金额逐年下降了一半
以上,由109亿美元(约新台币3107亿元)降为2019年的41.7亿美元(约新台币1188亿元
)。
三大因素使台企对中投资降温
一、地缘政治恶化吓走台商
《经济学人》指出,台湾有越来越多人认为,中国想通过加强两岸交流联系来阻止台独,
北京对台湾公司祭出特殊优惠待遇,但却公开指称台企为“国内公司”,引起更多怀疑。
地缘政治纷争恶化也吓走了不少台商,美中相互施加报复性关税,促使许多台湾制造商将
产线撤出中国。
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四成在中国内地设厂的台湾老板表示,他们
已经或考虑把产能转向东南亚,台湾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捷安特(Giant)已确定到匈牙
利设立新厂,同时借此将产品销售到东欧及欧洲内陆。美国将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列入黑名
单,也给台湾公司带来不少麻烦,台积电(TSMC)因此损失提供15%收入的第二大客户。
台积电本月证实,已斥资35亿美元(约新台币997.5亿元)要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立5奈米
先进晶圆厂。
二、台企在中国竞争优势消失
台湾企业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优势消失。在上海的台企老板张英
德(Zhang Yingde,音译)指出,北京大力扶植“红色供应链”,因此大型标案依旧倾向
给予中国本地的投标人。代表宁波约300家台湾制造商的宁波台商协会会长黄圣朝说,迄
今为止,没有一家台湾公司赢过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大型合约。
但黄圣朝并没有认为台湾公司遭到歧视,相反,他指出中国本土公司的能力近年得到大幅
提升,变得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性。此前,台企纬创同意将其在昆山的iPhone工厂出售给中
国竞争对手“立讯精密”,表明台湾公司不再认为电子组装厂技术是必须捍卫的门槛。浙
江大学政治经济学者耿曙表示,台企在中国制造业中的独霸地位正在削弱,未来想要在中
国取得成功的台湾公司可能需要依靠“台湾软实力”。
三、台企在中国出现接班断层
台企逐渐离开中国的第三个原因与世代传承有关,在中国各地的台企老板都有同感,公司
领导阶级的接班断层问题加剧,也因此他们对于在中国进行大手笔投资已抱持谨慎态度。
昆山的厚声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掌管该公司管理层的台商已届退休年龄,但年轻的
台湾员工不愿承担在中国工厂担任主管职的艰钜任务。
3.心得/评论:
※必需填写满20字
该杂志的附图数据:
https://i.imgur.com/Xlm81m9.png
以现在的大环境来看,还会有愿意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设新厂的台湾企业吗……?
原文:https://econ.st/39cPkJx
作者: answermangtr (你今天抓了嘛)   2020-11-25 21:36:00
可惜当初去昆山的时候已经没落了
作者: HunterKiller   2020-11-25 21:42:00
哪来的地方小报野鸡杂志?
作者: bryant780417 (bryant780417)   2020-11-25 22:35:00
谁敢去中国 马的随便挖你脸书习维尼出现就准备消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