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不知道会不会写成一系列的文章?只是觉得最近“反思”自己的能力,认为唯有写文
章,才能做到“反思、抒压、自我逻辑排列”,整理自己的情绪后,能给自己一点助益。
这些文章,就当我“自言自语”吧!
首先,在“自由竞技的拍卖市场”里,希望各位有缘的读者,能够认清楚一件事情:“这
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预测方法”。一位巴菲特的合伙人跟巴菲特(名字我忘了
)说:“巴菲特,扣除掉几次我们正确的交易,我们的投资决策,根本就是个笑话。”在
投资或投机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在你判断正确的时候,“到底下了多少赌注”?在你
判断错误的时候,能够只输多少?
也就是一句老话:“让获利持续成长,迅速斩断损失。”
笔者自己是非常崇拜科斯托兰尼,他自己也在书里说,完全不懂那些靠线图走势交易的人
,脑袋在想什么。就只是像猴子耍把戏一样,从这里跳到那里、再从那里跳到这里。完全
是个笑话!科老自己也说,他不是不会犯错,只是比较有经验而已。
好啦!上述都是我自己在阅读的经验中,模糊的记忆。我懒得去找书名跟来源了。只是想
说,技术分析是有用的,也有它的价值。但是,就像刀子、篮球、棒球棍,“技术分析”
只是工具,要怎么使用?如何获利?如何出神入化?完全是要看厨师、篮球员、棒球员自
己的技巧、能力而定。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在“自由的拍卖市场上”,都不可能百分之
一百正确。
所以,论述任何“技术分析”的理论,都不应该出现“一定”、“就是这样”、“肯定没
错”等字句,而是要使用:“或许”、“大概”、“可能”、“这样机率大”、“过去这
样发生了三分之二”...等等,才能够精确地表述出技术分析的“精髓”。
要说明技术分析有用,那就一定要熟读:“道氏理论”。
第一条:“市场指数反应所有资讯,除了上帝的旨意”;第二条:“市场趋势,分为长期
趋势、中期趋势、短期趋势”;第三条:“长期趋势,持续一年以上,才能算是长期趋势
”;第四条:“中期趋势,与长期趋势相反的折返,可能三个礼拜,也可能三个多月,但
是一定能够清楚辨别,逆着长期趋势而波动”;第五条:“短期趋势,通常只有五、六天
,但也可能两个礼拜,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三星期。非常难判断”;第六条:“多头市场”
;第七条:“空头市场”;第八条:“两个或多个指数必须互相确认,才能够判断市场是
否已经转向”;第九条:“成交量跟趋势是有其习惯的”;第十条:“狭福的盘整,可以
取代中期趋势”;第十一条:“只看收盘价格”;第十二条:“在反转讯号确认以前,要
假设既有的趋势发展不变”。
本身笔者自己是唸约翰马基的《股价趋势技术分析》来学习型态学,后续也有唸K线理论
、均线。就目前的心得,那本书上讲得都很“合理”。写得文章,也就只是透露自己的一
些看法跟心得。
主要是“道氏理论”的第一条规则:“市场指数反应所有资讯,除了上帝的旨意”。不管
今天一家公司有重大利多、利空,最先知道的人,绝对不会是公司外的消费者、市场上的
散户、跟擦皮鞋的小孩,一定是这家公司老板、总经理跟他们太太、情妇、司机...等等
,跟他们有关系的人。
甚至公司里的员工,可能都只是局外人。
人性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古希腊城邦时代,他们的游戏规则只有一条:“谁打赢,谁说了算”。打赢后,男人全
部杀掉,女人、小孩当奴隶。在古印度、在中国古代也是这样,“强权即是真理”,弱肉
强食,谁赢谁写历史。不管科技如何变化、世界观如何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底
有没有宙斯?亚当、夏娃是否曾经存在?耶稣是否复活?...不管怎么说,“人性”的运
作规则都一直没有改变过。
这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人性从来没有改变过”。
型态学,本身就只是人性在面对自己利益时“所做的反应”,如此而已。
所有的技术分析理论,就是在统计过去发生的事情,所做的“一些成果发表”。
笔者自己在看线图时,那些常常出现的型态,头肩顶、头肩底...等等,常常感受到人们
在面对利益时,那种雀跃、兴奋、狂热、恐惧、厌恶、害怕、不安...等情绪表现。长期
观察线图后,会在线图上看到人们“强烈的情绪”,他们变化与“愿望”。
讲到这里,可能读者会觉得有点“玄妙”!就先这样吧!感谢您的阅读。我再想想要写些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