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一周前文章
强调台湾工业够强重点是薪水发下去发展服务业
只要上市柜公司多分
才能促成资金流动
另外台湾出口太强 货币太强
钱的本质是以生产力为担保的债
钱即是债 债即是钱
只要增加的生产力大于通膨就该举内债刺激经济
不该在以基建为主 而是生育补助等让人可以安心消费的社会福利
台湾已在通缩边缘 应积极举内债
新加坡负债占gdp110 日本250 中美都过100
台湾38实在太低
债就是钱 钱就是债 不能用民间借贷逻辑去想 而是调控手段 不举债但是国家生产力低
钱的价值比举债的还低
1. 政策加薪台湾有很大空间
2. 举内债确保社福 让人敢消费 再边调预算结达到平衡
这两个做到台湾人均多个ㄧ万镁不是问题
以下之前文章
看到营造薪资系列文想说说我的看法
这个和经济有关应该可以吧
台湾最大问题在于被资方洗脑
洗到劳工自己都觉得自己被压榨是应当
因为自由市场 我被压榨还留着 说明其它更烂
这样我想请问 要劳基法干嘛?
有种整个砍掉呀
资方媒体营造产业空洞化 没有产业升级
所以麻烦共体时艰
这真的鬼话
首先 产业空洞第一不合事实
其实台湾外销占gdp比重一直稳定
台湾人均出口是中国8倍 韩国1.3倍
如果算上宝成 五哥在海外发货的 那更多
光台湾本地出口就已经不低了 哪来空洞
再来 人力土地成本高 会外移是很正常的事情
本来就是留高端制造 发展服务业
欧美日都是工业转服务业大国
台湾低薪高房价压迫消费才是问题
你土地工资比以前高 还要产业不外移
媒体资方这什么巨婴思维
再来什么毛三到四也是假议题 这是商业模式的差别
比如眼睛行 毛利60% 营收20万
薪水可能只给的起3万 再多真的要亏了
鸿海 毛利6% 营收5兆
台湾员工薪资加个50%还是不痛不痒
台湾真正问题不是在产业转型 那是90到95分
台湾60到90都还没走到
给几个数字
去年台湾平均金融净资产世界第四 这是不含房产的 其实台湾富豪在房产资产配置不特别
多
再来 台北富豪世界第八 台北多少人 屌打许多国际大都市
再来 去年台股上市柜获利趋近韩国 市值一度超越
问题是 台湾人口才韩国45%
综上 可以说 台湾有钱人以人均数量来看 可能世界前三
考量到台湾物价低 台湾有钱人爽度趋近世界第一
所以今天一堆人说台湾经济好惨 薪资停滞我就觉得老板一定在后面笑
你以为台湾薪资停滞是产业无法升级的果
其实是因
请问我台湾有钱人都世界最爽了 还升什么级?
讲白点 台湾经济问题就是 媒体资方洗脑 整天自由市场
技安和大雄有自由议价可能吗?
台湾经济发展 产业转型是井上添花
要做的就是限缩责任制范围 或加高门槛 落实加班费 落实劳检
企业无法压制 要吗多付加班费 要吗多聘人
聘人同时也可以增加劳工需求量进而增加劳工薪资
现在一堆有人离职就让同事cover ㄧcover三个月过去也没差 要人家吞
老板当然开低薪 反正招不到再等半年
薪资当然敢压低低 反正时间多
如果加班费照法算 哪敢这样压
再来 如果无法保障工会不被秋后算帐
至少做到薪资完全透明 各公司各职位薪资多少 而产业平均与中位数多少
基本薪资再稳步调升
总之 政府要做 手段多著
总之 上市柜公司加薪50% 台湾企业获利/人口数还是优于韩国
考量韩国物价高 就算加薪50%台湾企业爽度还是比韩国爽
而各国薪资都是靠头部企业带动中小服务业的
如此台湾或许会牺牲小部分工业 但这些可以请外劳或出走 毕竟主要就业人口是服务业
服务业因大企业加薪也会跟着拉抬业绩
所以要加薪50%是政治问题 以上才是经济问题
台湾有钱人最爱看劳工相互指责不努力 最爱台湾媒体唱衰台湾经济停滞
这样就可以继续爽发低薪共体时艰
台湾真正问题是统独占比太重 国家无法正常化 其它议题对选举影响不大
而政客商人常是好友 最后当然商人治国
先解决政治问题 头部薪资起来 服务业业绩薪资也会跟着起来 老板也会考量产业升级
不然我实在不知道台湾有钱人世界最爽了干嘛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