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企”光环不再罩身 台湾投资人恐踩未

楼主: Su22 (装配匠)   2020-03-29 21:15:07
1.原文连结:
※过长无法点击者必须缩网址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3/29/n11985534.htm
2.原文内容:
“国企”光环不再罩身 台湾投资人恐踩未爆弹
过去30年中国仰赖借贷、发债获得经济快速成长,但如今庞大的债务却重压内部经济,就
连昔日顶着国企光环的大型企业也背负著沉重债务。2020年,中国更加严峻的债务冰山正
在浮出水面……。
多数国内外投资机构皆已认定全球景气已逐渐进入扩张期末端,一旦景气趋缓,企业获利
下降或市场对企业“以债养债”的手法不再买单,都可能导致高收益债的违约率攀升,进
而重击高收益债市场价格。
中国债券到期达高峰违约率是高收益债的关键风险
尤其是中国企业近两年大举发行非投资等级美元债券(又称高收益债、垃圾债),其规模
又再度创下了新高纪录。根据美国数据供应商Dealogic数据显示,2019年新兴市场所发行
的1184亿美元计价垃圾债券创历史新高,其中有一半比重皆来自中国,使得中国已连续两
年超越拉丁美洲成为全球最大垃圾债发行国,又以房地产业者发行量最高。 随着债务的
偿还日正逐一到期,恐怕只会有更多中企无力偿还贷款。
根据彭博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约有规模21亿美元、殖利率至少达15%的境外票据将在3
月到期,例如中国恒大集团(Evergrande Group)推出的美元债券,面值就高达72亿美元
。但以现今中国的经济状况,能否如期还款,或是再借新债投资也成为疑虑。 投资银行
野村发表报告也指出,自去年第4季起的未来一年内,中国平均每季有407亿的美元债务到
期,且预期今年第二季将是还债季度的高峰期。
天津物产爆20年来最大国企债务违约
令中国头痛的是,中国国企的债务压力也炸了锅。去年12月,天津市政府控股的国企──
大宗物资贸易商“天津物产”,宣布对12.5亿美元(约380亿台币)海外债券进行重组,
不但导致许多投资人遭受巨额损失,同时这也是中国近20年来最大的国企海外违约案例。
而就在天津物产债务违约事件爆发之后,国企接连开始触发骨牌效应。今年2月18日,中
国最大的校办国有企业北大方正集团,包括旗下上市公司方正证券、方正科技、中国高科
、北大医药皆公告“被声请债务重整”,已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教育部、金融监管
会和北京市组成“方正集团清算组”。
北大方正集团身陷财务困境,截至去年前3季,净亏损高达31.93亿元人民币;且据资料显
示,近三年来北大方正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皆在80%以上,总负债已超过3000亿人民币,其
中有息负债也达1900亿人民币。
北大方正先是在2019年12月1日债务到期时无力偿还人民币20亿元的债券,随后说服债券
持有人将偿付截止日期延长至今年的2月21日,但至今依旧未能偿还。若是这笔境内债券
构成实质性违约,恐将触发29.5亿美元的境外债券发生交叉违约的连锁反应。
北大方正破产重组,台湾投资人恐踩中大地雷
根据TAROBO大拇哥投顾的资料显示,国内约有超过30档境内外基金买进方正公司债,其持
有比例约占各档基金2%以下,进一步观察持有方正公司债比重前十档,又以野村投信为
最大宗,光是旗下就有7档基金持有。 其中,野村六年阶梯到期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持有方
正公司债持有1.52百万美元(约4620万台币)占整档基金规模比重最高,大约占1.98%(
持债更新至2019/09/30)。
对此,野村投信表示,该档基金持有方正公司债占整档比重已在2019年底下滑至1%以下
,至于即时的持股明细则依照法规无法对外公告,强调投资团队的基金经理人将会依据每
日市场状况,个别因应调整持债投资组合。
台湾债券市场22档基金持有紫光债比重1%以上
但事实上,北大方正的债务违约恐怕仅是中国债券风暴的冰山一角,同样具有校企背景的
清华紫光集团也“债台高筑”,不少投资人也担忧紫光是否将会步入北大方正的后尘。
去年11月1日,美股一开盘中国清华大学100%持股的清华紫光集团,其发行的2023年到期
、票息5.375%的美元债券一度暴跌超过10%,创挂牌以来历史最低以及最大盘中跌幅,陷
入空前债务危机,引发投资人恐慌。
