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厂剑指鸿海组装 台湾代工还能吃几年?

楼主: qwe22992168 (yahh)   2020-07-22 15:20:37
1.原文连结:https://reurl.cc/xZ5Yae
2.原文内容:
一个在各大媒体早已绘声绘影的传闻在上周成为事实,纬创于 7 月 17 日收盘后公告,
将以总金额 138 亿元出售昆山纬创及江苏纬创予中国立讯集团,虽然纬创强调该公司无
意退出 iPhone 组装业务,只是将生产重心从中国移往东南亚,未来还是会在苹果供应链
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无论如何,这个新闻正式宣告,长期由台厂把持的电子组装代工,即
将和其他电子产业一样,面临到红色供应链的冲击与挑战。
鸿海、纬创吓跌
受立讯踏入 iPhone 代工传闻的利空干扰,20 日鸿海、和硕、纬创这 3 家苹果组装厂全
部下跌,其中售厂案公告前就连番上涨的纬创波动最剧烈,早盘一度下杀到跌停板
32.25 元,终场跌幅收敛至 7.96%,鸿海及和硕也分别下跌 1.36% 及 3.91%,整体而言
,苹果组装厂在台积电频创新高的同时,股价走势却相对弱势,表现与大盘 12,000 点的
热闹气氛脱钩。
昔日高速成长的电子代工厂
台股比较具指标性的电子代工厂有 6 家,分别是鸿海、广达、和硕、仁宝、纬创及英业
达,其中鸿海自成一派,从早期的连接器生产商,一路开疆辟土,到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
EMS 厂,广达、仁宝、英业达则系出同门,创办人都曾经在金宝担任过高阶经理人,之
后才出来创业,剩下的两家,则是台湾两大笔电品牌,宏碁及华硕进行品牌、代工分家时
被切割而出的公司,这几间代工厂在本世纪头 10 年,即 2000~2010 年时,是台股的中
坚力量,透过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台厂成功将消费性电子的价格降到人人负担的起,且年
年能换新的区间,伴随而来的是自身营收的爆发性成长及市值的膨胀,但随着笔电、手机
等消费性电子在 2010 年之后逐渐趋于饱和,买进这些公司,不再能获得动辄数十倍的报
酬率,取而代之的是日益下滑的毛利率,及逐年下修的本益比。
从成长股变成存股族最爱
虽然代工厂的获利与市值不再高速成长,不过其税后获利在过去 10 年内却始终保持稳定
,股利政策也从早期的股票股利,变成以现金股利为主,过去曾经是成长股的电子代工厂
,在这 10 年内渐渐变成存股族锁定的标的,无论是笔电一哥广达,或是 iPhone 二哥和
硕,帐上的现金皆逐年增加,市场每年比较的重点也从营收成长,变为殖利率多寡,然而
年复一年的高殖利率,也意味着公司不知道自己要发展什么,只好把现金返还给股东,从
营业利益来看,这 6 家的获利表现也出现“电子传产化”的迹象,投资这些公司不再能
获得动辄倍数的报酬,取而代之的是每年 5~6% 的殖利率,或是偶尔一个 15~30% 的小波
段。
中国厂跨足 iPhone 组装
过去 10 年,台湾 6 家代工厂之间维持一个小康格局的平衡,订单在 6 家代工厂之间转
来转去,毛利虽然一年比一年低,但因为每年营收还是有微幅成长,各家代工厂都还可以
维持稳定获利,原本市场以为,这种毛利只剩 3~5% 的产业,大多以高资本支出产业为目
标的红色供应链看不上眼,但如今却半路杀出一个立讯,其经营模式与早期的鸿海相似,
先是以生产连接器起家,接着再透过购并,慢慢将触角伸到其他电子零组件,最终跨足到
EMS(电子制造服务)领域,而这次立讯收购纬创中国组装厂,等于是宣告长期由台厂控
制的电子代工市场不再平静,多一个竞争者就可能改变过去 10 年稳定的产业生态。
立讯还缺一块拼图──机壳
立讯过去几年多次入股或买下台厂的电子零组件事业,比较具指标性的案子有三个,分别
是 2012 年入股台湾连接器厂宣德、2015 年与声学大厂美律在中国成立合资厂,生产
iPhone 扬声器,2018 年又买下光宝科的相机模组事业群,再加上这次纬创的组装厂,
距离生产 iPhone 只剩下最后一块拼图──金属机壳。
事实上,过去半年市场已多次传出立讯对铠胜-KY、可成这两家台股机壳大厂有兴趣,国
外媒体也几次绘声绘影的描述 3 间公司可能的合作方案,而机壳刚好就是 iPhone 最大
组装厂鸿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要立讯拿下 iPhone 组装的最后一块拼图,挤身
