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20-11-23 09:22:01用讲的都很快,现实就是传产就业人数占整体制造业大概65%以上
科技业电子业GG产业链产值是高没错,问题是电子业目前还是不够支撑这么多就业人口阿
过去几年不管哪一届政府也有尝试把这部分的产业结构转到服务业去
结果只是让低薪更严重而已,因为内需服务业市场就是没那么大
好玩的是,中小企业制造业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战场
守法的成本天高,不守法的爽赚
一间工厂要设立在工业区内要先被地皮敲一笔
接着有庞大的环保、消防法规相关支出,然后符合劳基法、劳健保等等要求
当然这本来就是应该做的
问题是多数时间政府都对那些拿翘的工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阿
非法雇用、农地工厂,能顾到公安、环保、劳健保?
你在一个不平等的起跑线上面,把守法当智障,然后违规的当台湾之光?
看看某家车灯大厂死活赖活,一年营业额多少净利多少在那边哭说找不到合法用地
回到你说"高附加价值",笑死这个随便一个高中生都知道要做高附加价值阿
问题是"高附加价值"那么简单? 价值变高就是产品变贵
变贵意思就是稀缺性,进入门槛高,可以做的人少
这些中小型加工厂到底哪来的空间? 守法的毛利本来就低了
你要他去打资本战技术战? 那钱不如买房地产风险还超低因为政府会护航
不守法的他原本就爽赚,你要他砸钱?
至于产业面,总统我们自己选的,政党也我们自己选的
你努力个半死然后票投这些人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产业结构问题是政策问题,尤其是现在国际市场就是资本战
没政策保护的任何公司,只要有一点出头的机会不是被并购就是被专利战先打死
所以也不用抱怨台湾企业不长进,政策鼓励企业主资产投入房地产而非再投入产业
商人当然是会自己评估的,丢进去产业税也没比较少,风险还比较高
听了三十年的高附加价值啦,看看TSMC每年砸多少钱才能维持高附加价值
※ 引述《egnaro123 (原po是大叔)》之铭言:
: 汇率是双面刃,因为最终要转换台币付员工薪水,成本变高,
: 但另一面进口的东西就变便宜了,
: 业者提出的问题一下就显示出传产的文化,
: 汇率高,你可以进口新机器,进行产线精进,
: 甚至可以吸引国外人才,甚至进口国外好的零组件,
: 进行各类高加值产品,
: 但是.........业者提出的问题,却只希望政府关注汇率,
: 看来人力成本在这产业这占比十分高,而业者只希望做些没什变化的产品,
: 也难怪看到各类基层OP加班现象(摊劳健保),
: 只有高外劳人数,而吸引不了年轻新血,
: 真的是在前央行及外劳政策,环保轻放下,爽过十几年.......
: 不思进取,只希望做低加值产品,降低人力成本,
: 一个新进国家有充沛且努力认真的劳工,你还想走后进国家那套,
: 真的是过很久的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