根据紫光集团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底为止,公司资产总计约为2741亿人民币,负
债总计2020亿人民币,资产负债率已达近74%;负债中包括长短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的有息
负债共计1656亿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余额约 581亿人民币。 而国内有多
少的境内外基金持有紫光公司债?根据TAROBO大拇哥投顾统计,约有22档基金持有紫光债
占个别基金净资产价值1%以上,其中又以安联投信合计持有59.29百万美元最多。
以持有紫光债比重前十档基金来看,持有比重大致约落在1.59%~3.66%,其中,野村亚
太新兴债券持有占比约3.66%最高,其次是瑞银亚洲高收益债券约3.45%;另外,包括野
村中国境内新兴债券、施罗德中国高收益债券、安联亚洲灵活债券、群益中国固定收益伞
型基金之群益中国高收益债券证券等基金,持有紫光债比重也皆落在2%以上。
中国华融也爆债务危机?台湾投资人心惊惊
然而不仅是北大方正、紫光集团等校企面临财务危机,焦点转到另一头,中国四大资产管
理公司之首的“华融集团”,前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赖小民,2018年4月因贪污落马,公司
也惊传爆发财务风险,引发台湾金融业恐慌,因为台湾也有境内、境外等高收益债基金持
有华融公司债,目前虽然没有违约,但恐慌依旧持续蔓延。
根据调查,境内基金持有中国华融债券也多达近30档,其中凯基投信发行的凯基2024到期
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持有华融债占整档基金比重达5.46%最高,持有金额约4.28百万美元
(约1.29亿台币),且截至今年1月底为止,华融公司债为该档基金的第一大持股。 其次
,富邦多元收益Ⅳ伞型基金之富邦三年到期亚洲美元债券基金、凯基六年到期新兴市场债
券基金、景顺2023到期优质新兴债券等基金,持有华融债比重也同样双双超过4%以上。
不过,凯基投信表示,2019年10月国际信评公司穆迪将中国华融之发行人展望,由原先的
负向调整为稳定;而且2019年6月国际信评公司惠誉也维持信用评等为A,主要反映未来展
望为稳定发展,因此从近期两家信评公司的评估报告可以看出该公司信用品质仍稳健。
凯基投信强调,中国华融的财务仍可自行融资,并无出现流动性之状况 ,因此可以看到
2019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债券价格表现相对平稳,未来也将持续关注华融资产管理的信用
状况,并持续监控管理帐上部位。 学者警告:中国债务危机恐引发系统性风险
面对债券基金潜藏的违约风险,大拇哥投顾首席分析师黄建中则指出,基金持股明细揭露
资讯虽然通常是属于“落后指标”,但一般而言基金经理人一旦持有债券之后,通常并不
会有大幅的调整操作,即便资讯落后半年,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殷乃平也提醒,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于企业债券违约处理的方式为“
刚性兑付”,也就是由政府出面买单,让企业不至于出现倒闭,但从2019年开始,人行及
相关政府单位处理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已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因此也让中国企业的债务危
机已浮上台面,如果政府不出手拯救,“我们担心的是,会产生所谓的系统性风险,就像
大风吹一样,一吹全部都倒了。”
殷乃平也毫不客气地评论,“2020年的高收益债就是‘最高风险债’。”他指出,由于全
球皆处于低利率环境,甚至出现负利率,造成全世界债务过高、企业负债大幅膨胀,因此
债务危机将成为下一个金融海啸的引爆点,而大家也担忧,中国大陆将会是第一个全世界
引爆的地方。
3.心得/评论:
※必需填写满20字
大家可以参考看看自己买的基金有没有踩到雷的风险
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中国债ETF也踩雷
作者: Shepherd1987 (夜之彼方)   2020-03-29 21:42:00
看起来数字都不大, 没问题的
作者: liu1981sssss (wei)   2020-03-30 07:30:00
改支企才不会误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