iPhone 代工厂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纬创可能的想法
既然立讯是依靠收购,来补足其成为 EMS 厂所欠缺的能力,那么卖厂给立讯的台湾公司
难道不怕养虎为患?从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台厂就开始思考过去 10 年的作法是否已遇到
瓶颈,2010 年之后,中国工资高涨、招工困难的问题就开始困扰电子零组件业者,营业
利益无法跟随营收上升,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薪资费用的增加,中美冲突加剧后,随时
可能加征的关税,更让相关厂商如刺在背,现在中国业者如立讯又开始侵踏台厂门户,放
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转型或是转移生产基地,第一个对管理阶层老化的代工业者来说太
过困难,转移生产基地就变成最方便也最合理的选项。
复制中国的成功模式
电子五哥在 2000~2010 年的成功模式,基本就是搭上中国经济起飞的列车,利用中国的
人口红利与便宜的生产资源,将成本降低后扩大生产规模,让营收与获利在短短 10 年内
冲高,如今中国的生产成本不再便宜,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但越南、印度这些地区却仍
有庞大的生产力待开发,台商此时将中国的生产基地出售,并转移阵地到东南亚,除了可
以摆脱生产成本逐年飙高的噩梦外,还可以搭上东南亚未来经济起飞的消费力道。
简单说,就是把过去 20 年在中国的模式,拿到东南亚再复制一次,且未来全球化的趋势
减缓,销售地与生产地的距离将拉近,比如中国卖的产品在中国生产,北美卖的产品在美
国或墨西哥生产,东南亚卖的产品就在东南亚生产,转移阵地的操作模式,也不用怕中国
生产的产品会跑来抢自己的生意。
整体结论
台股的代工业者,虽然过去 10 年获利能力稳健,资产负债表也极其漂亮,但本益比总是
在 8~10 倍之间打转,尽管丰厚的现金股利让长期持有的投资人不至于赔钱,但要靠这些
股票赚取可观的报酬率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原因就出在未来营运展望缺乏惊喜,一家公
司的未来如果有可预测的天花板障碍,市场对它的评价就高不起来,而管理阶层的老化,
更让这些公司像是一群老人,年复一年重复做一样的事情,且毫不意外的产生一样的结果
,随着中国厂加入 iPhone 供应链,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如果代工厂想提高自己的
市场评价,势必要尽快加速在东南亚供应链的发展,毕竟从台湾代工业者的思维模式与历
史包袱来看,与其思考转型,不如转移生产基地,并搭上另一个大型经济体的成长列车,
才是比较务实的作法。
(本文由 股市小 P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Unsplash)
3.心得/评论:
日本政府补助企业迁出大陆 夏普等57家厂商获157亿元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4713088
日本人都在逃命了 台商还在岁月静好??
闭关锁国的中国 未来只剩下国有企业能生存
美国的25%以上高关税 任何企业都受不了而倒闭
苹果库克早已查觉 所以开始扶植根正苗红的立讯
做为中国内销苹果产品的组装代工厂
给共产党赚美元 换取进入中国市场的交换条件
在苹果给订单 还有中国国家补贴的加持下
红海将受到订单流失、恶性竞争 而亏损连连
京东方利用国家补贴 把友达、群创打趴在地上的故事即将上演
https://imgur.com/a/D6HLhkW
收受共产党的大量补助 这些钱没还 能逃去哪??
没钱还没关系 公司厂房留下来 人滚蛋就可以了
由中国共产党来养活中国工人 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以想见的事 未来立讯将成为中国最大苹果组装代工厂
立讯拟收购?铠胜-KY 澄清:属市场谣传
https://reurl.cc/O1Z2l7
作者: chewthelife8 (咀嚼生活)   2020-07-22 15:42:00
就是等这种利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